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刺海胆(Diadema antillarum)是一种以藻类为食的重要食草性动物,对于维持珊瑚健康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但从2022年1月下旬开始,在美属维尔京群岛的圣托马斯岛首次报告了长刺海胆的死亡情况。到3月底,小安的列斯群岛、牙买加和墨西哥加勒比海地区也发现了这种情况。到去年6月,在大安的列斯群岛、佛罗里达州和库拉索岛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这种海胆致死病毒,加勒比海海胆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这种不明原因疾病的致病机理,这种疾病已经导致局部地区海胆数量极具下降(减少了85%至95%)。近期,一个由42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确定了导致海胆死亡的罪魁祸首是异指状污栖虫(Philaster apodigitiformis),这是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是8000种纤毛虫的一种。科学家首次将其与长刺海胆的大规模死亡相联系,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之上。
论文的主要作者,康奈尔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Ian Hewson指出,虽然科学家们还不确定如何治疗Philaster apodigitiformis感染,但这项发现有助于他们设计维持长刺海胆健康的策略,科学家通过人工饲养长刺海胆帮助种群恢复。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U.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海洋科学部项目主任Dan Thornhill强调,长刺海胆的灭绝由来已久,最大的一次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并导致加勒比地区80—90%的珊瑚覆盖面积消失,但原因尚不明确。珊瑚大面积消失涉及多方面因素,但海胆死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转折点,是一场生态悲剧。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识别其中一种疾病背后的寄生虫或病原体是相当罕见的,这一研究意义重大。(刁何煜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