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公司发布《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分析报告》》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与量子信息
  • 发布时间:2025-03-25
  • 据官网2月4日报道,德勤(deloitte)公司发布《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分析报告》[1]。报告指出,半导体产业在2024年表现强劲,预计增长率达19%、销售额将达到6270亿美元(超过预期)。预计2025年销售额将达到历史新高6970亿美元,稳步迈向2030年1万亿美元销售额的理想目标。

    一、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四大分析预测

    1. 生成式AI芯片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企业边缘计算和物联网领域广泛应用

    用于大型云数据中心的AI训练和推理芯片的成本通常高达数万美元。在2024年和2025年,这些芯片或其轻量级版本在企业边缘计算、电脑、智能手机以及物联网相关设备中得到应用。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芯片被用于生成式AI或传统AI(机器学习)或两者结合,而且两者结合应用的情况越来越多。

    2. 芯片设计更注重“左移”,需要加强行业合作

    德勤公司已在2023年预测,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半导体工程师的有力助手,帮助完成极其复杂的芯片设计过程以及改进和优化PPA(功率、性能和面积)的方法。截至2024年,第一代AI已经实现了通过快速迭代增强现有设计,并在更短时间内发现全新设计。到2025年,芯片设计可能会更加“左移”——一种芯片设计和开发方法,其中测试、验证和确认在芯片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早期进行,其优化策略可以从简单的PPA指标发展到系统级指标(如:算效比FLOPS/W)。先进的AI能力(图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结合可能会继续帮助设计出更节能的芯片。特定领域和专用芯片设计预计将继续比通用芯片需求旺盛,因为一些行业(如汽车)和某些人工智能工作负载需要定制的芯片设计方法。

    3. 半导体产业的人才挑战进一步加剧

    在2023年的半导体产业展望分析中,德勤公司估计半导体产业到2030年需要增加100万名技术工人,即每年增加10万多名。两年后,这一预测不仅成立,而且预计2025年的人才挑战将进一步加剧。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来满足半导体产业的劳动力需求。

    从核心工程到芯片设计和制造、运营和维护,AI可能有助于缓解一些工程人才短缺,但技能差距迫在眉睫。到2025年,吸引和留住半导体产业人才可能仍然是许多组织面临的挑战,其中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劳动力老龄化,这在美国甚至欧洲更为突出。再加上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和供应链脆弱性,全球人才供应明显面临压力。

    随着美国和欧洲的制造、组装和测试的在岸和回流,芯片公司和代工厂在2025年从当地招聘更多人才时可能会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友岸”(与盟国的公司合作)可以为供应链提供稳定性和韧性,特别是对美国和欧盟而言。但这也需要寻找合适的技能,以帮助满足马来西亚、印度、日本和波兰等国的新产能和人才需求。

    4. 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建立有弹性的供应链

    在2024年半导体产业展望分析中,德勤公司已经深入探讨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半导体供应链在2024年运行良好,目前没有理由相信2025年供应链韧性会降低,但与往常一样,风险仍然存在。鉴于生成式AI芯片在2025年及将来的重要性(销售额占比有望高达半导体产业的50%)以及尖端芯片所需的处理器、内存和封装的较高集中度,生成式AI芯片产业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尽管由于各种芯片法案,生成式AI芯片产业在地理上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集中,而且在岸、回流、近岸和友邻等举措仍处于早期阶段,该产业至少在未来一两年内仍然非常脆弱。

    二、未来展望

    1. 目前生成式AI半导体的投资与盈利模式不匹配,存在投资过热的风险。2025年,市场仍然认为“投资不足的风险大于投资过度的风险”。如果这种态度发生转变,对生成式AI芯片的需求可能会低于预期。

    2. 敏捷芯片型初创公司的竞争可能会加剧,对更广泛的半导体行业的现有企业构成挑战。2024年2-4季度,AI芯片初创公司在全球累计获得了76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几家初创公司提供专业解决方案,包括基于RISC-V的定制应用程序、芯粒、大模型推理芯片、光子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设备。

