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筛选确定 PRMT5 是紫杉醇耐药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4-09-11
  • 一项研究发现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RNA剪接和染色质稳定性的重要调控者——作为克服三阴性乳腺癌(TNBC)对紫杉醇耐药性的新治疗靶点。

    研究人员通过对一个表观遗传小分子抑制剂库进行全面筛选发现了这一点。基于团队之前关于RNA剪接在TNBC免疫逃逸中作用的研究,他们揭示了一种通过靶向驱动肿瘤生长的表观遗传机制来对抗TNBC药物抵抗的新方法。

    由于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以及HER2过表达,TNBC被认为是非常难以治疗的。虽然紫杉醇对许多患者起初有效,但在五到七个月内通常会产生对该药物的抵抗性,导致疾病进展并限制治疗选择。

    这项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在促进紫杉醇抵抗方面发挥了作用,尤其是通过染色质介导的转座元件抑制,这会沉默病毒模拟响应并支持肿瘤存活。

    研究人员建立了三个不同的紫杉醇抵抗性TNBC细胞系,并通过广泛的筛选,发现这些抵抗性细胞对PRMT5抑制剂表现出高度敏感性。

    利用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他们发现PRMT抑制会损害染色体稳定性和破坏RNA剪接,尤其影响到了有丝分裂检查点调节器AURKB。通过诱导AURKB基因内的内含子保留,PRMT抑制剂阻止了这种关键蛋白质的正确翻译,从而减少了染色体稳定性并触发细胞凋亡。

    PRMT抑制的治疗潜力在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和临床样本中得到了验证。此外,研究还表明将PRMT5抑制剂与I型PRMT抑制剂联合使用可以协同抑制紫杉醇抵抗性TNBC细胞的生长,为对抗药物抵抗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新策略。

    这项研究确定了PRMTs在紫杉醇抵抗性TNBC中的关键治疗靶点地位,并揭示了PRMT抑制通过RNA剪接改变和染色体不稳定诱导癌细胞死亡的新机制。它为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克服紫杉醇抵抗并改善TNBC患者的生存提供了有希望的新途径。



