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儿童多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9-05-27
  • 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张驰宇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论文“Altered respiratory virome and serum cytokine profile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

    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是儿童中较常见的致病和致死原因。尽管大部分ARTI引起症状轻微,但是少数病例可以发展为重症;早期的呼吸道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后续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等。虽然儿童患ARTI非常普遍,但少数儿童却表现为多次反复感染。导致儿童易感性差异的病原学和免疫学机制不清楚。探寻可能引起多发ARTI的主要因素对于深入理解其诱因、研发新型早期诊断方法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张驰宇等团队对跨度6年的4千多份临床ARTI感染儿童病例标本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利用宏病毒组学方法(viral metagenomics),结合蛋白质芯片筛选(Proteomic chip-based screening),对儿童易感和非易感ARTI的病例进行了virome和血清细胞因子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易感多发儿童有更高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率,且病毒多样性更高,表明更高的呼吸道病毒易感性。此外,丙酸菌属的噬菌体(Propionibacterium phages)丰度,血清TIMP-1和PDGF-BB水平均与多发ARTI紧密相关。而且该类噬菌体与高水平的血清TIMP-1和PDGF-BB成正比,提示呼吸道的炎症损伤和局部微生物的稳态有关联。多元逻辑回归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建议丙酸菌属的噬菌体与TIMP-1和PDGF-BB可能作为预测多发ARTI的指标。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0294-x
相关报告
  • 《南非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及其与HIV之间的相互作用》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6-06-07
    • 背景: 人鼻病毒(RV)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病毒,与频发的严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相关。在南非地区HIV感染儿童中不同RV病毒株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 目的: 本研究对南非比勒陀利亚地区患或未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2岁以下儿童开展研究,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与HIV感染状态和其他临床症状的相互作用等。 研究设计: 研究收集了105名住院ALRI病例和非ALRI对照的鼻咽部吸出物,同时检测其HIV感染情况。使用PCR技术确定最常见的呼吸道病毒,使用半巢式PCR技术确定RV病毒株及分型等。 研究结果: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发现,ALRI病例与对照相比,呼吸道病毒检出率更高(83.8% vs 69.2%, p=0.041)。不论是否感染HIV,在45.6%的肺炎患者和52.1%的支气管炎患者中都检出了RV病毒(对照组比例为39.6%)。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RV-A和RV-C的感染率分别为26.7%、15.1%和21.0%和18.9%。另外,HIV感染儿童被诊断为肺炎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支气管炎(p<0.01)。在15例HIV感染者中未检测到任何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而在HIV未感染者中则有30.6%感染了RSV(n=85,p=0.013),并且与肺炎患者相比,支气管炎患者中感染率更高(43.8% vs 12.3%, 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RV-A和RV-C株在南非儿童中普遍流行。而HIV感染可能对RSV感染和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PNAS发现著名蛋白质的两面性:如何打败常见呼吸道病毒?》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病毒学领域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malili
    • 发布时间:2020-10-31
    • 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著名的人类蛋白质的双面性,这种名为STING的蛋白于2008年被发现,它在细菌、病毒和真核病原菌的所引起的天然免疫反应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能帮助免疫系统抵抗病毒感染。而最新一项研究指出,一类病毒却需要这种蛋白质才能感染细胞并复制。 这一发现公布在PNAS杂志上,揭示一种目前尚没有有效抗病毒治疗方法的鼻病毒(rhinoviruse)的致命伤,这种病毒造成了普通感冒和急性喘息发作的70%,每年造成数百亿美元的健康相关费用。 UNC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Lemon说:“我们发现,这些鼻病毒,尤其是引起严重疾病的鼻病毒中,有很大一部分需要STING人类蛋白质来复制其RNA。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此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我们的工作为控制这些讨厌的,有时是非常危险的病原体打开了新的大门。” DNA病毒和RNA病毒 病毒其实是相对构成简单的“虫子”,能够感染人体细胞,然后进行复制,从而引起从普通感冒到COVID-19,甚至更危险的病原体,例如HIV和埃博拉病毒。 人体已经开发出了针对这些入侵者的一些防御措施,比如被STING蛋白,因其能够感知入侵者并增强我们对多种病毒,包括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抵抗力。而鼻病毒能让STING“反叛”人体,并利用它来促进自身的生长。许多病毒的基因组由DNA组成,而鼻病毒的基因组由RNA组成,RNA是所有生物基础上的一种相似的遗传密码。 STING帮助我们防御DNA病毒,但正在帮助这种RNA病毒。 人类鼻病毒包括一大类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包括数十种不同的病毒-与儿童和成人的哮喘,肺炎和慢性肺部疾病恶化有关。没有可用的疫苗来预防这些常见的感染,因为这些病毒种类繁多。 Lemon的实验室研究了鼻病毒之类的病毒如何与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希望找到一种途径来阻止或限制这种相互作用,从而限制症状和疾病的进展。 在研究参与这种相互作用的人类蛋白质时,他们发现了一些完全出乎意料的东西。研究人员使用细胞培养物,采用实验技术来剔除STING,看看会发生什么。令他们惊讶的是,该病毒无法感染细胞,并且复制被停止。 Lemon说:“以一种小分子靶向这种蛋白质是可能的,这将使患有鼻病毒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和其他可能重病的人受益。” STING蛋白与蝙蝠 我们已经知道那些可怕的人畜共患疾病的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尼帕病毒以及SARS冠状病毒等均从蝙蝠体内释放给人类,但蝙蝠自己却似乎不受毒害。它的体内存在什么样独特的机制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在对两种远缘蝙蝠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时偶然发现了另一个线索:那些显示出最明显的正向选择(positive selection)迹象的基因似乎与DNA损伤和先天免疫有关。 研究证实,蝙蝠该部分基因存在惊人突变:STING蛋白的重要磷酸化位点上的丝氨酸残基被另一个氨基酸替换。而且这种突变在蝙蝠中具有普遍性——30种蝙蝠体内都有。相比蝙蝠,其他10种被研究的动物(包括斑马鱼、鸡以及像家鼠和牛这一类的非飞行哺乳动物)体内,丝氨酸残基仍被保留着。 蝙蝠自身的DNA片段可以作为它在飞行过程中耗能的副产物释放到细胞质中,而突变帮助了免疫系统避免在每次飞行耗能时都要对那些副产物做出剧烈应答,从而为蝙蝠提供了进化优势。 (生物通) 原文标题: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 is an essential proviral host factor for human rhinovirus species A and C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20/10/14/20149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