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未来五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作出了明确安排,既体现了与“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连续性,又突出了“十三五”的新部署、新要求,突出了落实新发展理念、突出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十二五”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现代化发展挑战加大。“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大豆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玉米增产超过了需求增长,部分农产品库存过多,确保供给总量与结构平衡的难度加大。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农业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日益凸显。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增多,推动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十分迫切。
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土地等生产成本持续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逐年增多,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更加突出。
在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的问题日益凸显。
《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仍处于补齐短板、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要求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确定了五方面发展任务:
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培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二是协调惠农,着力促进农业均衡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
三是绿色兴农,着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化,实现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开放助农,着力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农业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五是共享富农,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
同时,围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了14个重大工程和4方面重大政策。据了解,《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22个国家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支撑。《规划》的印发实施,必将有力推动“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到2020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的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