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寄生虫抗性》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06-11
  • 抗寄生虫抗性是寄生虫在抗寄生虫药物治疗中存活的遗传能力,这种药物过去对这些寄生虫普遍有效。在动物接受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后,易感寄生虫死亡,抗药寄生虫存活下来,将抗性基因传给后代(寄生虫通常被称为“蠕虫”,抗寄生虫药物通常被称为“驱虫剂”)。必须管理寄生虫病,以维持动物的健康和福利,并防止生产粮食的动物的生产损失。然而,不幸的是,研究人员记录了全球和美国境内放牧物种(如牛、小型反刍动物(绵羊和山羊)和马)的抗寄生虫抗寄生虫抗性水平不断提高。放牧物种在从牧场摄入寄生虫的感染性未成熟阶段(如卵或早期幼虫阶段)后感染寄生虫。由于这些动物不断接触蠕虫,它们可能会反复受到寄生虫感染,也可以反复使用驱虫剂进行治疗。当特定农场中越来越多的寄生虫种群携带抗性基因时,抗寄生虫抗寄生虫耐药性成为一个问题,从而允许更具抗性的蠕虫子生存并重新感染牛群或羊群中的动物。还有证据表明,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猪和家禽都有抗寄生虫抗性。虽然美国大多数猪和家禽不是在牧场上饲养的,但越来越多的这些动物正在牧场饲养。这增加了他们反复接触蠕虫的机会,蠕虫随后可能会对驱虫剂产生抗药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fda.gov/animal-veterinary/safety-health/antiparasitic-resistance
相关报告
  • 《植物寄生线虫抗性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6-25
    • 在所有植物寄生线虫的危害中,大约80%的经济损失是由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导致的。目前主要利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高毒高残留的化学药剂已被禁用或者限制使用,不能满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需要。利用植物抗性是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防治线虫方法,而对抗性资源的筛选及植物抗性/防御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是加速植物抗病育种和利用抗性建立新的防治策略所必需的环节。 为此,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自2013年以来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在植物防御线虫侵染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外源添加茉莉酸能够改变与防御相关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及其病理学相关的PR基因的表达,从而诱导感病植物产生对根结线虫的抗性(Nematology, 2017)。培育作物抗性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线虫方法,然而单一抗性极易被打破,通过对黑龙江几个主要大豆产区线虫的调查,发现线虫的3号优势小种已转变为毒性更强的小种,而且现有的抗性品种对这些变异的小种抗性丧失或者减弱(Journal of Nematology,2018),同时评价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大豆品种和当地商业品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Russian Journal of Nematology,2016),以便建立对线虫的多抗品种,该研究为大豆孢囊线虫和根结线虫的有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该研究同时首次建立了利用幼苗生长袋进行大豆孢囊线虫的繁殖培养和快速抗性筛选方法(Nematology,2018),此方法能够实时观察线虫的发育状况(图1)。并与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育种学科组研究员孔凡江进行合作,利用其研究的大豆开花期基因的自交重组群体首次对北方根结线虫进行了数量性状(QTL)遗传分析,发现了一个主效基因调控虫瘿指数、线虫卵块数量和卵数(图2A);同时首次分子证实了调控南方根结线虫的虫瘿指数和线虫繁殖由不同的基因调控(图2B),所鉴定的分子标记能够加速大豆根结线虫的抗病育种(Nematology,2018)。此外,与加州大学河畔分校关于棉花根结线虫的超亲遗传抗性合作研究也取得进展,揭示了超亲遗传抗性机制并建立了遗传模型(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5,2017),培育出了同时抗线虫和真菌的多抗棉花种质资源(Phytopathology,2018)。 以上系列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的“相关人才计划”人才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黑色素和寄生虫》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8-06-29
    • 寄生虫在形成以黑色素为基础的颜色多态性中的作用,以及颜色多态性对疾病抵抗力的影响仍有争议。在这里,我们回顾了最近以黑色素为基础的颜色与脊椎动物对抗寄生虫的行为和免疫防御之间联系的证据。首先,我们提出(1)不同的颜色会导致不同的寄生虫暴露,或者直接(某些颜色对寄生虫的吸引力或多或少),或者间接(行为的变化和偶遇概率的变化)。一旦感染,我们建议(2)不同颜色的个体之间的免疫变异可能导致来对付寄生虫感染的不同能力。然后我们讨论了(3)这些不同的能力如何在寄生虫压力变化的环境中转化为不同的性别和自然选择。最后,我们讨论了(4)寄生虫在维持以黑色素为基础的颜色多态性中的潜在作用,特别是在人类变化环境中的全球变化和多重压力的背景下。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全球变化可能会影响到颜色的变化和寄生虫疾病的传播,未来的研究应该考虑到以黑色素为基础的颜色变化,以便更好地预测动物对人类变化环境中疾病风险变化的进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