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北协同布局集成电路产业 海淀北部形成聚集效应》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tengfei
  • 发布时间:2017-10-09
  • 北京一直十分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也是该产业的发展重镇。近十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16.1%,去年企业总营收(包括海外并购企业收入)达到750亿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2017年会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信委电子信息处顾瑾栩处长介绍,集成电路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等政策出台,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作为产业龙头,是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主要环节,在产业发展中承担重要责任,北京也很关注设计产业的发展。

    早在2014年2月,北京市政府就颁布了关于《北京市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阐述推进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发展,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在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国家级新兴产业发展带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

    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北京已逐渐确立“北(海淀)设计,南(亦庄)制造”的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设计业在以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为核心的海淀北部形成集聚效应。

    目前,集成电路制造环节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中技术优势明显。虽在产业链上、下游聚集了紫光展锐等国内龙头设计企业,但是与制造环节相比,发展空间较大。

    “下一步,北京将在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顾瑾栩透露,“未来将实施‘核心企业-关键领域-重点产品’突破战略,推动产业整体提升,把北京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中关村是该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北京已经在此规划设立了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园区于2016年开工,预计2018年上半年即可投入使用。它是北京市构建“北设计、南制造”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环节,也是集中行业优势推动设计产业发展的技术高地。未来北京经信委将在重大项目落地、产业政策等方面持续给予支持。

