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洋中脊硫化物资源勘探学术交流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举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17-11-16
  • 为进一步落实今年年初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俄罗斯全俄海洋地质研究所签署的在海洋资源和环境领域的备忘录,应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邀请,俄罗斯全俄海洋地质研究所Georgy Cherkashev副所长等6位研究人员于11月4-7日来所交流访问。Georgy Cherkashev副所长受聘为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李家彪所长为其颁发聘书。

    11月7日,中-俄洋中脊硫化物资源勘探学术交流会举行,黄大吉副所长致欢迎词,除了俄方专家,来自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及我所多位研究人员做了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和俄罗斯双方近年来在洋中脊硫化物资源勘探工作及研究的进展。

    Georgy Cherkashev副所长以其近年来在国际海底管理局担任的工作为由,讲解了近年来国际上申请海底勘探矿区的进展,以及近期即将发布的海底勘探活动规章,随后做了海陆矿产资源对比研究的学术报告。Sergei Petukhov研究员以俄罗斯近年来在大西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区初步开展的矿产资源量估算方法以及利用地壳应力寻找热液活动有利区带等研究的进展分别作了学术报告;Igor Egorov研究员展示了俄罗斯在大西洋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第一个五年活动的结果。我所陶春辉和阮爱国研究员、周亚东、杨伟芳以及李伟等科研人员就目前我国在西南印度洋开展的研究工作予以展示。中国地质大学陈建平教授和苏新教授以及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杨阳副研究员分别作了近年来西南印度洋脊资源评价、热液沉积模式以及岩浆演化过程的研究进展。会议还吸引了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参加,和与会专家交流。

    俄罗斯全俄海洋地质研究所是俄罗斯主要的海洋地质研究机构之一,在海洋地质、海底资源勘探与评价、海洋地质工程等方面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此次来访人员中有多位曾参加由我所组织的大洋科考航次,与我所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和评价及相关海洋地质研究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合作,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这次访问将深化我所与俄罗斯全俄海洋地质研究所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我所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水平。

    访问期间,Georgy Cherkashev副所长和Aleksandr Smimov副所长还根据“备忘录”的相关内容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就成立“中俄联合海底资源研究中心”事宜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关报告
  • 《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摘得2017年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8-11-22
    • 11月20-21日,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2017年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广西北海召开,我所以第一承担单位摘得一等奖1项,SOED国重实验室王迪峰研究员代表项目组领取该奖项。 会上,我所所长李家彪院士做了题为《标准引领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大会主旨报告,从ISO/TC8/SC13的发展历程、标准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推动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努力,鼓励国内涉海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到国际海洋产业标准的制定中,抢占海洋技术发展的高地。 作为本次论坛的一部分,我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承担了“深海采矿:机遇与环境挑战”分论坛工作,李家彪院士主持该论坛,来自自然资源部所属单位、中船重工集团、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多家涉海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学者针对深海采矿技术路径、国际海底管理规章制度和深海矿区环境等议题呈现了17个高质量报告。 我所卫动实验室、海底科学实验室、生态实验室等2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本次论坛活动。
  • 《国家海洋局:“十三五”期间初步达到世界极地强国水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马丽丽
    • 发布时间:2016-11-03
    • 10月27日,2016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在上海举行,会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指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我国极地活动能力、业务能力、治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初步达到世界极地强国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极地考察工作将通过实施“雪龙探极”“智慧海洋”“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等国家任务,逐步提升我国极地综合活动和支撑保障能力;完善极地活动平台和观测平台建设的整体布局;加强极地业务化建设,增强极地观测、预测和信息服务能力;技术创新发展,研发制造适用于极地环境的探测技术及装备。据悉,新建极地考察破冰船将于年底动工,这将为极地科考注入新的活力。 本次年会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来自66家机构的350位代表参会。会议在极地雪冰与气候变化、极地海洋与海冰、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极区大气与空间物理、南极天文、极地海洋生物地化与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极地陨石与地质学、极地环境监测与信息集成共享、极地遥感与大地测量、极地战略研究等11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南极冰盖过程与气候变化、极地海洋环境特性及变化、海洋沉积记录及指示、极光和电离层特征及变化、极地生态系统及资源特性、极地遥感与大地测量技术、极地环境监测技术,以及我国极地战略等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