  • 原文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09-chemical-screen-prmt5-therapeutic-paclitaxel.html
相关报告
  • 《靶向CCR5治疗乳腺癌!leronlimab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和转移性乳腺癌(MBC)展现强劲治疗潜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01-05
    • 2019年12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CytoDyn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新型人源化CCR5拮抗剂leronlimab(PRO140)用于多种治疗适应症的后期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leronlimab治疗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的Ib/II期试验和治疗转移性乳腺癌(MBC)的试验继续显示出非常有潜力的临床应答。 来自首例mTNBC患者的进一步数据显示,在使用leronlimab治疗11周后,外周血中没有可检测到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或转移性肿瘤细胞,在癌症相关细胞上CCR5的表达也进一步降低。在急诊IND方案中,一例MBC患者接受leronlimab治疗三周后,通过MRI显示肿瘤缩小。 CytoDyn合作伙伴、单细胞诊断公司IncellDx首席执行官布鲁斯•帕特森(Bruce Patterson表示:“在第一位患者身上,我们很高兴看到,leronlimab治疗11周后,这些额外的数据进一步提供了疗效的初步证据,持续检测不到的CTC水平和癌相关巨噬细胞样细胞(CAML)的减少就证明了这一点。到目前为止,这些数据与先前评估leronlimab作为长效疗法治疗HIV感染者的研究一致,在mTNBC试验中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第二例患者是一个4期MBC患者,癌症已转移到肝、肺和脑。这例患者是通过急诊IND方案入组。这例患者已接受Herceptin(赫赛汀,曲妥珠单抗,HER2靶向单抗)和Perjita(帕妥珠单抗,HER2靶向单抗)治疗超过1.5年。赫赛汀已知在治疗约12个月后失效,而Perjita已知在治疗大约1.5年后失效。这例患者在11月25日接受了首次leronlimab输注,剂量为700mg,每周一次。在首次输注leronlimab之后的两个时间点,对这例患者转移性病灶进行的两次后续扫描结果均显示肿瘤缩小、脑水肿减少,而且明显地,几个转移肿瘤消失了。 CytoDy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Nader Pourhassan博士表示:“这些结果继续显示了leronlimab在治疗mTNBC和HER2阳性MBC患者中的潜力,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我们认为,在动物研究中显示的leronlimab治疗消除了98%的癌转移,可能很快就会在癌症患者中成为现实。我们持谨慎的乐观态度,相信在医疗需求未满足的患者群体中,我们有足够的结果支持在2020年1月申请突破性药物资格(BTD)。” 今年2月底,CytoDyn公司公布了leronlimab治疗MBC动物研究的结果:在小鼠异种移植癌症模型(用于模拟人类乳腺癌转移)中,leronlimab用药6周将乳腺癌转移率降低了98%以上。研究表明,CCR5抑制可能会破坏信号转导,并最终破坏CCR5+循环肿瘤细胞(CTC)的扩散。 leronlimab(PRO140)是一种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可靶向阻断趋化因子受体5(CCR5),这是一种细胞受体,在HIV感染、肿瘤转移和其他免疫介导疾病(包括NASH)中发挥多种作用: (1)治疗HIV/AIDS方面:leronlimab属于名为病毒进入抑制剂的新一类疗法,可掩盖CCR5,通过阻断主要的HIV(R5)亚型进入健康T细胞来保护这些细胞免受病毒感染。与此同时,leronlimab似乎不会干扰CCR5在介导免疫反应方面的正常功能。已完成的9项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leronlimab在每一项研究中都能显著降低或控制患者的HIV病毒载量。一项IIb期研究显示,leronlimab单药疗法可防止HIV病毒逃逸,部分接受leronlimab治疗的患者病毒抑制时间超过4年。在美国,FDA已授予leronlimab治疗HIV感染的快速通道资格。 CytoDyn公司已成功完成了一项leronlimab联合标准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用于既往已接受治疗的HIV感染者的关键III期研究,并且正在向美国FDA滚动提交组合疗法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该公司也正在开展另一项III期研究,将leronlimab作为一种每周一次的单药疗法,用于HIV感染者的治疗。与目前使用的HIV药物相比,leronlimab似乎是一种强大的抗病毒药物,潜在副作用更少,给药频率更低。 (2)治疗癌症方面:有研究表明,CCR5在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发挥着中心作用。在一些癌症中,CCR5表达增加是疾病状态的一个指标。已发表的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和动物模型中,阻断CCR5可以减少侵袭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肿瘤转移。在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leronlimab减少了98%以上的人乳腺癌细胞转移。 Cytodyn公司目前正在对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TNBC)进行一项II期人体临床试验。2019年5月,美国FDA授予leronlimab治疗mTNBC的快速通道资格。该公司也正在对leronlimab在癌症和NASH方面开展额外的研究,并计划在适当的时候开展额外的临床试验。 (3)免疫信号转导方面:CCR5受体在调制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转移中也发挥着核心作用,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其他炎症疾病的发展至关重要。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化学抑制剂阻断CCR5可减少aGvHD的临床影响,而不会显著影响已移植骨髓干细胞的植入。 目前,CytoDyn公司正在开展leronlimab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进一步支持一个观点:即植入细胞上CCR5受体对aGvHD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及阻断该受体识别特定的免疫信号分子是缓解aGvHD的可行方法。在美国,FDA已授予leronlimab预防GvHD的孤儿药资格。 (注:关于leronlimab(PRO140)临床开发项目、未来前景、治疗HIV和癌症方面2019年重要里程碑,点击CytoDyn公司11月份投资者陈述书:Investor Presentation)(生物谷Bioon.com) 原文出处:CytoDyn Reports Early, But Strong Positive Clinical Responses for Two Patients, One in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and One in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rials
  • 《nivolumab联合新辅助卡铂和紫杉醇治疗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时机选择(BCT 1902/IBCSG 61–20;Neo-N):一项非对照、开放标记、随机、2期试验》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黄雅兰
    • 发布时间:2025-03-24
    • 背景 在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PD-1抑制剂与新辅助化疗的最佳方案尚不清楚。我们的目的是研究两种不同方案的新辅助nivolumab开始12周卡铂和紫杉醇的活性。 方法 Neo-N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非对照、开放、随机的2期试验,在澳大利亚的12家医院、新西兰的一家医院和意大利的一家医院进行。参与者必须年满18岁或以上;具有0-1的东部肿瘤协作组表现状态,临床I期(cT1cN0)或II期(cT1cN1、ct2cn 0-1或cT3cN0),雌激素受体表达低于1%,孕酮受体表达低于10%;必须是HER2阴性;并且以前患有未治疗的可手术乳腺癌,但具有足够的器官功能。根据年龄对参与者进行分层,并使用计算机生成的序列和最小化算法将参与者随机(1:1)集中分配到以下组:240 mg nivolumab,然后2周后nivolumab 360 mg和卡铂AUC5,每3周一次,同时紫杉醇80 mg/m2,每周一次,共12周(引入组);或240mg nivolumab,每3周一次,卡铂AUC5,每周一次,紫杉醇80 mg/m2,共12周,然后240mg nivolumab,共2周(同时组从登记开始收集数据,直到100天的安全性随访,存活随访仍在继续。主要终点是手术时的病理完全缓解(ypT0/Tis ypN0 ),分别在每组和接受至少一剂所有三种研究治疗的所有患者中进行分析(修改的意向性治疗人群)。该试验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临床试验注册处注册,ACTRN12619001308189和EudraCT,2019-003465-18,并且正在进行中。 调查的结果 在2020年7月6日至2022年4月1日之间,124名参与者被登记,14名不合格。110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08名被纳入改良的意向治疗分析(53名在引入组,55名在同时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IQR 7-18个月)。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49岁(IQR为43-60岁)。18例(17%)患者有临床淋巴结阳性疾病;37例(34%)临床分期为I期,70例(65%)为II期,1例(1%)为III期。在nivolumab导入组的53例患者中,有27例(51%[39–63])出现病理完全缓解,在同期组的55例患者中,有30例(55%[43–66])出现病理完全缓解。治疗相关的3-4级不良事件发生在70例(65%;导入组53人中的32人[60%]和并发组55人中的38人[69%]),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导入组53人中的25人[47%]对并发组55人中的28人[53%])、贫血(6人[11%]对10人[19%])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3人[6%]对3人[6%])。引入组有16名(30%)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同期组有26名(47%)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在引入组有7例(13%)患者发生,在并发组有20例(36%)患者发生。研究期间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