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 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榜单出炉,宁德时代连续7年全球第一》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4-02-27
  • 连续7年动力电池使用量称霸全球市场,宁德时代创造了锂电行业的一个新纪录。

    近日,全球咨询机构SNE research公布了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数据。2023年,在世界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EV、PHEV、HEV)使用的动力电池约为705.5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8.6%。在2023年动力电池使用量TOP10榜单中,宁德时代凭借259.7GWh的使用量位列全球第一,同比增长40.8%。这是宁德时代自2017年以来,连续第七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冠军。

    这个“七连冠”可以说成色非常足,但来得也并不容易!为啥这样说?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并非一路繁花,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整个新能源电池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在行业内卷之下,宁德时代依然实现40.8%增速,成功蝉联榜首,展现了行业领头羊的领先实力。

    那么,宁德时代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第一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这离不开锂电企业发展最重要的4大核心竞争力:技术领先、产品过硬、供应链稳健、客户广泛。

    说到技术创新,宁德时代的技术水平绝对是行业“灯塔”级别的存在。其推出的麒麟电池、钠离子电池、神行超充电池等产品始终引领着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而这背后是其每年高达几百亿元研发费用投入和强大研发实力的支撑。

    在产品质量方面,宁德时代如果说自己是第二,估计没人敢说第一。这是因为宁德时代拥有行业最为先进的极限制造体系,以及全球锂电行业仅有的三座“灯塔工厂”,这代表着行业最前沿的生产制造工艺、最高效的生产效能,以及最优价值的能源使用,这不仅保证了产品从质量、安全,到性能、低碳等方面都能做到让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安心托付,而且由此带来的极速交付能力,更是极大缩短了消费者体验最新产品的等待时间。以2月20日全球量产首搭奇瑞星纪元ET的神行超充电池为例,从产品发布到量产装车,仅用时半年,交付速度领跑全行业。

    作为“链主”企业,宁德时代搭建了一条高效敏捷、技术创新、持续降本和绿色低碳的韧性供应链,可以为持续、高效的产品供应保驾护航。其通过技术赋能、合资合作、投资参股等方式,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材料及设备等上游重要环节与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不仅做到了重要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安全、成本可控,而且还与供应商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宁德时代拥有广泛的车企“朋友圈”,稳定需求助推市占率持续正增长。依托在技术、产品、供应链方面的领先优势,宁德时代得以拥有全球最广泛的车企客户。在海外,宁德时代与特斯拉、宝马、Stellantis、沃尔沃、福特等车企深化全球合作;在国内,与蔚来、理想、小米、吉利等主流车企紧密协作。广泛的客户覆盖,意味着稳定的市场需求,这也是宁德时代在自身庞大市占率基数以及行业激烈竞争情况下,依然在2023年实现使用量正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连续7年称霸全球后,从2024年的开局来看,宁德时代持续增长势头不错。2024年1月,其国内市占率接近50%,创下2022年12月以来新高。伴随神行超充电池、麒麟电池等一列新产品陆续落地,以及海外市场的高速扩张,宁德时代持续蝉联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了。

  • 原文来源:https://www.nengyuanjie.net/article/87937.html
相关报告
  • 《2022全球动力电池一季度装车量TOP10出炉!》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5-09
    • 5月2日,韩联社援引市场调研机构 SNE Research 最新数据,由于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劲增长,韩国主要电池制造商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 6.9%,不过韩国三家电池商 Q1 在全球范围内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据介绍,韩国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 95.1 吉瓦时 (GWh),同比增长一倍。 LG Energy Solution、SK On 和 Samsung SDI 的市场份额在 1 月至 3 月期间为 26.3%,相比之下去年则为 33.2%。 分析师指出,韩国厂商市场份额的下降与中国公司的进步形成了鲜明对比,包括领先的宁德时代(其份额从去年同期的 28.5% 急剧上升至 35%)。 除宁德时代外,另外两家中国公司 —— 比亚迪和中航锂电(CALB)合计占市场总份额达 50.5%,高于一年前的 38%。 当然,这其实没什么好意外的。在油价上涨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交付量和中国电池制造商出货量一直引领全球市场。 在韩国企业中,SK Innovation 的电池制造子公司 SK On 电池装车量同比猛增 141.9%,为 6.3 吉瓦时,其市场份额从 5.3% 上升至 6.6%,保持第五位。据称,这还是得益于现代 IONIQ 5 和起亚 NiroEV 和 EV6 的热销。 LG Energy Solution 则依然排在第二名,毕竟其客户包括特斯拉、大众和奥迪等大厂,LG 新能源的电池装车量同比增加 39.1% 为 15.1 吉瓦时,但其市占率为 15.9%,较去年同期(22.1%)有所降低。 此外,为 BMW iX 和 Fiat 500 供应电池的三星 SDI 也被 CALB 超越,排名下降了一位到第七,不过三星 SDI 电池装车量同比增加 26.2%,虽然市占率从 5.8% 降至 3.8%。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02.18%》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1
    • 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比上年增长102.18%。其中,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市占率居前 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较2020年36.2GWh全球装机量增长167.13%。业内人士指出,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松下被视为第一梯队,三者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较为接近,分别为24.6%、23.4%、18.4%。目前,宁德时代在市占率方面已与LG新能源、松下拉开距离。 其他电池厂商奋起直追。比亚迪2021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从6.7%扩大到8.8%,装机量达到26.3GWh。2021年,比亚迪销售近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31.6%。 中创新航2021年装机量增速为132%,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7%。证监会2021年12月披露,已接收中创新航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材料,中创新航拟赴港IPO。 蜂巢能源2021年装机量同比增速达416.67%,市场份额增至1%。蜂巢能源正在推进上市计划。2022年1月,中信证券披露,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双方计划在2022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行业竞争激烈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以及储能需求提升,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发展,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产能方面宁德时代具有优势。根据中信证券研报,宁德时代以福建宁德为中心,目前已经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十大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产能约为235GWh,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将超800GWh。 相关企业计划扩大产能。招股说明书显示,LG新能源构建“五足鼎立”的全球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约为450GWh。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发布面向2025年的“领蜂600”战略,将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2021年,蜂巢能源共计发布了七次扩产计划,总投资额达776亿元。目前公司拥有九座电池生产基地,在建产能达到297GWh,其中包括在德国萨尔州新建的海外电池工厂。 从技术路线及资源布局看,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条主流电池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同时不断开拓钠离子电池、AB结构电池、巧克力电池换电品牌等新技术、新产品;并通过投资参股、锁定长单、合资共建等方式参与锂矿、锂电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LG新能源技术布局主要围绕三元电池展开,铁锂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2021年7月,LG新能源公告,与澳大利亚锂矿商Vulcan Energy Resources签署5年的氢氧化锂供应协议,2025年起每年将采购1万吨氢氧化锂。2020年底,LG新能源与锂资源巨头SQM签署8年锂盐采购长单,SQM将向LG新能源供应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合计5.5万吨。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380GWh,需求空间大、增速快。另外,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约55GWh,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约500GWh,行业将进入爆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