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重点行业全面启动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加速产业升级》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 icad
  • 发布时间:2024-09-25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通知。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正式实施,我国多个关键工业领域将全面启动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计划,以推动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竞争力。该指南覆盖了炼油、乙烯、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重型机械、电子等众多行业,旨在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一、多领域齐头并进,共筑产业升级基石
    在炼油、乙烯等石化行业,指南要求采用高效催化、生物催化等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同时,智能化改造也是重点方向之一,包括裂解炉、压缩机等主要设备的状态监测及预测性维护,以及“工业互联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建设等,将大幅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运营效率。
    钢铁行业则聚焦绿色矿山和智慧矿山建设,推动矿山设备及选矿设备的升级改造,并加快环保绩效创A改造和能效提升工程。钢铁、焦化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也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要任务,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保挑战。
    二、智能化、绿色化成为改造主旋律
    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同样不甘落后,纷纷提出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重点方向。有色金属行业将重点推动绿色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建材行业则着力提升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在建筑卫生陶瓷领域,节能高效原料制备、制品成形等系统的更新改造将成为主要任务,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三、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各行业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过程中,均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推进工业
    操作系统
    、工业软件的更新换代,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例如,重型机械行业将重点更新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绿色化煤制气设备等高端装备,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政策支持与标准引导并行
    为了确保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将加大政策支持和标准引导力度。一系列产业政策、环保标准和能效限额将作为重要依据,指导企业科学制定改造方案,确保改造效果符合预期。同时,对于表现突出的企业和项目,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随着《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的深入实施,我国工业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通过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各行业将实现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的全面提升,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 原文来源: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75371.html
相关报告
  • 《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开展四大行动 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 来源专题:智能制造
    • 编译者:icad
    • 发布时间:2024-04-17
    •         2024年4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出席吹风会,介绍《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单忠德就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为答记者问实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在整体的设备投资规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请问接下来将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推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设备更新?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单忠德: 谢谢您的提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工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的独特优势更加明显,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有利于提升先进产能比重,既利当前,又利长远。2023年,全国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社会设备投资的70%以上,设备更新空间大、潜力足。         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联合六部门印发了《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将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以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升级为重点,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到2027年,力争实现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下一步,将聚焦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等重点行业,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全面推动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一是实施先进设备更新行动。 针对工业母机、农机、工程机械等行业,加快服役10年以上老旧机床等落后低效设备更新替代;针对航空、光伏、动力电池等行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更新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围绕研发设计、中试验证、检验检测等薄弱环节,更新升级一批试验检测设备。 二是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 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点,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等智能制造装备,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千兆光网、算力中心等规模化部署。 三是实施绿色装备推广行动。 推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环节,应用推广节能、节水、环保等绿色装备;推动电机、变压器、锅炉、泵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换代;加大工业固废处理设备设施更新升级。 四是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 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安全装备,加快推动石化化工老旧装置综合技改、推动民爆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机器人替人”,加强安全应急、消防等领域装备升级改造与配备配置。         同时,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落实中央投资、税收优惠、专项再贷款等支持政策,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标准引领、加强要素保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落实见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基础。           总台央视记者:目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热度持续攀升,请问在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工信部有哪些考虑?谢谢。         单忠德: 谢谢您的提问。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字化转型。“点”上就是打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标杆,包括量大面广的中小型企业,“线”上就是推进重点产业链数字化协同改造,“面”上是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园区数字化提升,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力争到202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以上,特别是要推动工业大省大市和重点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主要有三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推广应用一批智能制造装备。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规模已经达到3.2万亿元以上,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经达到了每万名工人392台。下一步,我们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普及应用和更新升级,推广应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机器人、智能物流、传感检测、仪器仪表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开发应用针对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快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工业软件和工业控制系统一体化更新。         二是持续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经建设5G基站338万个,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5G+工业互联网”应用覆盖了41个工业大类。后续,将进一步加大工业互联网、5G、千兆光网等规模化部署,鼓励工业企业内网外网改造。构建工业基础算力资源和应用能力融合体系,加快部署工业边缘数据中心,推动“云边端”算力协同发展。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在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智算中心。特别是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工业园区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是加快建设一批智能工厂。 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带动了各地建设万余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在石化、印染、家电等行业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示范企业。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把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典型场景,带动更多行业推广应用。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全流程数字化链接,提升柔性化制造、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生产、科学化管理,打造更多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发挥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作用,更好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总之,通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赋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碳四改造升级项目启动!》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5-07-15
    • 7月8日,山东联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碳四产业一体化改造升级项目报批公示。 项目名称:山东联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碳四产业一体化改造升级项目; 项目位置:滨州市阳信化工产业园山东联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 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分二期建设实施,一期项目工程主要对6万吨/年MTBE装置进行全面升级与设备更新改造。通过建设4万吨/年MTBE原料预处理单元,优化原料配置,使其与既有装置形成高效协同的联合生产体系,以生产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高烯烃碳四产品; 二期项目工程对3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等核心生产设施实施全方位升级与改造,推动其高价值化转型。改造后,将形成年产能达到2万吨的高效、先进丁烯-1生产线,包括:深度醚化单元、选择加氢单元及丁烯-1分离单元。本项目依托原有的公用辅助设施及公司现有设施,以满足项目需求,不新增用地,且安全生产条件符合相关要求。 项目投资:19292.22万元 现联化公司气分装置、MTBE原料及产品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综合效益基本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7月以来,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拟利旧原有气分装置,进行必要的改造,达到生产丁烯-1产品的目的,盘活现有闲置资产,增加公司收益。 山东联化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阳公司”)2006年5月落户阳信经济开发区,注册资本金6亿元,占地面积1700余亩,现有员工800余人。公司深耕石油化工行业十余年,成功培育了石油化工上下游产业链,并不断向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延伸,目前主要产品有针状焦、聚苯硫醚、MTBE、异辛烷、硫酸等。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00多亿元,累计上缴税金48亿元,总资产46亿元,逐渐成长为当地工业经济的骨干企业、化工行业的引擎企业、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