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0年气候变化可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尽管在某些物种的衰减机理方面已完成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但哪种气候变化会导致物种灭绝以及有多少物种可能会灭绝仍不明确。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人员于2020年2月10日发表在PNAS的一项研究确定了与人为气候变化引起的局部大灭绝相关的特定气候因素。研究人员对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538种动植物物种进行长期跟踪调查,发现在过去10年中,538种物种的44%的物种已经在一个或多个地点灭绝。此外研究表明,灭绝发生在年平均温度变化较小但年度最高温度升高较快的地方。该研究还评估了未来物种灭绝的程度,根据物种过去的扩散速度,如果仅考虑扩散,估计这538个物种中有许多(57%~70%)可能面临灭绝,但生态位转移似乎在避免物种灭绝方面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果同时考虑扩散和生态位转移,预测到2070年,这538个物种中只有16%~30%可能面临灭绝。总体而言,研究结果表明最高温度对于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位转移对于其生存至关重要,该研究有助于确定导致灭绝的具体气候变化以及可能有助于物种生存的过程。
宋琪 编译自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02/04/1913007117
原文标题:Recent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reveal the drivers of species extinction and surv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