《推动育种新时代:CIMMYT 的人工智能表型分析》

  • 来源专题:农机装备
  • 编译者: 江浩
  • 发布时间:2025-09-08
  • 作为利用人工智能 (AI) 进行农业创新的承诺的一部分,CIMMYT 正在通过人工智能表型分析开创植物育种的变革。通过结合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手机技术,这种方法正在重新定义特征的测量方式,使该过程更具可持续性、可扩展性和客观性。

    CIMMYT 与定量工程设计 (QED.ai)、国际生物学院联盟和 CIAT (ABC)、盖茨基金会和非洲旱地作物改良网络 (ADCIN) 密切合作,正在将人工智能工具集成到跨地区的育种管道中。目标:确保系统、准确的性状数据收集成为全球现代作物改良计划的核心要素。

    基于人工智能的表型分析

    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正在为农业解锁强大的新工具,尤其是在表型分析方面。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模型现在使我们能够以更高的准确性、一致性和速度观察和量化植物性状。

    其中一项创新是 ImageSafari,这是盖茨基金会的一项计划,旨在探索基于视觉和语言的人工智能模型如何改变植物性状分析。在国际生物学院联盟和 CIAT (ABC) 的 Artemis 项目的支持下,这种方法旨在超越传统的人类表型分析方法——减少错误、节省时间并降低成本。

    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可访问性。只需一部智能手机,用户很快就能生成自动化、标准化和可扩展的形态特征和疾病严重程度测量结果。这使得数据收集民主化,使育种能够更广泛地参与,甚至超越研究站。

    五步人工智能表型管道

    CIMMYT 的人工智能表型分析管道改变了在现场测量植物性状的方式。它首先使用配备 QED.ai 工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拍摄的地理参考图像。这些图像经过策划和注释,以构建高质量的数据集。

    然后训练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以快速、精确地识别关键特征,例如林分数量、豆荚数量或疾病症状。这些模型在不同的环境、季节和遗传背景中经过严格验证,以确保准确性、一致性和公平性。

    性能最佳的模型通过用户友好的移动应用程序或基于云的 API 进行部署,使育种者能够接收即时的田间性状预测。该管道使表型分析更快、可扩展且更客观,使育种者能够获得实时数据来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信息。

    “通过利用无处不在的手机向人工智能提供地理参考的野外图像,我们正在努力将表型分析从缓慢、主观的练习转变为快速、数据驱动的过程,使育种者能够直接在野外获得即时、客观的见解,”ImageSafari 项目 CIMMYT 组件负责人 Abhishek Rathore 说。

    ImageSafari 表型项目

    CIMMYT 是 ImageSafari 的核心合作伙伴,ImageSafari 是盖茨基金会支持的一项旗舰计划,旨在利用人工智能为下一代数字表型分析提供动力。该项目由 QED.ai 牵头,与 ABC 以及 CGIAR 和 NARS 中心网络合作,旨在构建高质量的图像数据集,用于开发强大的计算机视觉模型。

    使用与 QED 高性能数据基础设施集成的移动工具,多个国家的育种者和技术人员系统地捕捉作物的田间图像。这些图像与来自 CIMMYT 企业育种系统 (EBS) 的丰富元数据相关联,正在为人工智能驱动的表型工具创建可扩展的基础,这些工具可以支持跨不同环境的实时性状预测和育种决策。

    “我们已经在肯尼亚的地点拍摄了超过 1,000,000(100 万)张小米、花生、珍珠小米、木豆、玉米和高粱的照片。我们现在正在添加小麦,很快就会点击我们的第 200 万张图片“,CIMMYT 的 Victor Musau 说

    CIMMYT 和 QED.ai 工作人员在育种中心现场工作,校准智能手机相机和软件,以大规模捕获数 TB 的图像(照片:CIMMYT)

    利用ADCIN在非洲扩展

    作为将人工智能表型分析纳入旱地作物主流的努力的一部分,ImageSafari 计划是在非洲旱地作物改良网络 (ADCIN) 下为来自西非、中部、东部和南部非洲的联络点科学家举办的泛非研讨会上推出的。

    参与者接受了有关如何安装移动图像捕获应用程序和实施基于条形码的工作流程的动手演示。研讨会重点关注三个关键领域:

    标准化成像协议:使用协调的 SOP 对高粱、小米和其他旱地主食等作物进行多角度、多阶段的图像采集。全国活动动员:将图像收集工作与区域试验日历结合起来,以生成强大的、时间敏感的数据集。实时反馈循环:建立实用的支持系统(仪表板和 WhatsApp 群组)来监控数据质量并提供快速故障排除和培训。

