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最畅销的10款风湿病学药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7-08
  • 风湿病(rheumatism)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

    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现代风湿病包括10大类疾病200多个病种:(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2)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3)骨关节炎;(4)感染所致风湿性综合征;(5)伴有风湿性疾病的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6)肿瘤引起的骨关节病变;(7)神经血管疾病;(8)伴有骨及软骨病变的风湿病;(9)关节外风湿病;(10)与风湿病相关的其他关节表现的疾病。

    目前,风湿病学是继肿瘤学之后市场规模第二大的治疗领域。根据生命科学商业情报公司EvaluatePharma在6月份发布的报告《World Preview 2018,Outlook to 2024》,全球风湿病学市场在2017年的规模为557亿美元,在未来8年,该市场将基本保持平稳,2024年规模为567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仅为0.2%。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物仿制药对数个超级重磅生物制剂的不断侵蚀以及JAK抑制剂的逐渐崛起。

    报告还指出,JAK抑制剂的持续市场渗透将改变风湿病学领域的治疗格局,该类药物在2024年将占到整个市场规模的24%。目前,辉瑞的Xeljanz主导JAK市场。不过,EvaluatePharma预测,在2024年,艾伯维的JAK1抑制剂upadacitinib将成为该类别中最畅销的产品,销售额将达到25.7亿美元,礼来的JAK1/2抑制剂Olumiant和吉利德的JAK1抑制剂filgotinib在2024年的销售额也将分别达到15亿、14亿美元。另外,随着多个JAK抑制剂陆续进场,该类药物将呈现出类似于TNF抑制剂类的局面,竞争将集中体现在展现差异化特征以及确保优先采用。

    近日,著名医药咨询公司Igeahub发布《2018年全球最畅销的10款风湿病学药物》,来自艾伯维的旗舰产品修美乐(Humira)仍然高居榜首,2017年销售额高达184.3亿美元。EvaluatePharma还预测,尽管受到生物仿制药的竞争,Humira在2024年仍将是全球最畅销的风湿病学药物,销售额仍将高达152.33亿美元。

    以下是榜单中每个药物的销售情况。相关数据来源于SEC文件、公司网站和年度报告。

    1、Humira

    Humira是全球首个人抗TNF-α单克隆抗体,通过中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发挥作用。TNF-α是一种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中发挥中心作用的蛋白质。该药已获批多达10种适应症,主要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美国,Humira核心专利已在2016年到期,在欧洲将于2018年到期。

    该药由艾伯维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184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4.6%。

    2、Rituxan

    Rituxan是一种人鼠嵌合单抗,能与异常B淋巴细胞上的CD20抗原结合,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该药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同时也获批多个肿瘤适应症。

    该药由罗氏和百健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81.1亿美元,较上一年度下降5.47%。该药核心专利已于2015年到期,导致销售额大幅下滑,主要是欧洲市场仿制药竞争所致。

    3、Enbrel

    Enbrel是一种由人p75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G1的Fc端连接组成的二聚体融合蛋白。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等。

    该药由安进和辉瑞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79.8亿美元,较上一年度下降10.03%。随着仿制药竞争,Enbrel的销售一直呈现下滑。

    4、Remicade

    Remicade是一种人-鼠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可与TNFα的可溶形式和透膜形式以高亲和力结合,抑制TNFα与受体结合,从而使TNF失去物活性。该药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药由强生和默沙东销售,在2017年全球销售额为71.6亿美元,较上一年度下降8.55%。自2015年2月以来,随着欧洲主要市场及其他地区专利陆续到期,该药销售额已大幅下滑。

    5、Stelara

    Stelara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靶向白细胞介素12(IL-12)和白细胞介素23(IL-23),阻止其与细胞表面的受体IL-12 β1相结合,来抑制这2种前炎性细胞因子。该药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药由强生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40.1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4.14%。Stelara用于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在过去2年,该药的销售表现出持续增长,主要是由于美国市场药品定价的上调和市场销售容量增加以及全球新兴医药市场的产品扩张。

    6、Simponi

    Simponi是一种皮下注射剂型全人源化抗TNF-α单抗药物,靶向并中和可溶性和跨膜活性形式TNF-α,抑制TNF的生物活性。该药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该药由强生、默沙东、田边三菱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28.9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84%。

    7、Orencia

    Orencia是一种选择性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通过与抗原递呈细胞上的CD80和CD86结合进而阻断2者与T细胞上的CD28的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的激活。激活的T-细胞被认为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该药已获批多种适应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关节炎等。

    该药由百时美施贵宝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24.8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9.25%。

    8、Cosentyx

    Cosentyx是一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性靶向阻断循环性IL-17A的活性,降低免疫系统的活动并改善疾病症状。该药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

    该药由诺华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20.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3.18%。

    9、Actemra

    Actemra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可静脉滴注给药和皮下注射给药的人源化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单克隆抗体,已获批多个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药由罗氏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20.7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3.11%。

    10、Cimzia

    Cimzia是唯一的一种无Fc结构域、聚乙二醇化修饰的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药物,对人TNF-α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能够选择性中和TNF-α的病理生理学作用。该药已获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Cimzia美国和欧洲标签更新,成为首个可用于怀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患者的抗TNF疗法。

