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野生黑猩猩更年期的人口统计学和激素证据》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0-29
  • 本文内容转载自“ CNS推送BioMed”微信公众号。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4a131-jq24qEChvyQU1HNQ

    2023年10月27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Demographic and hormonal evidence for menopause in wild chimpanzees的文章。

    在哺乳动物中,目前只有人类和一些齿鲸物种有生殖后寿命的记录。该研究展示了乌干达Kibale国家公园Ngogo社区的野生黑猩猩存在生殖后寿命。

    生殖后代表性为0.195,这表明成年后的女性可能会在其成年后的五分之一的时间里处于生殖后状态,大约是人类狩猎采集者的一半。生殖后女性表现出更年期的激素特征,包括50岁后促性腺激素急剧增加。该研究讨论了野生黑猩猩的生殖后寿命是作为对有利生态条件的短期反应而很少发生,还是作为一种进化的物种典型特征,以及这些选择对我们理解生殖后寿命进化的影响。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dd5473
相关报告
  • 《PLoS Genet:黑猩猩可能进化出对HIV前体的抵抗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9-12-18
    • 猿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是一种感染猴子和猿类的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起源于SIV,这意味着SIV是HIV病毒的前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SIV可能影响着黑猩猩的遗传。他们报道这种病毒是导致不同黑猩猩亚种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尽管黑猩猩并未受到SIV感染的严重影响,但是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某些黑猩猩亚种可能已进化出对这种病毒的一定程度的耐受性。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LoS Gene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impact of genetic adaptation on chimpanzee subspecies differentiation”。 论文通讯作者Aida Andrés博士说,“与人类遭受HIV感染会出现严重的健康后果不同的是,黑猩猩在感染SIV时仍然能够保持健康。这表明黑猩猩可能已进化出生物学机制来限制这种病毒的致病性(pathogenicity),即这种病毒引起疾病的能力。” 通过分析生活在非洲的四种黑猩猩亚种的基因组,这些研究人员发现,非洲东部黑猩猩独有的遗传变异与免疫反应(特别是针对SIV感染的免疫反应)存在着异常密切的关联性。 这些作者鉴定出的最强选择压力(影响不同黑猩猩亚种进化方式不同的任何因素)作用于免疫系统功能上,据认为是由于对SIV的适应性。他们发现这种病毒似乎对不同黑猩猩亚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有显著影响。 论文第一作者Joshua Schmidt博士说,“仅两种黑猩猩亚种---非洲中部黑猩猩和非洲东部黑猩猩---似乎在野生环境中遭受SIV感染,而且正是这两种亚种积累了与SIV感染有关的遗传变化。” 论文共同作者Sergi Castellano博士说:“由于我们鉴定出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降低黑猩猩中的SIV致病性,因此在感染了HIV的人类中研究这些基因将是很有趣的。” 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正面临灭绝的危险,而传染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威胁之一,因此,这一发现可能也与保护工作有关。
  • 《人类普通感冒病毒成致命杀手:正在杀死野生黑猩猩》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angcui
    • 发布时间:2018-01-08
