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营养不良儿童微生物定向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糖》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14
  • 2023年12月13日,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ioactive glycans in a microbiome-directed food for children with malnutrition的文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出生后肠道微生物群的发育受到干扰,导致儿童营养不良。

    该研究分析来自微生物组指导的补充食品(MDCF-2)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生物样本,与12-18个月大的孟加拉国中度急性营养不良儿童中热量更高的常规即食补充食品相比,其产生更高的体重增加率。研究人员从试验参与者的粪便微生物组中重建了1,000个细菌基因组(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 ,鉴定了其中丰度与脑桥生长(体重-长度 Z 评分(WLZ)的变化正相关的75个 MAG) ,表征 MAG 基因表达的变化作为处理类型和 WLZ 应答的函数,并定量 MDCF-2和粪便中的碳水化合物结构。

    结果表明,与 WLZ 呈正相关的两个 Prevotella copri MAGs 是 MDCF-2诱导的涉及利用 MDCF-2组分聚糖的代谢途径的表达的主要贡献者。由其多糖利用基因座表达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预测特异性与孟加拉 P. copri 菌株的体外生长相关,在含有代表 MDCF-2的不同纯化聚糖的确定培养基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多糖利用基因座和这些 MAG 的基因组保守性,和试验参与者中粪便碳水化合物结构的水平。这些协会表明,鉴定由生长相关细菌分类群代谢的 MDCF 中的生物活性聚糖结构将有助于指导有关其在急性营养不良儿童中的使用的建议,并能够开发其他制剂。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38-3
相关报告
  • 《PNAS:肠道微生物紊乱导致青少年慢性营养不良》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8-25
    • 慢性营养不良,往往伴随着小肠组织的炎症。五岁以下的儿童容易受到上述疾病的困扰,这也是低收入国家儿童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法国巴斯的研究所的研究者们揭示了慢性营养不良的内在机制,并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们第一次揭示了慢性营养不良儿童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了紊乱,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PNAS》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们采集了来自非洲国家地区的400名儿童的粪便样本以及十二指肠液样本,这些儿童中有一部分存在慢性营养不良症状。通过微生物组学以及宏基因组的分析,作者对两组样本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进行了深入了解。 “我们一开始认为慢性营养不良儿童样本中会有较多的肠道致病菌,例如弯曲菌、志贺氏菌以及沙门氏菌等”,作者们说道:“但令我们意外的是出现了口咽菌数量的增多现象”。 口咽菌中的部分细菌具有炎性特征,有几率会从口咽部向胃肠道迁移。由于这一研究的样本来自于不同地区,因此这一现象排除了饮食习惯、环境以及地理因素的干扰。 肠道中微生物种群分布的差异以及其与慢性营养不良症状之间的关系目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知道受到慢性营养不良症状影响的儿童往往口腔卫生情况较差,同时收到了反复性地感冒的影响。这也许导致了致病菌从口咽部向肠道的迁移”。
  • 《儿童与高危人群的食品微生物安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4-19
    • Young children, the elderly and other vulnerable people are more susceptible to food poisoning than the rest of the population. Here we outline who are the vulnerable groups and the precaution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cluding what are the most hazardous foods?; why are they hazardous?; other foods where caution is needed; buying safe food; preparing food safely cooking food safely hygiene special advice to children *special advice to pregnant w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