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队调查格陵兰岛气候变化的影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熊萍
  • 发布时间:2024-10-14
  • 由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领导的MSM130国际科考团队正在格陵兰岛东海岸附近进行科学考察。这次考察名为“北极淡水排放、大西洋生物地球化学和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MOC)之间关系的调查”,简称“POLAR

    BEAST”。目的是调查格陵兰冰川的融水径流、北极海冰的减少以及冰、海洋和大气之间的界面如何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重点内容主要有:(1)北极海冰减少作为全球气候变化驱动力的作用;(2)冰、海洋和大气界面的化学和物理过程。

    整个考察为期五周,将沿着格陵兰海岸穿越5个峡湾,进行150个站点测量。科学家们将沿东格陵兰大陆架采集沉积物岩芯,以重建过去的气候变化和峡湾沉积物中的碳储存。此外,科学家们还将测量从沉积物进入上层水的铁和锰通量,以评估这些微量营养元素对东格陵兰沿岸初级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还希望了解格陵兰冰川融水径流和北极淡水径流对北大西洋环流和生物地球化学的影响。(於维樱 编译;熊萍 责编)

  • 原文来源:https://www.geomar.de/en/news/article/expedition-erforscht-auswirkungen-des-klimawandels-vor-groenland
相关报告
  • 《Polarstern探险队绘制北冰洋气候变化影响图》

    • 来源专题:深海资源开发
    • 编译者:徐冰烨
    • 发布时间:2025-06-11
    • 2025年5月29日,研究船Polarstern号从不来梅港出发,前往北极。船上有95名由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AWI)率领的探险队员,前往被称为AWI Hausgarten的长期深海天文台。这个独特的地点位于斯瓦尔巴岛和格陵兰岛之间,自1999年以来一直是北极深海的科学窗口。 在为期一个月的旅程中——定于6月底在挪威特罗姆瑟结束——研究人员将探索底栖和浮游生物社区如何应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压力。他们的工作还将研究海洋的物理变化,特别是在开放水域。 AWI Hausgarten是同类唯一的天文台,能够连续收集重要的物理、化学、海洋和生物数据超过25年。观测站的停泊处分布在21个站点,深度为250至5,500米,从公海延伸到海冰边缘,全年收集有关水温、电流动力学和粒子通量的数据。 自主海底车辆——绰号“爬行者”——在海底漫游,拍摄地形,甚至测量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氧气消耗量。每年夏天,AWI研究人员都会返回这个偏远的前哨来维护系统并更换电池,确保天文台继续照亮地球上最敏感的环境之一。船上先进声那的好处Jennifer Dannheim博士说:“今年,我们特别强调更密切地研究海底的生物系统。”AWI生物学家正在领导这次探险,并解释说:“与此同时,我们的OFOBS海底观测系统和我们的自主水下机器人AUV都有声納,可用于绘制比以前更精确的海底地图。这允许我们使用成像技术记录大型空间豪斯加滕地区,以便识别整个调查区域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模式。OFOBS还拍摄海底的高分辨率照片和视频。然后,我们用点采样设备,如box-grab、multicorer和其他设备来补充这些成像方法,这些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土壤样本和它们所包含的物种——来自深海的微生物。我们正在调查物种的发生及其数量与各种环境条件有关,如温度、盐度和沉积物中作为食物来源的有机物。” 通过这种方式,该团队不仅可以识别海绵、螃蟹或海星等较大的底层物种,并确定它们的发生和频率,还可以调查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对生态过程的贡献。 在水柱中,该团队正在调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浮游植物。人们普遍认为,微藻在北极的生产力会更高,例如,因为更少的海冰覆盖物使更多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然而,与20年前相比,这是否会导致颗粒有机碳的出口增加,或者有机碳是否会留在地表并被细菌代谢,将在考察期间进行调查。这种分析将提高我们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了解,例如,这些循环决定了藻类繁殖或沉入海底的营养物质的条件,深海生物以它们为食。 探险队由52名科学参与者和43名船员组成,他们计划于6月29日抵达挪威北部的特罗姆瑟。在港口短暂停留后,将与一支新团队一起开始为期两个月的中北极地区探险,在斯瓦尔巴再次停留后,将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格陵兰北部探险。Polarstern预计将于10月底返回其母港不来梅港。
  • 《格陵兰岛海冰流失的速度比预期地快》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2-31
    • 近几十年来,格陵兰冰盖一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预计未来也会如此。由来自50个国际组织的96名极地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绘制了迄今为止格陵兰岛海冰消失最完整的照片。研究小组将26项独立调查结果结合起来,计算了1992~2018年间格陵兰海冰质量的变化,总共使用了11个不同卫星任务的数据,包括冰盖体积、流量和重力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自1992年以来,格陵兰岛已经减少了3.8万亿吨海冰,这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10.6毫米。海冰流失率从上世纪90年代的330亿吨/年上升到过去10年的2540亿吨/年,这意味着30年内海冰的流失率增长了7倍。 2013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将使3.6亿人面临每年一次的沿海洪水风险。但这项新的研究表明,格陵兰岛的海冰损失上升的速度比预期的要快。并且,在追踪IPCC的高端气候变暖情景下,海冰流失预计会使海平面上升7厘米。根据经验,全球海平面每上升1厘米,就有600万人面临着全球沿海洪水的威胁。按照目前海冰减少的趋势,到本世纪末,格陵兰岛的冰川融化将导致每年1亿人被洪水淹没,因此,由于所有海平面的上升,格陵兰岛总共将有4亿人被洪水淹没。这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或较小影响的事件,它们正在发生,并将对沿海社区造成破坏。研究小组还采用了区域气候模型,结果表明一半的海冰损失是由于气温上升导致的地表融化。另一半是由于海洋温度上升导致海冰流动的增加。 2011年,在地表剧烈融化期间,格陵兰岛海冰损失达到了3350亿吨/年的峰值,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倍。尽管自2011年以来,海冰流失率降至平均每年2380亿吨,但仍高出以往7倍(不包括2019年全年)。因此,对极地海冰的卫星观测对于监测和预测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海冰损失,以及海平面上升至关重要。虽然模式模拟使我们能够根据气候变化作出相关预测,但卫星测量提供了相当不可辩驳的初步证据。 研究小组的卫星观测资料显示,自观测开始以来,格陵兰岛的海冰融化和冰流量都有所增加。冰岛的冰盖在过去两年的记录中减少了相似的冰损失,但是去年夏天这里非常温暖,导致了更高的损失。保持对大冰原的监测非常重要,以了解每年海平面升高的程度。 相关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855-2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