    3. 随着美国和其他主要市场的利率可能进一步下降,有利的信贷环境可能会促进芯片企业的并购。芯片企业的并购情况已在2024年有所上升。AI芯片和其他类型芯片这两类芯片市场更可能经历并购和整合,特别具有关键知识产权(IP)的公司如果无法跟上市场步伐,可能成为收购目标。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可能更严格的监管和贸易冲突可能会抑制交易环境。

    4. 随着地缘政治挑战席卷全球,芯片公司应该为进一步的供应链中断做好准备。传统的渠道合作伙伴模式和盟友关系可能会被颠覆,即使“本土化生产”、“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业务已经获得了发展势头。长期的地区冲突和战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重要物资和库存的流动。所有这些都可能扰乱半导体公司的需求规划,需要其能更加敏捷地适应供应链、采购合同以及定价条款。

    5. 资本支出和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由AI和生产高度先进的AI芯片所需的先进晶圆驱动的。然而,汽车、工业和消费领域的晶圆需求持续低迷,而手机和其他消费品的需求有所上升。到2025年和2026年,即使总收入和资本支出继续呈上升趋势(至少从未来9-12个月来看),但AI相关支出的下降和零部件短缺都可能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不利影响。






    [1] https://www2.deloitte.com/us/en/insights/industry/technology/technology-media-telecom-outlooks/semiconductor-industry-outlook.html



