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石化技术攻关日增尿素20多吨》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18
  • 3月10日,独山子石化塔里木石化分公司大化肥装置日产尿素首次稳定在2620吨以上,实现满负荷平稳运行。自年初对装置脱碳运行系统进行技术攻关以来,独石化每天增产尿素20多吨,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1月31日复产以来,受脱碳系统影响,大化肥装置未能实现满负荷运行,成为制约尿素产量的瓶颈。塔石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结合装置运行实际制定了近、中和长期三个阶段技术攻坚目标。同时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全力攻关制约大化肥装置满负荷平稳运行的脱碳系统工艺瓶颈。通过技术攻关,装置脱碳系统吸收塔出口二氧化碳含量较之前降低500ppm,不仅增加了原料气的产量,还为系统负荷提升奠定了基础。目前,大化肥装置已经达到了自2010年投产以来的最佳运行状态,每天液氨产量稳定在1550吨以上,尿素日产量也是自2017年以来首次实现稳定在2600吨以上。

相关报告
  • 《辽河油田攻关SAGD技术 培育出17口“百吨井”》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0-05-27
    • 5月中旬,随着杜84-馆平57井组日产量的上升,辽河SAGD第17口“百吨井”诞生。  从2012年开始,辽河油田对标国际SAGD先进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中深层稠油SAGD开发基础上,着手培育SAGD“百吨井”。8年来,辽河油田持续推进SAGD“121工程”(培育一批百吨井、一口200吨井、SAGD年产油达到100万吨),技术人员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先后攻克了油藏筛选、蒸汽腔调控、大泵举升等世界级难题,在提升SAGD开发强度的同时,有效防范了顶水下泄,一口口“百吨井”相继诞生。  面对超低油价,SAGD技术人员加大攻关力度,为油田“战严冬”出力。“馆平57井组是一个双水平井组,针对物性夹层影响蒸汽腔扩展问题,我们首次采用大斜度井辅助注汽技术,提高注汽井段与物性夹层的接触面积,蒸汽腔扩展范围增大,形成有效泄油通道,通过每天24小时不间断跟踪调控,实现了产量上百吨。”辽河开发事业部SAGD技术人员介绍说。  目前,“百吨井”产量占SAGD总产量的55%,操作成本不到油田平均水平三分之一,进一步拉低了平均成本。  20多年前,辽河油田从国外引进SAGD这项稠油热采技术,通过不断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目前已形成具有辽河特色的技术系列,实现了关键指标从“跟跑”到“领跑”。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攻关核心技术提升装置能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28
    • 截至7月27日,大庆石化公司9963个检修项目已完工9714项,完工率97.50%。化工一厂E1装置开车一次成功,产出合格乙烯。炼油厂120万吨/年连续重整等24套装置(单元)陆续开工。大庆石化通过“五年一大修”集中解决各类问题,持续提高装置的安全水平和创效能力。 挖掘潜力,释放装置产能,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大庆石化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投产后,可供乙烯裂解原料由每年210万吨增加到284万吨以上。上游“粮食”充足,下游“胃口”亟待打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集团公司关于炼化企业发展的要求,乙烯装置能效提升列为大庆石化重点技术攻关问题。 结合装置现状,大庆石化以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为原则,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对裂解一套装置和裂解二套装置进行能效提升。“扩大装置产能后,可以把更多的粮食都吃进肚子里,并充分消化吸收,优化裂解原料适配性,增产高效产品。”大庆石化化工一厂机动科科长张石说。 5月末,光伏发电工程合作项目正式在大庆石化启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工程合作项目,作为大庆石化和大庆油田中油电能首个合作开发的新能源项目,不仅将推动大庆石化新能源业务开发建设,也将进一步拓展双方未来合作的空间。 项目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建设光伏装机容量20兆瓦。项目预计年平均发电量3614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1041吨,减少烟尘、粉尘放量约11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396.4吨、二氧化硫约174吨、氮氧化物约83.8吨,发电量全部自消纳,预计年节约电费700万元。 作为中国石油6家石蜡生产企业之一,大庆石化润滑油石蜡生产装置加工能力为80万吨/年,尚余约40万吨/年优质蜡油,不能生产出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双高的石蜡产品。为充分利用石蜡原料资源,大庆石化改造石蜡生产系统,推动石蜡产品升级,计划新建50万吨/年酮苯脱蜡、35万吨/年石蜡加氢和5万/年吨石蜡成型,每年可增产约6万吨石蜡,同时具备10万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