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在小鼠中诱发的肌肉侵袭性膀胱癌中的生物分布》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27
  • 目前正在开发用于治疗肌肉侵入性膀胱癌的膀胱-保留治疗方案,以替代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包括化疗和放疗的结合。我们认为,提高放化疗的放射治疗部分可以提高对局部晚期疾病的控制。以前,我们发现金纳米粒子(AuNPs)是辐射治疗的有力增强剂。我们假设,如果AuNPs倾向于对膀胱肿瘤进行局部化,它们可能被用于增强肌肉侵入性膀胱肿瘤治疗的辐射成分。小鼠在17、20、22周的时间内使用致癌物质n -丁基- n -(4 -羟基丁基)亚硝胺(BBN),足以诱发肌肉侵袭性肿瘤。随后,小鼠被麻醉,并注射了1.9 nm的静脉注射,其中大多数在膀胱内停留30 - 50分钟后迅速从血液中清除并排泄出来。我们发现在膀胱壁上分布的AuNPs,但是大部分的AuNPs都与肿瘤细胞产生的肿瘤细胞或细胞外角蛋白的基质有关。肿瘤细胞内的AuNPs相对较少。因此,AuNPs在肿瘤相关的基质中,这种肿瘤特异性可能有助于特异性x射线剂量增强治疗肌肉侵袭性膀胱癌。

    ——文章发布于2017年10月27日

相关报告
  • 《雌性小鼠年龄对枸橼酸包覆磁性纳米颗粒生物分布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9-05-13
    • 背景:磁性纳米颗粒(MNPs)已成功地用于医学应用的几个目的。然而,关于纳米结构对老年生物体影响的知识非常缺乏。 目的: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旨在研究涂有柠檬酸盐(NpCit)的磁性纳米颗粒在老年和年轻健康小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分布。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NpCit (2.4 mg铁),通过临床、生化、血液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其毒性进行28天评价。此外,还用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组织学方法对其生物分布进行了评价。 结果:NpCit具有年龄依赖性作用,对幼龄动物的生化和血液学均有轻微而短暂的影响。这些变化甚至比衰老过程的影响更弱,尤其是那些与血液学数据、肿瘤坏死因子和一氧化氮水平有关的变化。另一方面,NpCit在老年人群中表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结果,有时增强(淋巴细胞减少和单核细胞增多),有时抑制(红细胞参数和细胞因子水平)衰老的变化。老年组治疗后28天仍可见白细胞变化。在接受或不接受NpCit治疗的老年小鼠中发现了肝脏和免疫功能下降的轻微证据。值得注意的是,组织损伤或临床变化相关的老化或NpCit治疗没有观察到。在衰老检测方面,NpCit给药后,铁的生物分布规律有显著差异:到第28天,在老年(肝、肾)和幼龄(脾、肝、肺)小鼠的不同器官中检测到额外的铁。 结论:综合以上数据,NpCit是一种稳定、合理的生物相容性样品,尤其适用于幼龄小鼠,适合于生物医学应用。数据显示NpCit处理后与动物年龄有关的重要差异,这强调了需要在老年动物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适当地将纳米技术的好处推广到老年人群。 关键词:老年,纳米毒性,马氏体纳米粒子,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SPIO,纳米安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文章发布于2019年5月8日
  • 《多多巴胺包覆支化金-银纳米粒子的光热暴露可诱导人膀胱癌细胞周期阻滞、凋亡和自噬》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8-10-16
    • 目的:多聚多巴胺包覆支链的Au-Ag纳米颗粒(Au-Ag@PDA NPs)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光热性能,并具有潜在的抗癌功效。在此,我们研究了Au-Ag@PDA NPs对人膀胱癌细胞(T24细胞)的体外和体内的细胞毒性,以及光热疗法诱导T24细胞死亡的潜在分子机制。 材料与方法:用不同剂量的Au-Ag@PDA NPs处理T24细胞,采用808nm激光照射,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自噬的影响。为了确定抑制机制,我们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来评估细胞周期、凋亡、自噬和AKT/ERK信号通路的标志物。此外,我们评估了治疗对线粒体膜电位和ROS产生的影响,以确定潜在的抑制机制。最后,我们使用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测试了Au-Ag@PDA NPs +激光照射在体内对T24肿瘤的抑制作用。 结果:在适当的激光照射下,Au-Ag@PDA NPs可显著抑制T24细胞的增殖,通过增加S期细胞比例改变细胞周期分布,通过激活线粒体介导的内在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并在T24细胞中引发强烈的自噬反应。此外,Au-Ag@PDA NPs降低了磷酸化AKT和ERK的表达,促进了在凋亡和自噬上游发挥作用的ROS的产生。此外,Au-Ag@PDA np介导的光热裂解也显著抑制了体内肿瘤的生长。 ——文章发布于2018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