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_一种新冠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可诱导中和抗体反应》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1-02-22
  • 牛津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1月22日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COVID-19 vaccine candidate using SpyCatcher multimerization of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ceptor-binding domain induces potent neutralising antibody responses”的文章。
    文章称,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针对SARS-CoV-2的蛋白质纳米颗粒疫苗。该疫苗使用SpyTag/SpyCatcher技术在合成病毒样颗粒(VLP)平台SpyCatcher003-mi3上展示了冠状病毒刺突糖蛋白受体结合域(RBD)。在初免-加强治疗方案中,低剂量的RBD-SpyVLP会在小鼠和猪体内诱导强烈的中和抗体反应,优于COVID-19恢复期患者的血清。研究人员通过假病毒或野生型SARS-CoV-2感染细胞的情况来评估抗体质量。研究人员对单克隆抗体组进行竞争分析发现,RBD-SpyVLP诱导了可识别RBD关键表位的多克隆抗体反应,降低了选择中和逃逸突变体的可能性。此外,RBD-SpyVLP耐高温,可在不失去免疫原性的情况下冻干,便于在全球运输,以减少对冷链的依赖性。数据表明,RBD-SpyVLP具有强大的潜力来应对COVID-19大流行引起的临床和后勤挑战。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654-7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654-7
相关报告
  • 《Cell:一种创新的纳米颗粒候选SARS-CoV-2疫苗可引发超强效的中和抗体反应》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11-05
    •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针对大流行性冠状病毒SARS-CoV-2的创新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病毒中和抗体的水平比从COVID-19感染中恢复的人的水平高10倍。这种候选疫苗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设计,目前已转给两家公司进行临床开发。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0月30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licitation of potent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by designed protein nanoparticle vaccines for SARS-CoV-2”。 论文通讯作者为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副教授David Veesler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助理教授Neil King。论文第一作者为Veesler实验室的Alexandra Walls和King实验室的Brooke Fiala。 与许多领先的COVID-19候选疫苗所基于的可溶性SARS-CoV-2刺突蛋白(S蛋白)相比,这种新的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要高出10倍,即使疫苗剂量降低了6倍,也是如此。这些数据还显示,免疫接种后的B细胞反应强烈,这对免疫记忆和持久的疫苗效果至关重要。当给一种非人灵长类动物注射时,这种纳米颗粒疫苗产生了针对刺突蛋白上多个不同部位的中和抗体。这些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确保在这种病毒的变异株出现时,能够保护这些动物免受病毒变异株的侵害。刺突蛋白是SARS-CoV-2感染复合物的一部分。 这种候选疫苗是利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发明的基于结构的疫苗设计技术开发的。它是一种自组装的蛋白纳米颗粒,在一个高度免疫原性的阵列中显示60个SARS-CoV-2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结构域。这种疫苗的分子结构大致模拟这种冠状病毒的分子结构,这可能是它引发增强的免疫反应能力的原因。 King说,“我们希望我们的纳米颗粒平台可能帮助对抗这种给我们的世界造成巨大破坏的流行病。这种候选疫苗的效力、稳定性和可制造性使得它与许多其他正在研究的疫苗不同。” 全球有数百种COVID-19候选疫苗正在开发中。许多疫苗需要大剂量、复杂的制造工艺以及冷链运输和储存。一种安全、低剂量有效、制造简单、在冰箱外稳定的超强效疫苗可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针对COVID-19的疫苗接种。 Veesler说,“我很高兴我们对冠状病毒抗体反应的研究导致了这种有前途的候选疫苗的设计。”他率先提出了开发基于多价受体结合结构域的疫苗。
  • 《7月9日_SARS-CoV-2候选疫苗在小鼠中诱导高中和抗体效价》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20-07-15
    • 7月9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一篇关于自我扩增型RNA SARS-CoV-2脂质纳米颗粒候选疫苗在小鼠中诱导高中和抗体效价的文章。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学系Paul F. McKay及其团队提出了一种编码SARS-CoV-2穗突蛋白的自我扩增RNA,该蛋白封装在脂质纳米颗粒(LNP)中作为疫苗。该团队观察到小鼠血清中显著高剂量依赖的SARS-CoV-2特异性抗体滴度,以及伪病毒和野生型病毒的强效中和。通过进一步鉴定,该团队发现中和率与特异性IgG的数量成正比,并且比恢复的COVID-19患者的中和度更高。saRNA LNP免疫在小鼠中诱导了Th1偏向的应答,并且未观察到抗体依赖性增强(ADE)。最后,该团队在以SARS-CoV-2肽重新刺激后观察到以IFN-γ产生为特征的细胞反应。这些数据为疫苗设计和免疫原性评估提供了见解,以使其能够快速转化为临床。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