    该药由优时比销售,在2017年的全球销售额为17.4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75%。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4546.html
相关报告
  • 《全球10大畅销风湿类药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7-13
    • 目前,风湿病是全球制药企业涉足较大的疾病领域之一,因此针对其治疗的药物销量并不逊色居于畅销榜第一的肿瘤药。据统计,2017年全球10种最畅销的风湿病药物(详见下图)的总收入接近570亿美元。 TOP1 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荣登2017年风湿药物畅销榜第一的属艾伯维旗下的典型产品阿达木单抗,该药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可用于治疗类风湿样关节炎(RA)、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银屑病关节炎(PsA)、强直性脊柱炎(AS)、克罗恩氏病(CD)等相关适应症。阿达木单抗的美国专利于2016年到期,欧洲专利也将于今年到期。 阿达木单抗在2017年的销售金额高达18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60%。 阿达木单抗在2009年6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临床,且于2010年8月,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一度处于“垄断”地位。但随着中国生物药企业的研发实力不断更迭,目前已有通化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2月获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批件,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获得阿达木单抗注射液的新药临床批件。若三家企业生产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可以成功在国内上市,将有望打破阿达木单抗依赖进口的僵局。 TOP2 利妥昔单抗(美罗华) 利妥昔单抗为罗氏的重磅药之一,是一种指向CD20溶细胞抗体适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类风湿样关节炎(RA)与甲氨蝶呤联用对一种或更多TNF拮抗剂治疗反应不佳的有中度至严重获得性RA成年患者、Wegener氏肉芽肿(WG)和显微镜性多发性血管炎(MPA)等症。 利妥昔单抗在2017年销量达81.1亿美元,同比减少5.47%,略有下滑的趋势。 利妥昔单抗在2002年12月进入中国,之后的十年,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一家独大,占据CLL、RA的大部分用药市场。近两年,生物创新药市场需求的剧增激发了大批企业的研发热情。国内已有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获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的临床批件,进度较快的为上海复宏汉霖,去年12月该公司的利妥昔单抗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且于同月申报上市。此外,为了减轻患者负担,利妥昔单抗还在2017年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TOP3 依那西普 依那西普由惠氏(辉瑞子公司)和安进联合开发,于1998年11月2日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用于治疗类风湿样关节炎(RA)、年龄2岁或以上多关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银屑病关节炎(PsA)、强直性脊柱炎(AS)、斑块性银屑病(PsO)等疾病。 依那西普在2017年的销售额达79.8亿美元,低于2016年10个百分点。 依那西普在2010年2月26日进入中国市场,由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国市场销售,商品名为Enbrel?。2017年12月13日,辉瑞的依那西普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此外,据药智数据,目前国内药企均无进行依那西普的相关申报记录。但值得提及的是,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两地已将此款进口药纳入医保乙类药品(2017年版)。 TOP4 英夫利西单抗 英夫利西单抗由杨森(强生的子公司)研发,主要用于治疗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样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斑块性银屑病等疾病。它于1998年8月24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由杨森、默克和田辺三菱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共同销售,商品名为Remicade。 英夫利西单抗在2017年销量达到71.6亿美元,同比下降8.55%。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于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各地挂网价范围均在5100-6000元),强生是该药唯一的产、销企业。此外,英夫利西单抗在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随后,甘肃省及西藏自治区将其纳入乙类医保药品(2017年版)。 TOP5 乌司奴单抗 乌司奴单抗是由美国强生研发和销售,作为银屑病的经典标准用药。该药是一种人类白介素-12和-23拮抗剂用于治疗中度至严重斑块银屑病(Ps)(光治疗或全身治疗备选者)、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PsA)的成年患者(18岁或以上)。且为强生的主要产品之一,每年创收约上亿美元,且逐年剧增。 乌司奴单抗在2017年为强生带来40.1亿美元的收益,首次突破40亿美元,同比增长24.14%。 强生的乌司奴单抗注射液在2017年11月已获得进口注册证。国内药企暂无任何申报记录,强生享有“独家专利”。 TOP6 戈利木单抗 戈利木单抗最早是强生与先灵葆雅联合研发的一款药物,于2013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治疗。而在此之前,杨森制药将戈利木单抗作为风湿性关节病的治疗药引进日本,并在2006年8月与田边三菱制药公司缔结共同生产、销售的合作。因此,戈利木单抗的盈利由三家企业瓜分(强生、田边三菱制药份额占比最多,默克次之)。而默克制药能分得一杯羹,主要得利于2009年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先灵葆雅,同时收获了先灵葆雅与强生联合研发的戈利木单抗(Golimumab)。 戈利木单抗2017年的销售额达28.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戈利木单抗于2018年1月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的批准,是中国首个获批的每月皮下注射一次的抗风湿生物制剂。 TOP7 阿巴西普 阿巴西普是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发的生物药之一,已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上市。