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寨卡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研究获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5-09
  • 寨卡病毒是以埃及伊蚊等为媒介传播的黄热病毒,也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感染导致新生儿小颅畸形症以及格林-巴利综合症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受到了国际上的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寨卡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目前,临床上仍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正式上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执恒、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教授张复春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紧密合作,首次阐述抗寨卡病毒人源单克隆抗体的体内保护作用,其中单克隆抗体ZK2B10可高效地保护胎鼠免于寨卡病毒感染及小头症相关症状。

    2016年初,正值寨卡病毒在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爆发时期,许执恒带领的科研团队通过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团队合作,在国际上率先在体内证实寨卡病毒感染是导致新生儿小颅畸形的元凶(Li et al., (2016). Zika Virus Disrupts Neural Progenitor Development and Leads to Microcephaly in Mice. Cell Stem Cell 19(1): 120-126.)。随后,通过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合作,利用感染寨卡病毒的胎鼠小颅畸形动物模型及免疫缺陷成年鼠模型,首次阐述抗寨卡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体内保护作用与体外中和活性的正相关性,其中最为高效的人源单克隆抗体ZK2B10可在寨卡病毒感染前高效保护胎鼠免于寨卡病毒感染或在寨卡感染后有效清除病毒,防止胚胎死亡或流产、小头症及伴随的组织损伤(如神经元凋亡等)的发生。因此,具有高中和能力及体内保护作用的人源单克隆抗体ZK2B10,可作为有潜力的临床抗体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寨卡病毒感染。

    这一研究成果于5月1日在线发表于Cell Reports 杂志(DOI:10.1016/j.celrep.2018.04.005)。遗传发育所博士生李翠、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高菲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研究员庾蕾为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创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脑科学研究”科技专项计划、广东省科技厅专项规划和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的大力支持。

  • 原文来源:http://news.bioon.com/article/6721841.html
相关报告
  • 《通过体外定点抗体筛选分离多种形式的抗SARS-CoV-2人单克隆中和抗体》

    • 来源专题:新药创制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20-05-07
    • 中和抗体是急性致病性感染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目前,已鉴定出超过300万人感染SARS-CoV-2,但仍缺乏SARS-CoV-2特异性疫苗和中和抗体。 SARS-CoV-2通过其表面刺突糖蛋白的S1受体结合域(RBD)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相互作用,感染宿主细胞。因此,通过抗体阻断SARS-CoV-2-RBD和ACE2的相互作用将导致直接中和病毒的作用。该研究选择SARS-CoV-2-RBD的ACE2接口作为中和抗体筛选的靶向表位。通过噬菌体展示进行了定点筛选,最终获得了一种IgG抗体(4A3)和几种结构域抗体。其中,由于具有阻断SARS-CoV-2-RBD与ACE2阳性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已鉴定出4A3和三个域抗体(4A12、4D5和4A10)起中和抗体的作用。预测域抗体4A12具有对刺突同源三聚体上所有三个ACE2接口的最佳可达性。伪病毒和可靠的SARS-CoV-2中和试验表明,所有四种抗体都可以有效保护宿主细胞免受病毒感染。总体而言,通过定点抗体筛选分离了多种形式的SARS-CoV-2中和抗体,这可能是有希望的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候选药物。
  • 《美国Vir生物技术公司积极推进抗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研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陈大明
    • 发布时间:2020-03-21
    • 2020 年1 月22 日,Vir 生物技术公司(Vir Biotechnology)正在加紧研发并确定其公司先前鉴定的抗冠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是否可以结合并中和2019-nCoV 病毒。Vir 生物技术公司是一家进行临床阶段免疫研究的公司,致力于研究治疗和预防严重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方法。 据Vir 公司首席科学官介绍,该公司利用本公司的抗体平台研发了多个结合并中和如SARS 和MERS 等冠状病毒的多源全人类单克隆抗体库,可识别感染幸存者中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一些单克隆抗体能够中和人畜共患的冠状病毒,可能具有治疗和预防此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力。该公司正在积极研发针对本次病毒的新单克隆抗体的分离方法。 除了研发相关单克隆抗体外,该公司的科学家还计划应用基于CRISPR 的全基因组筛选技术(Vir 公司的先天免疫平台)来鉴定能够导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宿主受体,并允许采取其他方法来解决此次病毒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