    这种合作努力正在为整个非洲大陆可扩展的人工智能育种解决方案铺平道路。

    “人工智能不是魔法。它需要数据!我们很高兴与您合作开展这个开创性项目,以构建基础数据集,推动人工智能的未来创新,“来自多个 NARS 中心的 William Wu QED.ai 向研讨会参与者说。

    结论和下一步

    CIMMYT 对基于人工智能的表型分析的投资——以 ImageSafari 项目为基础,并通过与 ADCIN 的战略合作推动——正在为整个非洲植物育种的数据驱动创新树立新的标杆。从 2025 年 8 月开始,ADCIN 合作伙伴将开始跨多个地区的协调图像收集工作,并通过后续研讨会、远程诊所和开放获取培训材料进行持续的能力建设。接下来的这些步骤将确保人工智能驱动的育种管道的广泛采用、本地所有权和长期可持续性。



  • 原文来源:https://news.agropages.com/News/NewsDetail---55210.htm
相关报告
  • 《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打造新时代智能经济体》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5-18
    • 五月津城,风暖人和。时隔一年,我们再次相聚天津,共同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我谨代表全国政协和中国科协向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新闻媒体人士等远道而来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世界智能大会是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是围绕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这次会议以“智能时代: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为主题,展示世界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探讨在智能时代大潮中,世界智能科技创新和发展的趋势,研究制定并发布一系列新举措,对于促进我国及世界智能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高科技,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习近平主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改变世界,要求我们在此高技术领域加快部署实施。 去年,中国政府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明确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对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世界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为主题,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抓住了科技创新发展的“牛鼻子”,不仅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更有利于提升全球福祉。 女士们,先生们! 人工智能已经来到了人们的身边。 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各色共享单车成为城市路边的彩虹风景线、机场高铁“刷脸”进站、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心仪的丰富商品,就连在天津早上吃个煎饼果子都可以直接扫码支付,售卖师傅说:“讲卫生、不找钱、没假币。”短短几年时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丰富的应用场景更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发展,也为世界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且有无限潜力的市场空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辩解、行为分析等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在智能机器人、无人商店、机器翻译、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等行业的新产品世人瞩目,在城市规划、智能交通、社会治理、卫生健康、农业科技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各具特色,形成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优势。 去年,我有幸参与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编制发布和组织实施。今年年初,全国政协又组织高层次专家专题视察调研了人工智能科研和发展,召开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对策”双周协商座谈会。中国科协也组织了专门的研讨会。综合调研和会议情况,我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体会与建议。 一是着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源开放的产业生态。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典型特征是应用驱动,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需求牵引下辐射、渗透于各行各业,提高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因此被称为引领产业变革的“赋能产业”。从国内外经验分析,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能够快速拓展并取得应用成效,构建开源开放的共享平台、服务产品开发、营造产业生态是关键抓手: 一是领军企业牵头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并且向社会开放,服务于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跨界发展,如百度的自动驾驶平台。二是通过面向社会的知识共享,聚集科研资源、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和完善,科大讯飞语音翻译是典型代表。 三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众创空间,共享软件、硬件和计算资源,支撑大众创新创业,海尔家电设计平台、大疆无人机平台都是成功的典范。四是通过跨领域知识和技术集成,服务于社会发展,阿里城市大脑、腾讯医疗影像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开源平台主要任务是为相关产业提供共性基础技术,而研发适用于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依然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要鼓励企业主动开拓市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开源开放平台同样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开源者研发开放共性技术,分享者也要向平台回馈应用技术,各方都要遵守契约精神,才能保证平台可持续发展。鉴于开源平台的公益性和社会性,需要政府部门制定相应法规,加强监管服务,并以财政补助的方式支持和维护开源平台健康发展。建设开源平台的领军企业和院校要通过优化合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商业模式,共同构建好产业生态,全面、有效、系统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夯实人工智能发展基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是发展的速度和应用的广度,短板是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原始创新的能力。原始创新能力源于基础研究,成于产学研融合一体化的技术创新。 许多专家关注从AlphaGo到AlphaGo Zero的发展过程,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向基于拓扑学博弈论的自主学习演进,预示着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提升,带动“机器智能”向“类脑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计算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结合,许多基础知识还没有掌握。要重视认知科学的基础知识,研究系统和行为的新规律,用新理论指导新发展。
  •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分析和展望》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4-25