相关报告
  • 《北京市未来产业布局涉及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

    • 来源专题:光电信息技术
    • 编译者:王靖娴
    • 发布时间:2023-09-22
    • 2023年9月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促进未来产业创新,推动北京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更好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根据《实施方案》,到2030年,北京将形成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创新成果,构建一批应用场景、中试平台和技术标准,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建设一批创新中心和创新连门,培养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产业领军人才,产业经理人和卓越工程师。到2035年,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创新主体,不断开辟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未来产业集群,建成开拓世界科技产业前沿的人才高地,成为全球未来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根据《实施方案》,北京将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六大领域,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同时,通过实施原创成果突破行动、中试孵化加速行动、产业梯度共进行动、创新伙伴协同行动、应用场景建设行动、科技金融赋能行动、创新人才聚集行动、国际交流合作行动等八大行动,构建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在《实施方案》的未来信息领域中,面向未来信息通信和先进计算需求,重点发展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6G)、元宇宙、量子信息、光电子等细分产业。 在《实施方案》的未来空间领域中,面向未来太空探索需求,重点发展商业航天、卫星网络等细分产业。其中,在卫星网络细分产业中指出,研制商业化中继测控通信卫星、平板式卫星、软件定义卫星和标准化卫星平台,实现星地异构网络互联融合和激光通信组件、高精度雷达和光学成像器件、低成本相控阵天线、多模手持终端等组件研发的技术攻关。推动高精度、快重访、全覆盖的光学及雷达遥感星座、低轨物联网星座、低轨导航增强星座建设,有效提升卫星应用服务能力。
  • 《大唐电信明确“集成电路+”战略 布局十三五》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tengfei
    • 发布时间:2016-04-18
    • 国家“十三五”规划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在“十三五”规划纲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十三五”规划的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对于信息产业来说更是如此。“创新”意味着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协调”表示结构转型和协调发展;“绿色”是指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开放”是一带一路等走出去;“共享”则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分享经济。 目前ICT产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新的业态及产业热点正在逐步形成;相关设备的智能化、联网化将会造就新的产业形态及新的蓝海市场。 作为国有信息通信领域高科技骨干企业,大唐电信紧紧抓住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战略机遇和政策机遇,制定了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双轮驱动,做实做强,围绕“集成电路、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链布局,面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领域,为人员(P)、车辆(V)、机器(M)、万物(T)建立智慧可信连接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应用及解决方案。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实现公司跨越式、可持续、协调发展。 对于大唐电信的十三五规划,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描述,那就是创新、转型、协调、开放。 创新 本次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创新放在了突出地位,明确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不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力,更是企业蓬勃壮大的持久动力。 身为国家高科技领域骨干企业,大唐电信深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在技术产品方面坚持自主创新,同时也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创新氛围。 多年来,大唐电信承担了863计划、01/02/03专项、集成电路设计专项等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拥有无线通信知识产权、算法、安全、协议栈、软件平台、集成应用、产品设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等技术与产业优势。 大唐电信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先后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金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骨干企业,大唐电信高度重视自主创新,遵循“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国际化”的技术创新指导思想,融入“绿色科技”的先进理念,建立了先进的创新管理体系,积极推动集成电路设计、终端设计、软件研发等核心技术及产业化创新实践,以核心技术为依托,提升相关行业信息化水平,带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 在创新、做实产业市场的同时,大唐电信还稳步实施供给侧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创新氛围。2015年,大唐电信实施国企改革,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市场竞争充分且创新型产业实施股权多元化,引入市场化和创新基因,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十三五期间,公司将围绕供给侧,继续稳步实施国企改革,着力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国企混合所有制,加强党建,推进人才中长期激励机制以及战略绩效管理体系,为企业跨越式发展营造创新氛围。 转型 当前,国家经济转型升级、ICT产业发展与竞争核心要素变化等因素对企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大唐电信的发展方式和产业布局也跟随国家产业的升级而转型。“十三五”期间,大唐电信继续在“稳增长、调结构、聚资源、提效益、控风险”经营方针的基础上,推进公司由规模向效益增长转型,由数量向质量提升转型,由短期业绩向持续发展转型。 产业布局上,大唐电信将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大唐电信在传统“芯-端-云”产业链布局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聚焦ICT产业上游核心领域,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竞争力,通过“集成电路+应用+解决方案”的产业升级,服务我国信息安全以及“互联网+中国制造”国家战略。 目前,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成为ICT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大唐电信也是有备而来,在聚焦主业为核心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人员(P)、车辆(V)、机器(M)、万物(T)建立智慧可信联接提供芯片、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 协同 互联网时代是开放共享、万物互联的时代,而连接离不开彼此的协同。从全球来看,半导体芯片及相关领域持续的技术进步推动了现代信息通信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同时,集成电路与应用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合璧配合,已成为ICT产业发展趋势和核心。 我国信息产业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就整体ICT产业来说,单点技术创新,还未给系统产业突破带来质的变化。产业间的良性协同发展还未真正形成。 大唐电信深刻认识到ICT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于集成电路,而集成电路的发展,又依赖其与应用和系统解决方案产业的协同配合。为此,大唐电信在公司“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集成电路与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的协同配合发展,即“以集成电路设计为核心竞争力,聚焦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领域,为人员、车辆、机器、万物建立智慧可信连接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集成电路、应用及解决方案”的协同发展方向。 在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大唐电信还将通过双轮驱动为引擎,协同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打造“集成电路、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发展布局。通过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协同,实现聚焦主业、凝聚资源、盘活资产。 此外,大唐电信在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也将与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相协同,形成合力,促进战略目标的达成。 开放 当前,跨界、融合与泛生态化成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同时也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地位,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利益诉求,亟需实现跨越式发展。 面对ICT产业发展趋势,大唐电信以开放共建产业生态的发展思路面对产业未来,提出构建“集成电路+”的产业生态圈的开放式发展方式。一方面,依托自身集成电路产业布局,打通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产业关键环节,并与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形成协同发展的格局。另一方面,公司还针对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分工合作、资金密集、结盟研发等发展趋势,通过集成电路产业园的建设,培育和孵化中小微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营造开放式产业生态圈,服务国家双创战略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在积极营造“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同时,大唐电信还通过构建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应用领域开放产业生态圈,扩大产业竞争力,带动“集成电路、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的协同发展。 结语 总之,“十三五”期间,大唐电信将以“创新 转型 协同 开放”的发展理念,通过“提质增效”做实产业,通过“腾笼换鸟”做强主业,基本实现“做实做强”的战略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应用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万物智慧可信连接产业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