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燃料研究获得突破》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7-06-12
  • 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创提出的全新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可将铀资源利用率由目前技术的“不到1%”提高到“超过95%”,处理后核废料量不到乏燃料的4%,放射寿命由数十万年缩短到约500年。为探索更高效、更安全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奠定了基础,有望使核裂变能成为近万年可持续、安全、清洁的战略能源。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徐瑚珊研究员表示,发展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核裂变能,是解决未来能源供应、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核裂变能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核燃料的利用效率和乏燃料的安全处理处置问题,这是国际核能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徐瑚珊说,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嬗变系统”,经过6年多的不懈努力和奋力攻关,该专项从零开始,突破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并部分引领国际发展。在认识到传统的ADS方案在经济性上缺乏竞争力且技术挑战巨大之后,该专项原创地提出了“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全新概念,并已通过大规模并行计算模拟研究证明了其原理上的可行性,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室模拟原理验证实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关报告
  • 《我国科研团队油菜高含油量育种获得重要突破》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4-05-22
    •     中新社陕西杨凌5月10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0日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育种团队已培养出含油量为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乃至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据了解,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团队从含油量在40%左右的油菜品种出发,采用目标性状定向选育、生态穿梭选育、小孢子培养与品质性状选择相结合的技术方法,进行大量组合筛选,不断聚合高油基因,历经多年科研努力,最终获得含油量达66%的特高油油菜种质资源。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研究室主任董育红表示,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乃至世界上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是油菜高含油量育种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意味着中国油菜高油育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特高油种质资源的创制,明显提升了油菜育种核心亲本的含油量,也意味着我们团队在高含油量育种方面的研究迈入了新阶段。”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介绍,特高油种质资源的创制及应用,对促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悉,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主要开展以油菜为主的农作物技术攻关及种质资源创新,遗传机理、育种技术、基因工程等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农产品品质及质量安全研究、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曾育成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油菜品种“秦油2号”。近年来,该中心已育成高油油菜品种10余个,“秦优1618”“秦优1718”“秦优797”等高油品种正在大面积推广应用。
  • 《我国太阳观测技术获得新突破设备配"眼镜"— —》

    • 来源专题:光电技术研究所所级服务
    • 编译者:feng22051010
    • 发布时间:2016-03-08
    • 作者:吴晓颖来源:新华社发布时间:2016/3/7 8:45:51 选择字号:小中大。 . 我国太阳观测技术获得新突破设备配"眼镜"。 . 新华社成都3月6日电 (记者吴晓颖) 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更清晰地看到整个太阳活动区? 中国科学家研发出地表层自适应光学 (地面层自适应光学,简称GLAO) 技术,这相当于给太阳望远镜带上校正"眼镜",在更大视场范围提高了观测清晰度。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结合该技术首次拍摄到太阳黑子和太阳米粒的大视场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 据悉此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支持。这是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饶长辉研究团队继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太阳大气可见至近红外7波段同时层析高分辨力图像后在太阳自适应光学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技术突破。 一般而言,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分辨能力就越强获得的图像清晰度也就越高。但是地面上的太阳望远镜由于受到地球大气湍流的影响,其观测图像的清晰度最多只相当于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