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天然气储存量达到创纪录水平》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0-03-30
  • 欧洲天然气总库存(AGSI+)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1日,欧洲天然气库存已满60%,为3月初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在2020年1月和2月的库存水平是这两个月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储存的高水平天然气是由于暖冬限制了冬季取暖需求,以及通过管道和液化天然气进口的增长。 ‍ 欧洲各地相对温和的冬季天气——尤其是在天然气采暖更为普遍的北欧——降低了住宅和商业供暖的需求。结果,天然气从储存中的提取量低于平均水平,导致1月和2月的库存水平创历史新高。 天然气库存高企,部分原因是2019年通过管道和以液化天然气形式向欧洲输送的天然气数量达到创纪录水平。2012年至2018年年中,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相对较低,但在2019年大幅增加,平均每天110亿立方英尺,几乎是前两年进口量的两倍。在2019年12月和2020年2月,液化天然气进口创下了140亿立方英尺/天的月度纪录(不包括再出口,即一个国家进口然后出口液化天然气),这意味着整个欧洲的再气化产能利用率接近60%。 与2018年相比,俄罗斯和美国去年分别向欧洲增加了约14亿立方英尺/天和15亿立方英尺/天的液化天然气出口。自2019年11月以来,美国一直是欧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而在2020年2月,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达到了创纪录的51亿立方英尺/天,几乎是欧洲第二大供应国卡塔尔的两倍。 近年来,欧洲管道的进口能力有所增加,包括阿塞拜疆的跨安那托利亚管道。进入欧洲市场的其他供应来源今年也开始投入使用。欧洲天然气价格在2019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并将在2020年继续保持这一水平。

相关报告
  • 《欧洲夏季天然气价格飙升至创纪录水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9-04
    •   “欧洲天然气市场是多年来最乐观的,因为夏季需求高于预期而市场却趋紧,推动天然气价格期货达到去年冬季供应紧张期间的水平,并达到夏季的最高水平。”   欧洲天然气市场是多年来最乐观的,因为夏季需求高于预期而市场却趋紧,推动天然气价格期货达到去年冬季供应紧张期间的水平,并达到夏季的最高水平。   分析师和交易员对彭博社表示,在10月开始的欧洲冬季取暖季节之前,预计天然气价格将保持强劲,并可能仍有上涨空间。   与典型的欧洲天然气夏季价格低迷相反,今年欧洲最大的天然气市场――英国的近月天然气价格正接近于2017年12月的冬季价格,当时奥地利天然气中心爆炸发生后不久,英国天然气价格达到了自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过去的冬季是这十年中最冷的一个季节,天然气需求飙升,欧洲油罐中储存的天然气水平降至平均水平以下。   俄罗斯已经供应了欧洲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在去年冬季增加了天然气的供应,并且在这之后继续增加了产量,因为天然气进口国补充在寒流中被消耗的天然气储存供应。   到了春天,欧洲的需求依然居高不下。首先,由于天然气储存水平较低,其次,因为欧洲其他一些传统天然气供应国因设备问题或设备维护减少了供应。   然后夏天到来了,在7月和8月的大部分时间里,欧洲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漫长的热浪。市场趋紧且液化天然气(LNG)的现货供应主要流向亚洲――尤其是中国,因此对天然气的需求再次上升。由于在亚洲市场上销售液化天然气的价格高于欧洲市场,因此获利更多。   中国液化天然气的需求正在吸引液化天然气的供应,而如今的欧洲西北部则是将液化天然气转至亚洲市场的终端。尽管英国基准天然气价格处于今年这个时候的最高水平,但亚洲的现货价格甚至更高,因此液化天然气的现货价格也会更高。   随着亚洲抢购液化天然气,欧洲天然气市场依然紧张。需求旺盛,天然气储量仍较低,在冬季到来之前需要补充天然气,这些都提振了天然气价格。   欧洲炎热的夏季对天然气价格有相当大的提振,天然气价格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个时候这么高过。据彭博社调查,除非冬季需求意外减少或天然气供应过剩,否则天然气价格涨势可能会持续到接下来的冬季。
  • 《欧洲“气荒”,美国“渔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5
    •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发酵,俄欧“天然气大战”愈演愈烈。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公布的计划,欧盟计划在2027年之前停用俄罗斯天然气。寻找天然气替代供应来源,成为欧洲的当务之急。 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欧盟6月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首次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在俄罗斯拧紧天然气“阀门”之际,美国帮助欧盟缓解“气荒”背后有什么算计? 寻找替代方案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11日,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最大单一管道“北溪1号”开始年度维护工作,预计将因此暂停长达10天的天然气输送。不少分析认为,该管道目前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此举将进一步加剧欧洲市场天然气短缺。还有欧洲官员担心,俄罗斯方面在维护结束后将继续关闭管道。 外媒指出,近期正是欧洲各国储气过冬的重要时段。然而,俄欧“天然气大战”硝烟弥漫,欧洲不得不面临日益严峻的“断气”风险。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跟随美国步伐,对俄实施多轮制裁,并加速摆脱对俄能源供应的依赖。欧盟4月宣布,8月开始停止进口俄罗斯煤炭。6月,欧盟批准对俄实施部分石油禁运。 作为反制措施,俄罗斯与“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卢布结算令”于4月1日生效。此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陆续宣布暂停向波兰、保加利亚、芬兰、荷兰、丹麦等拖欠天然气款并拒绝以卢布结算的欧洲国家供气。数据显示,现阶段,俄罗斯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仅为一年前的一半。 “为实现‘开源’,欧盟努力寻找能源替代供应方,以解决‘气荒’之急。卡塔尔等中东国家更倾向于同欧盟签署长期购销合同,但这与欧盟的减排目标不符,而美国供应商愿意高价供应天然气现货。因此,目前美国成为欧盟的主要供气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曲兵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今年3月,欧盟决定向美国额外购买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以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并表示希望通过各种来源的液化天然气替代1/3的俄罗斯天然气进口。