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民保险数据进行的韩国人群CAS与CEA远期预后对比研究》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2-02
  • 目前指南推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作为颈内动脉狭窄的一线治疗手段。但是在韩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首选治疗。为了对比这两种术式在韩国人群中的疗效,该研究利用来自韩国国家医保数据库于2007-2016年期间接受手术的1606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相比,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组的患者全因死亡率更高(矫正HR=1.282),而且再次缺血性卒中(24.9% vs 15.9%)和脑出血(1.5% vs 0.9%)的风险更高。对于较年轻的症状性患者,两种术式的全因死亡率和不良事件风险无差异。

相关报告
  • 《使用辅助变量法比较CEA和CAS的术后远期死亡率》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1-28
    • 该项多中心队列研究旨在使用新的辅助变量法分析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在真实世界中的长期生存率,并将结果与传统风险调整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纳入了2003-2016年接受CEA或CAS治疗的86017例患者,CEA组和CAS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0.3岁和69.1岁,5年死亡率分别为12.8%和17.0%。CEA组相对于CAS组更具有生存优势,未校正、Cox 校正和倾向匹配的死亡率风险比相似,分别为0.67,0.69和0.71,与已发表的观察性研究结果相当,但辅助变量分析提示死亡率风险比为0.83,与随机临床试验数据相似。基于辅助变量法的分析结果与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更相似,表明在观察性分析中,这种方法对时间依赖性结局估测的偏倚更小。
  • 《医疗保险高危标准与颈动脉血运重建术后预后的关联》

    • 来源专题:心血管疾病防治
    • 编译者:张燕舞
    • 发布时间:2019-11-28
    • 该研究在2013-2016年间血管质量倡议(VQI)数据库中所有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的患者数据上验证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定义的高危标准。根据标准将患者分为CEA正常风险(Nr)组和高风险(Hr)组,使用1:1广义精确匹配方法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Nr和Hr组行CAS与CEA治疗的30天和2年卒中结局。51942例患者(CAS,7030例;CEA,44912例)接受了颈动脉血运重建。初步分析提示CAS术后30天(Nr,1.7%vs1.0%;Hr,2.5%vs1.4%)和2年(Nr,1.9%vs1.0%;Hr,2.4%vs1.3%)卒中发生率均高于CEA(P<.001)。匹配分析提示Hr组CAS术后30天和2年卒中风险仍然较高(30天HR=1.90;2年HR=1.65),但Nr组CAS与CEA相似(30天HR=0.97;2年HR=1.49)。CAS在Nr患者中的效用可能被低估,而CAS在Hr患者中的潜在获益可能被高估。强烈建议重新评估CEA高危患者的识别标准和关于CAS适应症的国家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