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 直接声音打印将改变3D打印技术》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6-10
  • 目前使用的大多数3D打印方法都依赖于光(光)或热(热)激活反应来实现聚合物的精确操作。一种称为直接声音打印(DSP)的新技术平台的开发可能提供第三种选择,该技术利用声波创建新的物体。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一篇论文描述了这一过程。它展示了聚焦超声波如何在微小的空化区域——本质上是微小的气泡——产生声化学反应。持续数万亿分之一秒的极端温度和压力可以生成预先设计的复杂几何图形,而这些几何图形无法用现有技术制作。

    MuthuKumaran Packirisamy说:“超声波频率已经被用于具有破坏性的工作,如激光消融组织和肿瘤。我们想用它们来创造一些东西。”他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Mohsen Habibi也是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

    超精密反应

    正如研究人员解释的那样,DSP依赖于悬浮在液体聚合物溶液中的微小气泡内的波动压力所产生的化学反应。Habibi说:“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使用某种频率和功率的超声波,我们可以产生非常局部、非常集中的化学反应区域。”基本上,气泡可用作反应器,驱动化学反应,将液态树脂转化为固体或半固体

    微小气泡内的超声波定向振荡引起的反应很强烈,尽管它们只持续皮秒。腔体内部的温度高达15000开尔文左右,压力超过1000 bar(海平面上的地球表面压力约为1bar)。这种反应时间很短,不会影响周围材料。

    研究人员对一种用于添加剂制造的聚合物进行了实验,该聚合物被称为PDMS。他们使用换能器产生一个超声波场,该超声波场穿过材料的外壳,以液体树脂为固化目标,并将其沉积到平台或其他先前固化的物体上。传感器沿预定路径移动,最终逐像素创建所需的物体。可以通过调整超声波频率的持续时间和所用材料的粘度来操纵微观结构的参数。

    多功能且具体

    作者认为,DSP的多功能性将使依赖高度特定和精密设备的行业受益。例如,聚合物PDM广泛应用于微流体行业,制造商需要受控环境(洁净室)和复杂的光刻技术来制造医疗设备和生物传感器。

    由于超声波穿透不透明表面(如金属外壳),航空航天工程和维修也可以从DSP中受益。这可以让维修人员维修位于飞机机身深处的零件,这些零件对于依赖于光激活反应的打印技术来说是不可控的。DSP甚至可以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远程体内打印提供相关医学应用。

    Packirisamy说:“我们证明了我们可以打印多种材料,包括聚合物和陶瓷。” “我们下一步将尝试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最终我们希望使用这种方法复制金属。”

    图:DSP概念和打印结果

相关报告
  • 《探索 | 激光4D打印技术》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4-01-25
    • 4D 打印是3D打印的延伸。在4D打印过程中,当暴露于某些刺激,如热,水,或光时,使用可以改变形状的材料创建固体物体。 在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AIBN),研究人员已利用液态金属聚合物打印出了四维结构,这种聚合物可以被诱导用红外激光执行一系列机械任务。 图1 AIBN团队Ruirui Qiao(左)和Liwen Zhang开发了一种制备液态金属聚合物用于4D打印的新方法。固体4D结构可以用红外激光操纵成不同的形状 该团队负责人Liwen Zhang和Ruirui Qiao称,他们实验室开发的独特制作方法使他们能够制作出坚固耐用的4D 设计,同时还能够弯曲、抓取、提升和释放重量五倍的物品,或者恢复到预先编程的形状。 Zhang说:“4D 打印技术是对传统3D 打印技术的改进,它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时间维度。我们的方法使我们能够生产智能液态金属,可以定制,成型,并提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而不需要电线或电路。” 4D 打印的物品通常是用3D 打印机打印出来的,使用特定的成分赋予成品新的品质和能力。以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纳米材料在印刷聚合物中的效用,尽管建立必要的渗透网络的挑战已经导致了形状变化的灵活性和水平受到损害。 目前的工作使用基于镓的球形液态金属纳米颗粒来制备对近红外光有反应的印刷树脂。研究人员将液态金属纳米颗粒与可逆的加成-断裂链转移剂接枝,以实现3D 打印的聚合。重要的是,接枝纳米颗粒可以直接在3D 打印树脂中制备,允许一步打印方法。 产生的物体可以用近红外激光来刺激,以引导材料弯曲、抓取和释放物体。 图2 4D打印出来的固体结构被操纵来完成基本的机械任务,比如抓取和举起重量是自身重量五倍的物体 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早期阶段,4D过程需要60秒来诱导形状变化,大约可重复25种形状。Qiao说,它在软机器人设计或模仿自然运动和互动的技术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这可能意味着在航空工程和医疗设备领域的许多应用,包括冠状动脉支架、人造肌肉和其他适应和改变体内形状的设备。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Qiao说,印刷后定制和塑造材料的能力将带来更广泛的制造突破和消费者创新,从气候反应型服装、建筑材料到自组装家具。 Qiao说:“4D打印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实际上只受到想象力的限制。”
  •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探索3D打印软体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4-19
    • 深海里的软体生物一直都是神秘而暗黑的存在,像章鱼和乌贼这样的头足类动物更是机器人世界的灵感来源。 The 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与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对软体机器人进行探究。该研究小组近期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面对庞大的障碍时,无脊椎机器人拥有天然的优势,可以挤进或绕开障碍物。因此该研究小组展开了对软体机器人的制造。 与2016年12月问世的全球首个全软体机器人 Octobot不同,Octobot是一个彰显极简主义的机器人设计,目的在于向外界展示这样的软体机器人是可以成为现实的。而此次的软体机器人一旦制成将投入军方使用。 ARL的研究员Ed Habtour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软体机器人必须拥有高度的结构灵活性和分配控制,才能潜移默化地进入受限的空间内。需要长时间对其进行操作指控,来模拟生物的形态、培养机器人对环境适应性。"在完成形态的塑造之后,软体机器人依旧需要时间来复杂的外部环境。 3D打印柔软的机械抓取手 除了躲避障碍物外,在抓持和操作未知物体方面,软体系统有着天然优势。通过培育对环境的适应性,软性机器人的抓取器可以改变本身的形态抓取各种目标物体;此外,在医疗领域,软体机器人可以通过与人体的交互运动,来帮助病人进行康复。 研究的重要突破口是新一代3D打印技术的提升。制造Octobot时使用的3D打印技术是为了让Octobot完成密封定型;其他的所有部分都需要手动制作完成。而此次的软体机器人所需的配置都可以由3D打印技术完成。 3D打印技术最初是应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在制造业中,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早已应用;而后在食品、服装、医疗、生物等也均有发展,如点心、鞋子、假肢、器官、细胞等都已经实现了3D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