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食物大战:罗格斯大学绘制了开启和关闭食欲的隐藏开关》

  • 来源专题:人工智能
  • 编译者: 高楠
  • 发布时间:2025-06-27
  • 科学家们知道胃与大脑对话,但罗格斯大学健康研究人员的两项新研究表明,这种对话实际上是一场拔河比赛,一方敦促再吃一口,另一方发出“够了”的信号。

         一起,论文在《自然·新陈代谢》和《自然·通讯》上的论文一起追踪了饥饿和饱腹感的第一个互补线路图,可以改进当今轰动一时的减肥药并减弱它们的副作用。

        由罗伯特·伍德强生医学院神经代谢中心的庞志平领导的一项研究,精确定位了从下丘脑到脑干的一束纤细的神经元。

        这些细胞布满了GLP-1受体,这种蛋白质被Ozempic之类的减肥药模仿。当庞的团队用脉冲光照射通路时,喂食充足的老鼠停止进食;当他们关闭回路或删除受体时,动物体重增加。禁食削弱了这种联系,直到一阵自然或合成的GLP-1恢复了这种联系。

        庞说:“突触是一个音量旋钮,只有在能量储存较低时才会打开。”他警告说,全天候保持高信号的药物可能会扰乱大脑的正常节律,并产生GLP-1药物的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和肌肉萎缩。

        在另一篇论文中,与庞共同领导神经代谢中心的马克·罗西绘制了引发饥饿的回路。他的小组追踪了终纹中的抑制性神经元与外侧下丘脑中的类似细胞。

        当研究人员触发这种联系时,一只突然饥饿的老鼠会冲向糖水;当他们封锁它时,动物们甚至在长时间的禁食后仍然懒洋洋地躺着。荷尔蒙调节了效果。注射胃饥饿素,肠道的饥饿信使,加速寻找食物,而瘦素,饱腹感信号,关闭它。喂食过量的老鼠逐渐失去反应,但在饮食使它们再次变瘦后,反应又恢复了。

        “庞氏通路关闭了一切,”罗西说。“我们的踩油门。”

        尽管这些回路位于大脑的不同角落,但两个团队的成员都看到了相同的原理:能量状态会快速重新连接突触。在禁食期间,饥饿回路变得敏感,而饱腹回路变得松弛;饭后关系翻转。

    这是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推拉机制在平行路径上运行,这种阴阳排列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治疗等式一边的饮食和药物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去效力,并可能有助于制造比今天这一代GLP-1药物更有效的药物。

        GLP-1的模拟物,如Wegovy和Zepbound,可以引发两位数的体重下降,但也有恶心,腹泻,在某些情况下,肌肉萎缩。庞的数据表明,一种只针对脑干回路而不伤害外周器官的疗法可能会在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抑制进食。相反,Rossi的工作暗示,恢复身体对饥饿调节激素ghrelin的反应可以帮助节食者在几个月的卡路里削减后稳定下来。

        这两个项目都依赖于神经生物学的现代工具包——用激光激发轴突的光遗传学,使它们沉默的化学遗传学,观察钙脉冲的光纤光度学和监测单个突触的老式膜片钳记录。这些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精确地调整单个通路,这在最近才成为可能。

        两个团队的后续工作将探索更多可以改进药物设计的问题。庞希望实时测量GLP-1的释放量,看看短时间的爆发,而不是持续的暴露,是否足以平息食欲。罗西正在对他的饥饿触发细胞的分子身份进行分类,希望找到既能控制渴望又不会破坏进食乐趣的药物靶点。

        “你要保持系统的灵活性,”罗西说。"这就是调暗灯光和关掉灯光的区别。"

        让大脑正确地重新平衡全天进食或停止进食的欲望,而不是使用药物来保持欲望持续低迷,这可能是未来减肥处方的重要成分。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6/250614034230.htm
相关报告
  • 《Nature丨通过口腔和内脏反馈到脑干的连续食欲抑制》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1-25
    •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8SdZJHdO02WiFSJucfSTpA 2023年11月22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发表了题为Sequential appetite suppression by oral and visceral feedback to the brainstem的文章。 进食的结束是由尾侧脑干中的专用神经回路控制的。一个关键的挑战是理解这些电路如何将进食过程中产生的感觉信号转化为行为的动态控制。孤立束(cNTS)的尾侧核是大脑中许多饮食相关信号被感知和整合的第一个部位,但cNTS在行为过程中如何处理摄食反馈尚不清楚。 该研究描述了促泌乳素释放激素(PRLH)和GCG神经元这两种促进非厌恶饱腹感的主要碳纳米管细胞类型在摄入过程中是如何被调节的。当营养物质注入胃时,PRLH神经元通过内脏反馈显示出持续的激活,但这些持续的反应在口服摄入时大大减少。相反,PRLH神经元转向了一种与摄入时间锁定并与食物味道有关的阶段性活动模式。光遗传学操作显示,PRLH神经元控制秒时间尺度进食爆发的持续时间,揭示了一种通过感官信号反馈来抑制进食速度的机制。相比之下,GCG神经元被肠道的机械反馈激活,追踪食物的摄入量,并持续数十分钟促进饱腹感。这些发现表明,来自口腔和肠道的连续负反馈信号参与了尾侧脑干中不同的回路,这反过来又控制了短期和长期进食行为的要素。
  • 《【BioArt】Cell重磅:揭示TRPC5参与调节人类的食欲、体重和产后抑郁等行为》

