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精准溯源我国南海大亚湾海域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生物来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04-09
  •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黎团队主导,联合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等团队,精准溯源了我国南海大亚湾海域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生物来源。相关研究成果“Identifying the source organisms producing 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in a subtropical bay in the South China Sea”发表于环境科学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1, 55: 3124-3135)。

    海洋藻毒素主要源于海洋鞭毛藻类,藻毒素可沿食物链传递并在海洋生物体内累积,人们消费含有藻毒素的海产品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在国际上高度受关注的“海洋与人类健康(Oceans and Human Health, OHH)”研究计划中,藻毒素被列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 PSTs)是我国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藻毒素。近年来,沿岸海域富营养化加剧为有毒甲藻的爆发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导致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在我国时有发生,给海洋生态安全和人类带来严重危害,而精准溯源是防范藻毒素危害效应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海洋环境中PSTs基本来源于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p.)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其中Alexandrium spp.种类组成多样化,外观形态相似,但并不是所有种类均可产毒,传统方法难以将环境中的PSTs与对应的具体藻种相关联。由于生物累积与转化作用,产毒藻种在低密度也会带来潜在生物中毒素超标的状况,同时也给准确捕捉产毒藻种多样性分布和藻毒素溯源带来困难。

    本研究以大亚湾为研究目标区域,在非赤潮期间(有毒藻种密度66?972 cells·L-1),通过结合高通量测序手段、藻细胞单克隆体系培养及传统形态学分析,筛选潜在的麻痹性产毒藻种,包括太平洋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pacificum)、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Alexandrium hiranoi、Alexandrium leei和Alexandrium sp,对相关藻种进行分离培养构建单克隆培养体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方法对浮游植物、贝类样品和单克隆体系的毒素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尽管A. minutum和A. pacificum普遍存在于大亚湾海域,且均能够产生毒素,但A. pacificum产毒能力更强,且胞内毒素组成与浮游植物和贝类样品中相同,均以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2)为主,因此,通过藻种筛选和毒素组成分析,确定A. pacificum是大亚湾海域生物中PSTs最主要的贡献者。

    综上所述,该研究基于多种分析手段明确PSTs产毒藻种在我国南海海域的多样性分布并准确溯源环境中PSTs的肇事藻种,这为准确溯源海洋环境中藻毒素的产毒藻种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思路与手段,对于揭示海洋生物沾染藻毒素特征和潜在途径,及进行藻毒素风险有效监测和预警都有极大的帮助。

    南海海洋所副研究员柳阳和深圳大学陈振帆博士后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南海海洋所研究员张黎为本文通讯作者。项目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和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项目等项目的共同资助完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6991

  • 原文来源:http://www.scsio.ac.cn/xwzx/kydt/202104/t20210409_5991465.html
相关报告
  • 《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口新西兰双壳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的警示通报》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网络监测与评估
    • 编译者:yanyf@mail.las.ac.cn
    • 发布时间:2018-07-11
    • 近日,新西兰初级工业部(MPI)发布贝类毒素污染海域风险警告,受污染的海域为整个坎特伯雷阿卡罗阿港,该海域受检贝类样本腹泻性贝类毒素含量0.16mg/kg,存在食用风险。受影响的贝类包括贻贝、牡蛎、双壳贝(tuatua)、三角斧蛤(pipi)、双带蛤蜊(toheroa)、鸟蛤(cockles)、扇贝(scallops)、猫眼(catseyes)、小海胆(kina)以及所有其它的双壳贝类。 为防止上述问题水生动物对消费者健康产生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海关总署发布警示通报,涉及的产品为双壳贝类(HS编码0307119000-0307319090;0307719100-0307919090)。 根据通报,暂停新西兰坎特伯雷阿卡罗阿港海域双壳贝类的进口申报;将新西兰其他地区进口双壳贝类腹泻性贝类毒素的抽样监测比例提高到30%;密切关注新西兰双壳贝类不合格检出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送动植司。 海关总署表示,本警示通报有效期3个月
  • 《公共卫生警告:贝类生物毒素警报-凯帕拉港》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李晓妍
    • 发布时间:2023-03-14
    • 第一产业部今天发布了禁止从凯帕拉港地区收集贝类的公共卫生警告。该警告贯穿整个凯帕拉港,一直延伸到从Oneone海滩顶部到North Head的入口。对从凯帕拉港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的例行检测显示,麻痹性贝类中毒(PSP)毒素水平超过了MPI规定的0.8毫克/公斤的安全限值。任何食用该地区贝类的人都有患病的潜在风险。贻贝、牡蛎、吐吐槽、皮皮、托海罗、贝、扇贝、猫眼、海胆和所有其他双壳贝类都不能吃。注意:烹饪贝类并不能去除毒素。如果在烹饪之前已经完全切除了肠道,虾、蟹和小龙虾仍然可以食用,因为毒素会在肠道中积聚。如果内脏不被移除,它的内容物可能会在烹饪过程中污染肉类。症状通常出现在摄入后10分钟至3小时之间,瘫痪和呼吸衰竭,严重者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