此后几个月,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量一直处于创纪录水平。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在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认为:“美国把俄乌冲突视为重新拉拢欧盟以及巩固其与北约盟国关系的重要机会。在能源问题上,拥有页岩气开采技术的美国希望成为全球能源市场上的新玩家。为此,美国一直希望在欧俄之间插一杠子。随着欧俄的态度均日趋强硬,美国成功扩大自身对欧盟的液化天然气出口。” “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加上美国积极推动,欧盟内部在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问题上逐渐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并设定了具体时间点。当前,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超过从俄罗斯进口的管道天然气,这是在欧盟计划之内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张腾军说。 存在多重隐患 对欧盟而言,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化解其面临的“气荒”困境? 3月,美国与欧盟签订液化天然气出口协议时,曾有美媒发长文“泼冷水”,指出这份协议很大程度上只具有“象征意义”,因为美国在短期内根本没有能力出口更多天然气。 英国广播公司算了一笔账,更加直接地呈现出美国天然气“喂不饱”欧洲的尴尬现实: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供应了欧盟国家大约40%的天然气需求。以2020年数据为参照,欧盟当年的天然气总消耗量为5410亿立方米,俄罗斯供应量约为2160亿立方米。而美国2021年对欧盟的天然气出口量仅约220亿立方米。 “按照美欧达成的协议,今年内美国将为欧洲追加供应150亿立方米天然气,并保证到2030年前欧洲每年可以得到50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但这对欧洲的天然气需求来说,只能算‘杯水车薪’,欧洲还要为此承受更高价格。”曲兵说。 半岛电视台指出,美国天然气对欧供应存在先天劣势。由于地理接近和基础设施的存在,俄罗斯天然气可以通过管道送往客户,享有价格优势,而美国天然气需要在液化后以极高的成本穿越海洋完成运输。 “目前,欧洲国家普遍缺乏能够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专业港口,而且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耗时,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即便美国加大对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供给,也不足以填补俄罗斯天然气断供出现的空缺。”丁纯认为,除了价格高、供应量有限之外,基础设施条件有限也是制约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纽约时报》报道称,一个大型进口或出口液化天然气的终端,其建造成本可能超过10亿美元,规划、获得许可和完成建造需要数年时间。正是出于相关顾虑,欧盟各国一度无法就彻底断绝俄罗斯能源供应达成一致。 “美欧之间的能源合作存在多方面隐患:一是随着欧盟在能源供应上日益依赖美国,美国可能坐地起价,加重欧洲国家的经济负担;二是美国对欧出口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而相比管道运输,海运的运力有限,且更易受天气等外在因素影响,不安全性、不确定性更强;三是美国未来能源政策走向存在变数,在其他天然气供应国没有大幅增加产量和出口的情况下,欧洲只能与美国深度捆绑,一旦美国收紧天然气出口,欧洲整体能源安全就将遭遇更大冲击。”张腾军说。 “开源”“节流”并行 7月4日,德国联邦政府批准建设的德国首座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在北海海滨城市威廉港开工。这是德国摆脱对俄能源依赖的举措之一。分析称,德国有关建设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讨论已拖延几十年,但从无定论。而使该项目重新获得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俄罗斯近期减少对德供气,同时天然气价格因乌克兰局势而高涨,德国能源企业和民众财务负担陡增,政府担心能源供应不足。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日发出警告称,能源短缺问题或将影响德国数年之久。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日前也表示,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完全中断是非常有可能的,法国要为此做好准备。 “目前看来,欧盟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决心很坚定,也是一个长期趋势。在此背景下,欧盟为了解决眼下‘气荒’难题,将会调整能源政策,对自身能源结构、能源供需情况等进行重新布局。”丁纯说。 张腾军指出,美国既想在安全上进一步“绑牢”欧洲,以遏制俄罗斯,又想在经济上加大本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缓解自身经济压力,因此美国将不断施压,推动欧盟在能源上与俄罗斯“脱钩”,以便自己从中渔利。但对欧盟来说,与美国加强能源合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未来,美国可能将天然气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工具,通过限制或缩减出口的方式,在其他方面向欧洲要价,使欧洲更加受制于美国。 国际能源署近日表示,为应对天然气短缺,欧洲必须在寻找能源替代供应的同时,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高电价和供应紧张提供喘息机会。 欧盟理事会6月下旬批准一项规定,要求成员国天然气库存今冬前至少达到其储气能力的80%,并在下个冬季前达到90%,且成员国之间可共享天然气。欧盟理事会还同意了关于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两项政策指引,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2%提高至40%,同时减少能源使用量。 “除了‘开源’,当前形势也将倒逼欧盟‘节流’,大力推动节能措施,包括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欧盟来说,短期内最紧迫的事是挺过‘气荒’难关,长期任务是完成绿色转型,实现能源独立。但要完成这一长期任务,欧盟还将面临很大挑战。”曲兵说。(记者 严 瑜) 原标题:美国助欧解“气荒”背后有算计(环球热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7月14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