    • 北京时间 1 月 3 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野生大猩猩面临着诸多威胁,包括偷猎、捕食者和森林破坏等。然而,科学家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Kibale National Park)调查一个黑猩猩种群爆发的呼吸道疾病时,却惊奇而不安地发现,导致人类“普通感冒”的病毒——人类鼻病毒 C 型——正在杀死健康的黑猩猩。 报告作者之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兽医学学院的托尼·戈德堡(Tony Goldberg)教授说,“这会导致严重的咳嗽和喷嚏症状。”他们的报告发表在 2017 年 12 月 13 日的《新兴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上。 鼻病毒是造成一般感冒的最常见病毒,人体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发烧、流鼻涕、头痛等。“之前我们完全不知道鼻病毒 C 也会感染人类以外的动物,”戈德堡在提到一只名为“贝蒂”(Betty)的两岁黑猩猩时说,“在黑猩猩身上发现这种病毒太令人意外了,同样意外的是它很快就能杀死健康的黑猩猩。”在贝蒂因感染人类鼻病毒 C 型而死亡之后,科学家获取了它的尸体并进行了解剖检验。 这场疾病爆发于 2013 年 2 月,群体中大部分黑猩猩都受到感染。疾病肆虐期间,由 56 只黑猩猩组成的群体中有 5 只死亡,包括贝蒂在内;另外 4 只死亡黑猩猩都是成年个体,年纪最大的有 57 岁。戈德堡表示,这一发现是对人类与野生类人猿接触行为的警示。在非洲,人们总是会时不时遇到黑猩猩和其他猿类,这一般发生在人类居住地扩张到猿类栖息地,或者在进行旅游和研究等活动的时候,一些猿类也会离开森林,抢夺人类栽种的农作物。 人类鼻病毒 C 型是 3 种鼻病毒之一,另外两种被称为人类鼻病毒 A 型和 B 型。这 3 种鼻病毒都会引起人体的呼吸道疾病,但人类鼻病毒 C 型感染的症状要比另外两种严重得多。尽管人类感染这一病毒的历史可能已有数千年,但直到 2006 年,科学家才利用新的 DNA 测序技术确定了鼻病毒的分类,之后在 2009 年 7 月,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投票批准了一项决议,将人类鼻病毒 C 型(Human rhinovirus C)归入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此前在 2008 年时,人类鼻病毒 A 型和 B 型就已经被归入了肠道病毒属。 另一位研究作者、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健康学院的过敏和免疫学教授詹姆斯·格恩(James Gern)指出,人类儿童感染鼻病毒 C 型时症状尤其严重。他的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了可供研究的人类鼻病毒 C 型,并且对该病毒用来感染呼吸道系统细胞的受体进行了描述。 “通常而言,这种病毒主要是感染年幼的儿童,”格恩说道。他的实验室能进行高通量的病毒诊断,每年都要处理数以千计的人体样品。格恩解释称,病毒受体——与病毒就像锁和钥匙的关系——的遗传学特征会决定哪些人更容易被感染。一些人具有特别容易接受病毒的受体,因而很容易被感染;而另一些人的受体特征则使他们十分耐受。对有些人(尤其是幼儿)来说,人类鼻病毒 C 型感染可能会引发哮喘,或者使哮喘等疾病变得更加复杂。 “黑猩猩似乎在遗传学上很容易受到这种病毒的影响,”格恩说,“在贝蒂身上发现的病毒看起来应该来自某个人类,而它肺部的病毒水平与我们在儿童身上看到的差不多。” 研究作者还利用粪便样品对乌干达的黑猩猩进行了 DNA 检查,并查阅了已发表的关于非洲大陆黑猩猩的基因组资料。戈德堡表示,几乎每一只黑猩猩都具有对人类鼻病毒 C 型极为敏感的受体,这一点发人深省。“黑猩猩对这种病毒的易感性是整个物种普遍的,”戈德堡说道。 感冒病毒专家、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生物化学教授安·帕姆恩博格(Ann Palmenberg)称,从贝蒂身上获得的病毒基因组显示,该病毒来自一个人类宿主。“我们希望见到整个基因组的改变,但它不是一个适应于黑猩猩的病毒,”帕姆恩博格说道。 帕姆恩博格也是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她指出人类鼻病毒 C 型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致死率约为 9%。“这也是为什么具有 CDHR3 基因高风险突变的儿童会因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而就医的原因,”她说道。 戈德堡已经在乌干达从事了多年动物病毒的研究。他指出,野生黑猩猩中爆发呼吸道疾病的现象并不罕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病情都没有得到诊断。在极少数病因已经被确定的病例中,黑猩猩感染的是与人类鼻病毒 C 型无关的其他一些病毒。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找不出病因是什么。我们推测人类鼻病毒 C 型可能是野生黑猩猩疾病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被忽视的原因,”戈德堡说道。与其他引起黑猩猩呼吸道疾病的已知病毒不同,人类鼻病毒 C 型通常不会出现在黑猩猩的排泄物中,这或许就是它在以往研究中被忽视的原因。 戈德堡表示,发现人类鼻病毒 C 型是 2013 年乌干达黑猩猩呼吸道疾病爆发的原因有一些运气成分。在腐烂或被腐食动物吃掉之前及时获得贝蒂的尸体十分关键。同样重要的还有戈德堡在哈佛大学和新墨西哥大学的同事所做的工作,他们在基巴莱国家公园进行了一项长期黑猩猩研究,能够识别出群体中的每一只黑猩猩。此外,一位乌干达兽医刚好拥有合适的工具,能够现场采集和保存样品,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