  • 原文来源:https://www2.deloitte.com/us/en/insights/industry/technology/technology-media-telecom-outlooks/semiconductor-industry-outlook.html
相关报告
  • 《IDC发布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八大预测》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3-12-25
    •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研究显示,随着全球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需求爆发式提升,加上智能手机(Smartphone)、个人电脑(Notebook & PC)、服务器(Server)、汽车(Automotive)等市场需求回稳,半导体产业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浪潮。   分析师观点   IDC高级研究经理曾冠玮表示,半导体产品涵盖逻辑芯片、类比芯片、微元件与存储器等,存储器原厂通过严控供给产出从而提高价格,另外AI 整合到所有应用的需求中,将驱动2024年整体半导体销售市场复苏,而半导体供应链包括设计、制造、封测等产业,也即将挥别低迷的2023年。   IDC FutureScape 2024研究重点将关注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改变全球业务生态系统的外部驱动因素,以及技术和IT团队在定义、构建和管理在数字优先时代蓬勃发展所需的技术时将面临的问题。   IDC对2024年半导体市场将有以下八大预测 预测一:2024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将复苏,年增长率达20 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供应链去库存化进程持续,虽然2023下半年已见到零星短单和急单,但仍难以逆转上半年年增长率下降20%的表现。IDC预计,2023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年增长率将下降12%。记忆体在历经2023年近四成的市场衰退后,原厂减产效应发酵推升产品价格,加上高价的HBM渗透率提高,预计将推动2024年市场增长。伴随着终端需求逐步回温,AI芯片供不应求,IDC预计,2024年半导体销售市场将重回增长趋势,年增长率将达20%。 预测二: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 Infotainment(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驱动车用半导体市场发展 虽然整车市场增长有限,但汽车智能化与电动化趋势明确,成为未来半导体市场重要驱动力。其中 ADAS在汽车半导体中占比最高,预计至2027年ADAS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9.8%,占该年度车用半导体市场的30%。Infotainment在汽车半导体中的占比次之,在汽车智能化与联网化驱动下,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4.6%,占比将达20%。总体来说,越来越多的汽车电子将依赖于芯片,这将是对半导体市场长期而稳健的需求。 预测三:半导体 AI应用从资料中心扩散到个人设备 AI在资料中心对运算力和数据处理的高要求以及支援复杂机器学习演算法和大数据分析需求下大放异彩。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IDC预计2024开始将有越来越多的AI功能被整合到个人设备中,AI智能型手机、AI PC、AI可穿戴设备将逐步成为可开拓市场。预期个人设备在AI导入后将有更多创新的应用,这将大大刺激对半导体的需求。 预测四:IC设计去库存化逐渐告终,预计2024年亚太市场年增长率将提升至14% 亚太IC设计厂商的产品广泛多样,应用范畴遍布全球,虽然因为去库存化进程漫长,在2023年的营运表现较为平淡,但各厂商在多重压力的影响下仍显韧性,积极探索创新和突破的途径,在智能型手机应用持续深耕之外,纷纷投入AI与汽车应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全球个人设备市场在逐步复苏下将有新的增长机会,预计2024年整体市场年增长将达14%。 预测五:晶圆代工先进制程需求飞速增长 晶圆代工产业受到市场库存调整影响,2023年产能利用率大幅下滑,尤其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需求下滑较重,不过受部分消费电子需求回温与AI爆发需求提振,12英寸晶圆厂已于2023下半年逐步复苏,其中以先进制程的复苏最为明显。展望2024年,在台积电的领军、Samsung及Intel戮力发展、以及终端需求逐步回稳下,市场将持续升温,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晶圆代工产业将呈双位数增长。 预测六:国内产能扩张,成熟制程价格竞争加剧 在美国禁令的影响下,积极提高产能,为了维持其产能利用率,国内厂商持续推出优惠代工价,预计将对“非国产化”晶圆代工厂商带来压力。另外,2023下半年至2024上半年工控与车用芯片库存短期内有去化要求,而该领域芯片以成熟制程生产为大宗,均是不利于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厂商重掌议价权的因素。 预测七:2.5/3D封装市场爆发式增长,2023年至2028年CAGR将达22% 半导体芯片功能与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先进封装技术日益重要,透过先进封装与先进制程相辅相成,将继续推进摩尔定律(Moore’s Law)的边界,让半导体产业出现质的提升,而这将促使相关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5/3D封装市场2023年至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22%,是未来半导体封装测试市场中需高度关注的领域。 预测八:CoWoS供应链产能扩张双倍,推动AI芯片供给提升 AI浪潮带动服务器需求飙升,得益于台积电先进封装技术“CoWoS”。目前CoWoS供需缺口仍有20%,除了NVIDIA外,国际IC设计大厂也正持续增加订单。预计至2024下半年,台积电CoWoS产能将增加130% ,加上有更多厂商积极切入CoWoS供应链,预计将推动2024年AI芯片供给提升,成为AI芯片发展的重要助力点。
  • 《德勤咨询公司发布2025年的6大技术趋势》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4-12-23