    •   技术的进步是历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而人类社会正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下进入智能化社会,即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作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之一的人工智能芯片,其发展状况如何,未来的走向又是如何,这是本文希望共同探讨的话题。   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和驱动因素   Donella H. Meadows在她的《系统之美》一书中指出,“面对问题,善于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及其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因此,对于当前火热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很有必要先回顾下其今世前身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笔者总结了以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纵观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以下因素在人工智能的“三次两落”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算法(A-Algorithm):当前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崛起,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崛起,尤其是在图像和语音等方面的出色表现。算法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引擎。大数据(B-Big Data):当前这一波的人工智能,更多运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因此,谁拥有了数据,谁就有可能站在这波人工智能的前沿。数据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资产和生产资料之一,它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能源。计算能力(C-Computing Power):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的算法和基于并行计算的深度学习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而摩尔定律的数十年发展让计算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效支撑了这波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场景(S-Scenarios):人工智能的长期发展必须能反哺给行业并带来实际的经济价值,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以及物理世界的数字化浪潮,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许多实际可行的应用场景,这将进一步加速人工智能的发展。   因此, ABCs因素的组合正推动这波人工智能的第三次崛起,并相信会让这一波持续的时间更长,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也将更为深远,“人工智能最终会像电力一样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中国人工智能的市场分析   我们可以将以上的ABCs模型映射到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分析上去。在经历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追赶之后,中国正成为一个重要的数据大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拥有全球数据量的20%-25%。而推动这一波人工智能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数据。另外,中国政府正通过《中国制造2025》、数字中国等政策推动中国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升级转型,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实际的应用场景。因此在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大潮中,中国正站在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   创新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对市场的精准分段。而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可以大致分成数据中心/云端训练和推理、边缘(雾)计算推理(和训练)以及设备端的推理等三个大类四个小类。数据中心/云端训练和推理的市场机会已被业界广泛接受,并随着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而进一步迎来爆发式增长。由于在云端,尤其是训练部分需要更大的灵活度来迎合不可预期的应用和数据增长,预计英特尔CPU+AI加速卡的计算平台将进一步发展,其中推理部分的计算平台,尤其是在应用场景比较明确的情况下,将CPU和低功耗AI加速芯片的多芯片合封的MCP(Multiple-chip Package)将是未来的一个选择。在设备端侧推理部分,由于要求较好的功耗控制、尺寸大小以及性价比,预计集成AI加速IP的SoC将最终是一个趋势。在市场层面,一些大的领导企业如苹果、华为等正研发类似方案应用到他们最新的智能手机产品上。由于市场趋势相对明确但应用模式仍需要时间去创新和推广,该市场段仍处于成长阶段。 对于边缘(雾)计算,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实时性要求高的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该市场正成长为一个正在兴起的新市场机会,但还处于市场的起始阶段。该市场段具有相对复杂的应用场景,其相应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也将呈现多样化方案。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展和趋势   在政府和市场资本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正引来一个高潮,而其中的参与者,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新型创业型公司:该类公司的领军人物一般具有较强的人工智能背景,在商业意识和技术研发方面有较好的平衡,如地平线(Horizon)、上海熠知(ThinkForce)、探境科技(IntEngine)等。目前,这批参与者的数量正在快速成长。大型的市场领导者/互联网公司:以TAB(Tencent、Alibaba、Baidu)+华为等为主导。由于拥有自己的数据集、算法和应用场景,他们计划开发更适合的人工智能芯片来优化他们的算法和业务。由于具有雄厚的财力、研发能力和数据/应用场景,预计该类参与者将成为中国甚至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重要力量。老牌的芯片公司:这类公司以华为海思、瑞芯微等为代表。他们具有非常好的SoC设计经验和客户,正研发集成了人工智能加速IP的SoC芯片。高校/研究院背景的创业型公司:由于高校在过去的数十年一直坚持人工智能的芯片设计的基础研究,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当前正和产业资本相结合推动其技术的产业转化,如寒武纪(Cambricon)、深鉴科技(DeepHi)、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等。   结合本文提出的市场模型,根据相关公开资料,在此对中国本土人工智能的芯片做了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当前本土芯片公司的产品分布了人工智能的整个市场段。在数据中心/云端训练和推理芯片部分,以Baidu、Alibaba、华为、Cambricon、BitMain和ThinkForce等为代表,但除了Bitmain的推理芯片,其他的芯片都还在研发中。考虑到TAB+华为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相信他们最终将会在数据中心/云端推理芯片方面获取一定的地位。而在设备端的推理芯片部分,创业芯片公司较为集中,其性能和功耗都和海外同类产品可以匹配,但预期该市场段未来竞争将较为激烈,并最终处于领先地位。   总结和建议   当前的人工智能正处于产业化的早期阶段,所有的国家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而中国政府从上至下给予了人工智能高度的关注,完成了一系列政策层面的顶层设计。而拥有大量的数据并对数据主权的管理以及应用场景的本土化,也必将进一步助力中国本地芯片公司的崛起。而作为扎根中国的外资企业们,也应积极投身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之中,在技术、市场和人才等方面和本土公司开展共赢合作,共同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