该药是一种选择性T细胞共刺激调节剂,主要用于1种或多种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如甲氨蝶呤、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治疗但应答不足的中、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成年患者。 阿巴西普是百时美施贵宝的热销产品之一,2017年创收24.8亿美元,同比增长9.25%。 2013年7月,百时美施贵宝和先声药业联合宣布,双方将在中国携手研发上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制剂阿巴西普,并且先声药业将负责阿巴西普针剂在中国的审批及审批前的研发事务。一旦阿巴西普成功获批,双方共同分享其市场收益。据药智数据,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的阿巴西普在2015年11月已获临床批准。 TOP8 苏金单抗 苏金单抗最早是由诺华公司出品开发,并于2015年1月在美国获批上市,随后相继进入瑞士、加拿大、英国、欧盟、日本、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印度等国的银屑病用药市场。该药是一种人白介素-IL-17A拮抗剂,适用为全身治疗或光治疗备选者的中度至严重斑块性银屑病成年对治疗。 苏金单抗在2017年为诺华公司创造20.7亿美元,同比增长83.18%,为此次风湿药畅销实力榜中增速最快的,也是诺华公司独有的产品之一。本品在国内暂无临床或上市等申报记录。 TOP9 托珠单抗 托珠单抗主要用于使用抗风湿药物(DMARDs)期间,而应答不足的中到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成年患者。由于临床适应症的新拓展,该药在2017年8月成为首个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CAR-T疗法引起的严重或致命的细胞因子突释综合征(CRS)的药物。 托珠单抗在2017年销售额达2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1%。 2013年3月,托珠单抗在中国获批第一个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RA),用于治疗应答不佳的中重度活动型,主要用于成年患者。2016年11月托珠单抗得到sJIA适应症(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最严重的一种亚型,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获批。而这两个适应症使其拥有风湿病领域的绝对优势。 TOP10 赛妥珠单抗 赛妥珠单抗由UCB公司研发,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TNF)阻断剂,适用于克罗恩病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的有中度至严重活动性疾病的成年患者中,旨在减轻体征和症状、维持临床反应;治疗有中度至严重活动性类风湿样关节炎的成年患者;治疗有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成年患者。该药在2008年获FDA批准用于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 赛妥珠单抗在2017年销量大17.40亿美元,同比增长8.75%,其最大的受益者为优时比公司(比利时的一家跨国生物制药企业)。现目前,本品在国内无临床或上市的申报记录。
  • 《羟氯喹作为COVID-19潜在治疗物带来的需求刺激使得风湿病科面临挑战》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4-15
    • 4月1日,The Lancet Rheumatology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Excitement around hydroxychloroquine for treating COVID-19 causes challenges for rheumatology”的新闻报道。该文章报道称,羟氯喹作为COVID-19的潜在新疗法令人兴奋,但这也给患有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者带来了麻烦,因为他们通常使用这种药物来控制症状。文章称,柏林Charité大学医院风湿病学Thomas Dörner指出,自1940年代以来,抗疟疾药物氯喹及其更安全的衍生物羟氯喹已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欧洲约有三分之二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羟氯喹来缓解症状。 该文章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药物作为一种潜在的抗病毒剂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目前可作为COVID-19的一种潜在治疗方法。该文章指出,中国的报道发现,氯喹在体外可以抑制SARS-CoV-2,并且在治疗人类COVID-19方面显示明显的功效;法国的一项小型非随机试验也发现羟氯喹是一种有前途的潜在治疗方法。该文章报道称,这一发现促使包括美国特朗普总统在内的许多人将羟氯喹视为COVID-19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将羟氯喹指定用于治疗COVID-19的标签外同情药物,世卫组织将该药物添加到其大型全球SOLIDARITY试验中以测试多种可能的治疗方法。但是病毒学家和传染病专家警告说,这种兴奋还为时过早。 该文章对一些专家的观点进行了报道。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病毒学家和传染病医生Douglas Richman指出,羟氯喹是否能在体内起作用未被证实,且在针对包括流感在内的多种病毒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它根本不起作用,他认为冠状病毒也会出现这种情况。Richman指出,羟氯喹作为一种可能的抗病毒药,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会降低核内体的酸性,这可能会阻止核内体将病毒释放到细胞质中。部分专家指出羟氯喹已显示出对许多病毒的体外活性,但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尚未成功。 该文章指出,尽管缺乏有力的证据,有些人已经尝试用该药进行自我治疗,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不仔细控制剂量,羟氯喹会产生危险的副作用,尼日利亚和美国已经报道了氯喹中毒的病例。 该文章报道称,美国狼疮基金会呼吁药物生产商增加羟氯喹的生产,以确保需要药物治疗的狼疮患者有充足的药物,基金会指出该药对许多狼疮患者而言别无他选。 该文章报道称,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医生David Boulware支持继续该药物的临床试验,他正在进行一项试验,以研究羟氯喹是否可以有效地的进行暴露后预防而避免发展为疾病以及防止疾病恶化以避免入院。该试验(NCT04308668)已经招募了大约25%的受试者,初步结果预计在3-4周内。此外尽管Richman对羟氯喹的功效持怀疑态度,但他全支持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羟氯喹是否是治疗COVID-19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