    •   德勤咨询公司在其2024年12月13日发布的《Tech Trends 2025》报告中,为我们揭示了未来将对全球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技术趋势。在报告中介绍了六大关键技术趋势,包括空间计算、AI未来趋势、智能硬件、IT升级、量子计算、智能核心。 01 空间计算连接数字与物理的新革命(spatial computing takes center stage)   空间计算(spatial computing)正从技术边缘走向变革中心。它不只是实时模拟的应用,而是一种重塑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跨越医疗、制造到娱乐的多个领域。核心在于结合物理和数字世界,通过沉浸式环境让信息传递更加直观、高效。当前的工作环境充满专业壁垒,许多非技术领域的参与者难以解读复杂的CAD文件或物理数据,团队协作因此受限。而空间计算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通过3D可视化界面,让各部门快速获取关键信息。例如,供应链人员可以精准定位缺货零件,而营销团队则能轻松规划产品推广策略。   随着多模态AI的介入,空间计算进一步突破了数据孤岛的限制。AI能将图像、文本和空间数据整合到单一平台,为决策提供精准的上下文关联。然而,数据质量仍是基础——混乱数据只会放大错误,企业必须优先实现开放与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未来,AI将作为全新用户界面,配合空间计算支持更智能的决策和操作。自主智能代理将主动预测需求、优化供应链或生成业务报告,创作数字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02 AI的下一个时代从知识到执行的跃迁(what's next for AI?)   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阶段正在到来,而企业的关注点已从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广泛应用,转向更精细、更专业化的小型模型(SLMs)和代理型AI。 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一场工作和决策方式的革命。虽然LLMs在知识获取和生成任务上表现优异,但其通用性常常超出实际需求。未来的趋势是将任务分解,由多个小型模型协同完成,每个模型专注于特定场景,既能提升效率,又降低资源成本。例如,一个专注财务分析的模型无需与客户服务机器人使用同一模型,而是通过定制化的SLMs更精准地服务各自的需求。   此外,多模态AI的崛起标志着AI能力的进一步扩展。这种模型能够将文本、图像、音频和空间数据整合为多形式输出,为企业提供更灵活的应用场景,比如将营销材料自动翻译成多语言,或结合传感器数据与图像优化供应链管理。虽然这项技术尚处起步阶段,但未来18到24个月内,多模态AI预计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潜力。更令人期待的是液态神经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它们以更少的资源提供更高效、更透明的计算能力,为嵌入边缘设备和关键系统铺平了道路。这预示着未来的AI不仅在应用场景上多样化,其底层技术也将迎来颠覆性突破。 03 硬件的崛起从幕后支撑到引领AI革命(hardware is eating the world)   曾经我们说“软件吞噬世界”,而如今,硬件正成为推动AI革命的关键引擎,正在“吞噬世界”。在摩尔定律放缓的背景下,硬件资源的布局直接决定了AI技术的未来,尤其是在专用芯片领域。NVIDIA已崛起为全球科技焦点,其GPU已成为AI模型训练的核心支柱。预计2024年,仅用于生成式AI的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美元,到2027年可能增至4000亿美元,硬件正成为技术转型的核心资本。   从技术趋势看,硬件的进化正在重塑人机互动模式。AI正逐步融入从日常用品到医疗设备的每个角落。未来,当边缘计算与机器人技术结合时,硬件将赋予设备自我优化的能力,甚至在关键任务中展现“类人智慧”。面对硬件与AI的深度结合,企业需要制定清晰的战略。硬件升级的目标不应是“一刀切”,而是优先部署在能带来最大业务价值的领域,例如边缘设备或高性能数据中心。在未来18到24个月内,混合计算模式将成为常态,硬件与云端的结合将决定企业在AI时代的竞争力。硬件不再只是支撑技术发展的“幕后功臣”,它正走向舞台中央,成为技术与商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04 IT的角色重塑从数字转型灯塔到AI时代引领者(IT, amplifiedAI elevates the reach(and remit) of the tech function)   随着技术职能从支持数字化转型转向推动AI转型,IT正在迎来百年难得的变革契机。生成式AI的崛起,让软件工程全生命周期发生深刻改变,从代码编写到测试再到运维,AI全面提升了技术团队的效率与能力。这不仅使IT成为AI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也将其定位为企业未来创新的战略中枢。   技术职能的演变不仅仅关乎投资,更在于角色定位的转变。从“建设者”到“创新者”,IT领导者开始将重点从开发与维护转向协调与战略创新。未来的IT模式将更加精益且融合,与业务功能的协作更加紧密。技术领导者不再只是支持角色,而是战略制定者,直接与CEO对接,共同推动AI价值的实现。 05 量子计算重塑网络安全的关键窗口(the new mathsolving cryptography in an age of quantum)   量子计算的崛起为技术进步带来了无限可能,但也对现有加密系统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旦能够破解加密的量子计算机(CRQC)问世,现有的公钥加密体系将面临崩溃风险,影响到互联网通信、交易验证和身份认证等核心功能。然而,与其明确的威胁相对,量子计算的到来时间却充满不确定性,这让许多企业将其视为遥远的挑战,推迟采取行动。   当年Y2K问题通过明确的时间节点倒推行动得以化解,而量子威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其更加棘手。然而,对于企业而言,未雨绸缪是唯一的解决之道。量子计算的倒计时已经开始,现在正是采取主动行动、构建量子安全体系的最佳时机。 06 智能核心AI正在重塑核心现代化(the intelligence core AI changes everything for core modernization)   多年来,核心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一直是企业记录管理的“唯一真实来源”。AI正在彻底改变企业的核心系统和ERP的传统运作模式。过去,企业一直依赖这些核心系统作为唯一的记录和数据来源,但随着AI的快速发展,这一模式正面临根本性的挑战。AI不仅增强了现有的自动化功能,还能够深度学习企业的运营流程和业务逻辑,甚至自主执行任务,从而大幅提升效率和预测能力。企业不再仅仅依赖ERP系统获取信息,而是可以通过AI工具,随时随地得到所需答案,并且使业务流程更智能、更灵活。   AI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升级,它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和商业运作方式,企业领导者需要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AI的潜力,推动效率提升和收入增长。 (完整报告见“智库报告”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