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靶向性系统或能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更好的癌症药物运输系统》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8-06-12
  •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dvanced Materia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通过研究利用诸如转移性癌细胞等疾病细胞的独特机械特性,就能帮助改善药物疗法运输,从而更好地靶向作用疾病细胞来治疗相关疾病。

    目前全球很多实验室都在开发基于纳米颗粒的药物运输系统来选择性靶向作用肿瘤组织,而这依赖于一种锁钥系统,即纳米颗粒表面的蛋白“钥匙”能够进入到癌细胞表面高水平表达蛋白的“锁”中,随后细胞膜就会将纳米颗粒包裹起来并且吸收掉,如果足够的纳米颗粒和其药物“货物”被摄入的话,癌细胞就会死亡。

    研究者Sulin Zhang表示,锁钥之间的粘合力是驱动纳米颗粒进入癌细胞的关键;而无论何时,只要产生一个驱动力,就会出现相应的阻力;这种驱动力具有一定的生物化学特性,即蛋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阻力就是细胞膜包裹纳米颗粒所需要的机械能成本,截止到目前为止,生物工程学家们仅考虑到了驱动力,并且设计出了能优化化学反应的纳米颗粒,这种靶向策略称之为“化疗靶向作用”(chemotargeting),研究人员认为,他们还应该考虑细胞的机械特性,并且设计出纳米颗粒能够增强这种靶向作用,于是这就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靶向系统,即“机械靶向作用”(mechanotargeting)。

    这两种靶向系统是互补的,你可以将两种系统结合起来,实现基于纳米颗粒的诊疗目的,实际上,靶向作用的效率需要驱动力和阻力之间的巧妙平衡过程,比如,如果纳米颗粒表面有过多的“钥匙”的话,尽管这些钥匙技能与正常细胞上不匹配的“锁”发生微弱的相互作用,这些微弱的脱靶效应也会为纳米颗粒提供足够的粘合能量来促进其渗透入细胞膜,并且杀灭健康细胞。

    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粘合能量不够高的话,纳米颗粒就不会进入到细胞内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表了对生长在可变硬度的水凝胶上癌细胞的实验结果。当位于较软的水凝胶上时,细胞就会保持粘性,并会经历几乎恒定的压力,从而就能限制对纳米颗粒的吸收,但当位于较硬的水凝胶上时,细胞就会具有转移性,并且会形成三维形状,为纳米颗粒提供更多的表面区域进入,而且会变得压力特性较小;在这种情况下,细胞摄入纳米颗粒的数量就是良性细胞的5倍。

    最后研究者Zhang说道,这种纳米颗粒具有一定的荧光特性,因此我们就能通过荧光强度的大小来计算进入到细胞中的纳米颗粒的水平,而且我们还发现,恶性细胞的荧光强度要高于良性细胞5倍,这就证实了我们所开发的“机械靶向系统”能正常发挥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1707464
相关报告
  • 《Cell重磅!美国科学家开发出通用型CART系统治疗癌症》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02
    • 近日,来自MIT和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了一种通用型CAR T细胞系统,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上 ,文章题目为“Universal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 for Multiplexed and Logical Control of T Cell Responses”。 该研究亮点如下: 1、开发了一种分离的、通用、可编程式(split, universal, and programmable,SUPRA)CAR 系统用于T细胞治疗; 2、SUPRA CAR可以很好地调控T细胞激活程度以消除毒性; 3、SUPRA CAR可感知多种抗原并做出响应以对抗癌症复发; 4、SUPRA CAR可以诱导控制细胞类型特异性的信号。 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s)的T细胞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治疗性药物,有着完全治愈癌症的潜力。为了扩大CAR T系统治疗癌症的潜力,来自MIT的Wilson W. Wong教授及其同事开发了一种SUPRA CAR系统,同时包含了多方面的升级,例如在不对T细胞再次重编程的情况下切换靶标,T细胞激活程度完全可控,可感知多种抗原并做出逻辑性响应等。 这些特点可以用于对抗肿瘤复发,消除过度激活并增强CAR T细胞疗法的特异性。研究人员在两种肿瘤模型中对这种系统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该系统展现出了广泛的抗癌能力,因此在考虑将该系统进行人源化以降低免疫原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扩展出了一种正交的SUPRA CAR系统,可以独立调节不同的T细胞亚群,表明这是一种双重可诱导的CAR系统。 总体而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多种先进的逻辑和可控制的特点可疑整合到单一的综合系统SUPRA CARs中。研究人员希望这种CAR-T系统可以早期成为对抗癌症的一线药物,早日帮助癌症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 《Cancer Dis:科学家发现新靶点 有助开发癌症治疗新药》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健康研发动态监测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17-09-27
    • 最近,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靶向一种对肿瘤生长非常关键的酶能够帮助对抗癌症,该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抑制黑色素瘤、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生长的新药物。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Discovery上。 这个叫做PPT1的酶分子能够控制mTOR分子的活性和细胞自噬过程,而mTOR和自噬都对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有重要调节作用。美国FDA已经批准了许多靶向mTOR的药物用于癌症病人的治疗,但是靶向mTOR的药物通常会激活细胞自噬导致肿瘤对药物产生抵抗。 “我们在这项研究中了解到mTOR和自噬并非向之前研究报道的那样完全对立。它们实际上也是互补的,因为自噬能够为细胞提供营养成分,而mTOR则可以利用这些营养成分帮助癌细胞生长,不过当细胞不需要自噬过程提供营养的时候mTOR就会将其关闭。”文章作者Ravi K. Amaravadi教授这样表示。 研究人员找到一种叫做DQ661的药物能够有效靶向PPT1这个酶分子,同时阻断mTOR和细胞自噬,该研究表明通过这种方法靶向PPT1有望改善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DQ661实际上是抗疟疾药物quinacrine的二聚体形式,而据研究人员介绍,两个单体中间的连接物以及两个单体如何连接在一起对于药物的作用发挥至关重要,在这项研究中他们药物进行了特殊的化学处理使其能够特异性靶向溶酶体上的PPT1分子。 虽然临床前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对这种药物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使其更适合人类病人,他们将在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处: Vito W. Rebecca et al, A unified approach to targeting the lysosome's degradative and growth signaling roles., Cancer Discovery (2017). DOI: 10.1158/2159-8290.CD-17-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