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革热疫苗三期临床实验完成》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19-11-18
  • 日本武田制药完成了新型登革热疫苗(以下简称武田疫苗)的三期临床实验,取得了远胜于目前投入应用的疫苗的效果,但一些评论也指出,武田疫苗仍未完全克服保护无登革热病史者的难题。这项实验报告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登革热病毒有4种血清型,拥有不同种抗原基因,分别可以诱导人体产生对应的血清抗体。武田疫苗对其中的3个血清型效果非常显著。相对于注射安慰剂的对照组,注射武田疫苗可以降低95.4%的登革热入院风险,而赛诺菲的邓瓦夏疫苗效果为80.2%。

    武田疫苗与目前唯一投入应用的登革热疫苗——邓瓦夏疫苗原理相同。两者均通过注射无害化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并获得免疫效果。但菲律宾大学马尼拉校区儿科医生列昂妮拉·丹斯指出,虽然武田疫苗表现更好,但它依旧可能增加无登革热病史者接种后的住院率。

    蚊媒传染病权威斯科特·霍尔斯特德提出,如果人体从前产生抗体与下一次感染病毒不匹配,针对此前病毒产生的抗体无益于症状,甚或可能加重病情。他据此怀疑邓瓦夏疫苗会让无登革热病史者的首次发病更严重。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建议停用邓瓦夏疫苗。

