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研究表明,微生物光合作用在稻田中起着潜在作用。但对排水稻田土壤碳自养固定者却知之甚少。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的观察研究所的学者进行了缩微研究,利用来自5个稻田的土壤样本确定环境因素和量化参与自养碳固定的关键功能微生物类群。
使用了稳定同位素探测与磷脂脂肪酸(PLFA)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微生物13CO2的固定量是通过13C富集的脂肪酸甲酯的定量测定并介于21.28至72.48纳克13C(克,干土)-1间,相应比率(标记磷脂脂肪酸-C:总磷脂脂肪酸-C)介于0.06-0.49%间。除了在pH值7.8的对应量,集成13CO2到磷脂脂肪酸的量随着土壤pH值增加显著增加。磷脂脂肪酸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或变形杆菌在固定13CO2中主导作用。相关性分析显示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固定之间的关联显著。研究人员提供的土壤无机碳固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规则下的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统计证据是自养固碳的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