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线粒体影响肠道消化、运输食源脂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22
  • 2023年12月20日,科隆大学Aleksandra Trifunovic、Manolis Pasparakis团队在Nature发表题为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brogates dietary lipid processing in enterocytes的文章。

    该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IEC中乳糜微粒的生成受损和脂滴积聚,从而减少了食物脂质向外周组织的输送。

    首先,特异性敲除IEC中的线粒体天冬氨酸-tRNA合成酶DARS2导致了动物出生后生长迟缓和近端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量脂滴的积累。脂质组学分析显示肠道甘油三酯增加,肝脏甘油三酯减少。这表明IEC到肝脏的脂质输送受到了影响。在IEC中清除线粒体的SDHA(II复合物)或COX10(IV复合物装配因子)表现出与DARS2缺失相似的病理表型。这表明是线粒体功能障碍,而不是特定蛋白质的缺失,导致了肠细胞中脂质处理的障碍。

    在成年小鼠中诱导性地特异性敲除IEC中的DARS2会导致代谢缺陷、整合性应激反应的激活以及近端而非远端肠上皮细胞中的脂滴积累。饮用无脂饮食可以防止脂质积累,表明脂滴的来源是食物摄入。代谢追踪实验证明Dars2缺陷小鼠血浆中的口服脂质示踪物的出现减少。脂质输送到外周组织受到影响,而葡萄糖摄取受到的影响较小。这揭示了线粒体在IEC食物脂质处理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Dars2缺陷小鼠中乳糜微粒减少,表明产生和/或分泌受损。电镜显示Dars2缺陷的肠上皮细胞中缺乏含乳糜微粒的高尔基体复合物,表明分泌途径的缺陷可能是脂质输送降低的基础。

    免疫染色显示DARS2缺失后高尔基网络逐渐分散,且先于脂滴的大量形成。这说明高尔基体的去结构化可能是肠上皮细胞中食源脂质积累的原因。抑制线粒体功能还使IEC-6细胞中的高尔基复合物分散。

    综上所述,研究表明线粒体对于肠上皮细胞中食源脂质处理至关重要。缺陷的乳糜生成和分泌途径功能障碍介导了这些效应。这些发现对于理解线粒体疾病患者肠道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857-0
相关报告
  • 《胃肠道液中乳化稳定性对脂质消化动力学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niexiuping
    • 发布时间:2017-11-24
    • 用富含胡萝卜或富含番茄的橄榄油(5%w / v)制备水包油乳液并用Tween80或具有不同亲水亲油平衡(8; 11或16)的蔗糖酯(0.5%w / v) )。所有乳剂具有相似的初始油滴尺寸,并使用动力学消化程序进行模拟的胃肠条件。蔗糖酯在胃病导致凝聚的油滴之后诱导不稳定的系统,而Tween80乳剂保持稳定。在胃阶段结束时的乳剂颗粒大小直接与在肠相期间的脂肪分解动力学有关。此外,所有乳剂的脂解和类胡萝卜素的胶束化之间均存在直接关系,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结构。与蔗糖酯乳液(分别为33-52%和9-27%)相比,吐温80乳液导致更高的脂解程度(53-57%)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可达性(17-42%)。这些发现显示乳化剂结构和胃肠条件下乳化稳定性在调节脂肪分解动力学中的重要性。
  • 《Nature | 饮食诱导和精子线粒体 RNA 的表观遗传 》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06
    • 2024年6月5日,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GmbH)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inheritance of diet-induced and sperm-borne mitochondrial RNA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受孕前2周时间的高脂饮食就会影响雄性小鼠的精子中线粒体编码的转运RNA(mt-tRNA),从而导致其雄性后代出现葡萄糖耐受不良等代谢问题。而肥胖的人类父亲的孩子也表现出类似的问题。这表明了父亲的饮食会影响自己的精子和孩子的健康。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父亲在受孕时的健康状况与后代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证明了线粒体编码的tRNA(mt-tRNA)及其片段是饮食诱导的和通过精子传递的,并在生理条件下证明了mt-tRNA的表观遗传的代际传递。这项研究也提示我们,在生命过程中获得的表型(例如糖尿病和肥胖)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跨代传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