    • 来源专题:食品安全与健康
    • 编译者:王晓梅
    • 发布时间:2024-07-11
    • 来自【BioArt】 瞬时受体电位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TRPC)通道蛋白是具有钙离子通透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膜通道。该通道将外界的感觉刺激转化为大脑可以支配的电信号【1】,其家族成员包括TRPC1-TRPC7【2】。其中,TRPC5通道主要表达于大脑组织【3】。TRPC5通道的激活将引起细胞膜去极化和胞质内钙浓度上升进而引起细胞的兴奋。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区域的阿黑皮素原 (Pomc) 神经元表达Trpc5通道【4】。在小鼠Pomc神经元上特异性敲除Trpc5后会导致肥胖和过度进食。有趣的是,瘦素 (Leptin) 和血清素 (Serotonin) 分别通过瘦素受体和血清素2C型受体激活Pomc神经元,从而抑制摄食。敲除Trpc5后,瘦素和血清素对Pomc神经元活性的改变以及抑制进食的作用将被阻断掉【5】。这说明瘦素和血清素2C型在体内发挥作用依赖于Trpc5通道。因此,Trpc5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治疗肥胖的药物靶点。 2024年7月2日,美国贝勒医学院徐勇课题组与英国剑桥大学Sadaf Farooqi课题组合作在Cell上发表题为 Loss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5 Causes Obesity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TRPC5参与调节人类的食欲、体重和产后抑郁等行为。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来自不同家庭的两名男性儿童表现出严重肥胖和过度摄食的行为,同时利用基因组学发现了位于两名男性儿童患者的X染色体的TRPC5基因片段出现了缺失。这两名男性儿童患者从2岁就开始表现出一系列异常行为,比如爆发性攻击,自闭倾向,睡眠缺乏,焦虑以及食物囤积行为(收集并且储藏食物)。更为重要的是,两名男性儿童患者的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的TRPC5基因片段也出现了缺失,并且两位母亲也均表现出严重肥胖,以及严重的产后抑郁。 另外,研究人员通过对984名严重肥胖症患者进行外显子测序,发现编码TRPC5基因的片段存在7个罕见的突变。紧接着,研究人员通过在HEK293细胞中转染带有突变的TRPC5,发现这7个突变体都不同程度的造成了TRPC5通道蛋白的功能受损;其中,带有K34del突变体造成的TRPC5功能缺失最为严重。为了确定TRPC5功能缺失是否会导致肥胖等表型,研究人员使用CRISPR-Cas9方法生成了敲入带有K34del突变体的小鼠。研究发现,相比于野生型小鼠,带有突变的雄性小鼠在高脂食物喂养下,表现出过度摄食和体重增加,而且显著降低了能量代谢水平。上述结果表明,K34del突变会引起过度进食并且降低代谢从而引发肥胖,同时K34del突变也引起了与人类行为结果相一致的改变,包括攻击行为,自闭症,睡眠缺乏,焦虑以及食物囤积。另外,携带K34del突变体的雌性小鼠在生产后表现出异常的母性行为,包括抛弃幼崽和降低了筑巢能力。携带K34del突变体的雌性小鼠在幼崽断奶后增加了强迫游泳试验中静止不动的时间,以及降低了蔗糖偏好试验中对蔗糖的偏好;而没有生产经验的雌性小鼠并不存在这些差异,这说明K34del突变会引起严重的产后抑郁行为以及快感缺乏。接下来,作者开始探索K34del突变引起肥胖以及产后抑郁的机制是什么。 前期的结果表明敲除Pomc神经元上的Trpc5引起了肥胖。基于此,研究人员首先给野生型小鼠注射了Trpc5通道的激动剂,发现可以抑制食物摄取以及增加Pomc神经元的活性。紧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化学遗传学抑制了Pomc神经元的活性,然后再注射Trpc5通道的激动剂,发现小鼠的食物摄取没有发生变化。同时,与正常雄性小鼠相比,携带K34del突变体的雄性小鼠在注射Trpc5通道的激动剂后并没有抑制食物摄取以及增加Pomc神经元的活性。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发现下丘脑室旁核的催产素神经元 (oxytocin) 上也表达着大量的Trpc5通道。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特异性敲除催产素神经元上的Trpc5后发现雄性和雌性小鼠在普通食物喂养下表现出过度进食和明显的体重增加。另外,雌性小鼠在生产后也表现出一系列产后抑郁的特征,说明催产素神经元上的Trpc5是维持正常体重和产后正常精神健康水平所必需的。最后作者利用K34del突变型小鼠结合病毒策略,在下丘脑室旁核催产素神经元上过表达正常Trpc5通道蛋白。研究结果发现,过表达正常Trpc5通道蛋白后能够降低K34del突变引起的肥胖以及食物摄取。更为重要的是,K34del突变型的雌性小鼠产后抑郁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改善。这些结果说明催产素神经元上面的Trpc5是介导体重调节以及维持产后精神健康水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靶点。 这项研究揭示了小鼠和人类中 TRPC5 的基因的破坏会导致肥胖、觉醒程度提高、焦虑、强烈的食物寻找和食物囤积以及导致母亲产后抑郁行为,进一步阐述了表达 TRPC5 的神经元回路在介导对生存至关重要的稳态和适应性行为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 本平台不主张对原文的版权。本平台转载仅仅是出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本平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