    在用武田疫苗进行的无登革热病史者实验中,对其的保护效果仅有74.9%,因未知原因对血清型三型病毒没有任何效果,所以,武田疫苗仍可能重蹈邓瓦夏疫苗的覆辙。

    武田疫苗使用含有四种抗原基因的改造版血清型二型病毒,但实验报告并不完整。由于血清型四型感染过少,不能断定武田疫苗对其是否有作用。

    正如登革热疫苗研究专家尹仁圭所说:“显然武田疫苗不是完美的,但是问题在于(已有)数据是否支持将它投入使用。”尽管武田疫苗已被证实可提供相对邓瓦夏疫苗更完备有效的保护,但其距离应用尚有距离。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原文来源: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1/432804.shtm
相关报告
  • 《一项新的四价登革热疫苗研究》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5-03
    •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蚊媒疾病,由四种不同的登革热病毒(血清型 1-4)引起。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面临登革热风险。在正在探索的预防登革热的不同方法中,有效的疫苗仍然是一个优先事项。 登革热疫苗的开发很复杂。除了需要预防四种不同病毒的感染外,登革热疫苗的开发还必须应对登革热病毒感染的抗体依赖性增强。当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与登革热病毒结合时,就会发生抗体依赖性增强。然而,这些抗体不是中和感染,而是促进登革热病毒通过 Fcγ 受体进入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细胞,1导致严重登革热感染的风险增加。2 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Kirsten Lyke及其同事的研究中3报告在先前接受过异源初免-加强登革热疫苗接种的志愿者中,实验性登革热病毒-1 攻击感染中抗体依赖性增强的可能性;使用四价登革热纯化灭活疫苗进行启动,然后使用四价登革热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为了确定疫苗效力,在完成初免-加强疫苗方案后的中位时间为 2 年,对 6 名疫苗接种者和 4 名未接种疫苗的志愿者进行了部分减毒登革热病毒 1 株的挑战。作者发现,在六名疫苗接种者中,有四名(67%)的疫苗患者没有受到保护,而是有迹象表明抗体依赖性增强。具体而言,与未接种疫苗的志愿者相比,接种疫苗者登革热病毒-1型病毒血症的发病时间平均提前3天,血液学和生化异常的发生率更高,例如血小板减少症和肝转氨酶升高。3研究结果表明,初免-加强疫苗接种方案不仅未能预防登革热病毒-1,而且该方案反而增加了抗体依赖性增强的风险。 尽管这项研究的样本量很小,应注意避免过度解释,但我们认为,除了提高抗体依赖性增强的可能性外,研究结果还提出了登革热疫苗的其他三个教训。 首先,应逐步淘汰使用传统的中和抗体检测来指导疫苗开发。这种纯化的灭活疫苗初免接种后进行减毒活疫苗加强的方案比其他测试方案更胜一筹,因为接种疫苗后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更高;测试的不同方案之间的细胞免疫具有可比性。4然而,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另一项登革热病毒-1挑战研究形成鲜明对比,在另一项研究中,所有只接种一剂四价登革热减毒活疫苗的参与者都受到保护,免受有症状的登革热病毒-1感染。4即使在攻击前 42 个月就接种疫苗的参与者中也观察到了这种保护。5 与仅接种四价登革热减毒活疫苗相比,初免加强疫苗方案的保护作用较低的原因尚不清楚。正如作者所讨论的,纯化的灭活疫苗启动可能产生劣质抗体,这些抗体被减毒活疫苗加强剂扩增。相反,测量登革热病毒类型特异性中和抗体可能更有助于免疫,因为对一次感染的免疫反应与防止同源登革热病毒再次感染有关。6然而,即使是类型特异性抗体也需要最低滴度来防止突破性症状性再感染。7、8 其次,这项研究是在非登革热流行环境中进行的,在没有再次暴露于登革热病毒的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中和抗体滴度会减弱。在生活在登革热流行环境中的人群中,自然反复暴露于登革热病毒可维持抗体滴度。9在这种情况下,登革热病毒-1攻击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的人和来自非流行国家的旅行者采取一刀切的疫苗接种指南可能是不明智的。尽管在登革热流行国家普遍进行的对3期登革热疫苗试验参与者的长期随访已显示出持久的疫苗效力,但旅行者可能仍需要加强疫苗接种。 最后,体液免疫的随时间依赖性减弱应迫使迫切需要确定对其他适应性免疫分支的保护相关性。10在这项研究中,唯一没有检测到登革热病毒-1病毒血症的疫苗接种者在攻击后具有第二高的登革热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其反应针对整个病毒蛋白质组。与其他突破性感染者不同,攻击前 T 细胞计数最高的疫苗接种者的全血细胞计数和肝脏转氨酶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名疫苗接种者在疫苗接种中具有最高的T细胞计数,分别具有第三和第二低的攻击前登革热病毒-1中和抗体滴度。也许除了探究疫苗功效外,人体挑战研究还可用于确定中和抗体之外的保护相关性。 随着中和抗体滴度的减弱,对登革热,尤其是严重登革热的保护将需要依靠疫苗诱导的记忆T细胞甚至B细胞。与保护相关的记忆T细胞和B细胞计数的知识可能是安全、自信地使用不完美的登革热疫苗的缺失环节。 文献信息:Eng Eong Ooi, Shirin Kalimuddin.Lessons for dengue vaccines from a human challenge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24,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4)00153-1.
  • 《又一款新冠疫苗在美启动三期临床试验》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9-03
    •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8月31日发表公报说,已启动新冠疫苗AZD1222的三期临床试验,主要将评估接种这款候选疫苗能否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这款疫苗是一种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由英国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和牛津疫苗小组合作研制,并已授权给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进行进一步开发、生产和供应。 据公报介绍,试验在全美80个地点招募约3万名成年志愿者参与。志愿者将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经过初步筛查后,约2万人将接受疫苗注射,约1万人将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4周后注射第二次。研究人员将密切监控志愿者接种后出现的反应。 公报说,三期临床试验主要目标是评估接种两剂AZD1222疫苗能否有效预防有症状的新冠感染。其他试验目标还包括疫苗能否预防新冠病毒引发的无症状感染以及重症,以及能否降低新冠导致的急诊发生率。 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重要成员安东尼·福奇表示,全球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来抵御新冠病毒感染。这款疫苗的临床前研究显示出积极效果,支持研究人员对其加速研发。该疫苗的早期临床试验结果也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