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持续上涨成美国人难以承受之痛》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1
  • 美国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世界能源供应紧张造成消费成本居高不下,使得美国汽油价格持续上涨,这已经成为美国人难以承受之痛。尽管拜登政府想方设法降低汽油价格,但目前成效不大。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仍将持续,地缘政治冲突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但全球能源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连日来,美国全国平均汽油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在加利福尼亚州,每加仑汽油平均价格达6.05美元,远高于1年前的4.135美元;华盛顿州东部的加油站汽油悉数售罄,有些加油站目前只加柴油。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显示,美国家庭2022年平均汽油支出将达到2945美元。如果明年汽油价格继续攀升,美家庭汽油支出则可能增加到5000美元。

    汽油价格持续上涨,已经成为美国人难以承受之痛。

    汽油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点。其一是美国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其二是因为世界能源供应紧张造成消费成本居高不下。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多年来首次与布伦特原油价格持平,双双高于每桶110美元。

    尽管拜登政府想方设法降低汽油价格,包括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要求海湾产油国增产、有意放松对委内瑞拉和伊朗的制裁以换取更多的石油供应等,但目前看成效不大。眼看美中期选举在即,如果抑制不住汽油价格上涨势头,其中期选举前景堪忧。

    有人估算,在美国,假设每桶原油价格上涨10美元,每加仑汽油价格就会上涨25美分,而每提高1美分汽油价格,美国家庭支出就将减少10亿美元。数据显示,虽然美国消费市场仍然保持强劲,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却持续不振。其中,5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为58.4,低于4月份的65.2,大大低于经济学家预期。可见,汽油价格对美国消费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影响甚大。

    因为油价关系重大,有消息说,美国总统拜登不得不与沙特阿拉伯“尽弃前嫌”,将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两个人曾多次隔空喊话,但因话不投机,一度闹得电话都不接了。与此同时,美国参议院还配合演了一出“双簧”——通过“禁止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NOPEC),试图对欧佩克施压。

    白宫一直在敦促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增加原油产量。特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发生以来,美国和欧盟多次试图说服欧佩克增产未果,转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替代的油气资源。

    世界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仍将持续,冲突结果如何还是未知数,但全球能源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欧盟决心与大国能源供应“脱钩”,可能需要几年的过渡期,但相关影响已开始显现。

    目前,美国的液化天然气正源源不断进入欧洲市场,不过其在大发横财之时也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冲突破坏了全球原油和成品油供应链,尤其是美西方买家不再进口大国真空瓦斯油和其他精炼中间产品,全球炼油厂产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目前美国炼油厂产能为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当地分析师表示,美国燃料价格不断创新高,直接原因是炼油产能不足,因此没有快速解决的办法。最近两年,美国大约永久关闭了100万桶/日的炼油产能,其中一些炼油设施转变为生物燃料生产基地。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2021年美炼油产能约为1800万桶/日,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今年产能继续下降。库存方面,截至5月初的统计显示,全美包括柴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为1.04亿桶,比5年平均水平低约23%,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市场人士认为,美国石油产品库存极低和炼油能力短缺,将在夏季引发燃油危机。

    从世界范围看,炼油能力出现普遍短缺现象。沙特王储萨勒曼认为,全球炼油产能投资不足是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价格上涨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其次,美国如何解决通货膨胀难题备受关注。拜登政府把解决通胀问题作为其国内政策的首要任务。目前看,拜登政府似乎把宝押在了加息上。此外,美政府还试图通过压低油价和改善供应链来抑制通胀,但收效甚微。例如,美国目前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约占全球需求的1%,总释放量可达到1.8亿桶,加上此前释放的2次,美国预计将释放总计2.6亿桶原油。这种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也未能抑制油价上涨。

    据美国劳工部5月份数据,美国4月份的通胀率为8.3%,较3月份的8.5%略有下降,但仍处于40年来的高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表态说,将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直到“看到通货膨胀以一种明确和令人信服的方式回落”。创纪录的柴油和汽油价格正在威胁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由于柴油价格影响经济的各个部分,美联储对抗通胀的斗争变得更加复杂,因为更大幅度的加息可能导致经济活动和家庭支出恶化,并最终导致经济衰退。

    大多数经济学家和分析人士认为,要消除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困难重重,一旦美联储用药过猛,可能会导致经济陷入滞胀甚至衰退风险。高盛集团提出警告,敦促企业界和消费者为美国经济的衰退前景做好准备。也有分析认为,通过连续加息来抑制通胀的效果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为货币政策对经济影响有滞后性,通常是9个月到1年半之间,所以美国经济有可能在2023年陷入衰退。不过,美国经济如果转而向下,石油需求也会随之受到抑制。

    再次,全球石油供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油价仍将高位运行。今年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已创下历史新高,各大能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在帮助缓解欧洲能源紧张的同时,美国自身库存不断缩水。数据显示,自2020年7月份以来,美国石油库存已锐减4.21亿桶。美国今年4月份成为原油和燃料的净出口国,每天的进出口差额为300万桶,其中大部分石油来自库存,因此目前库存已降至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较低的库存将影响美国填补大国石油缺口的能力。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石油出口增长与其国内燃料价格上涨之间的联系。

    虽然油价一直上涨,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却缓慢增加,其中原因耐人寻味。有分析认为,尽管价格上涨,投资者仍对石油行业持怀疑态度,导致后者缺乏足够的资金投资新设备,以应对更高的需求。世界石油巨头们都在忙于回购股票、派发特别股息,唯独对提高产量不感兴趣。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57789.html
相关报告
  • 《多重因素影响 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7
    • 近来,国际油价延续缓步上涨态势,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和纽约轻质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70美元上下。产油国及相关生产商获利颇丰。从整体来看,受原油减产协议、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际油价涨势未尽,这引发一些机构的担忧。   高油价引发市场关注   国际市场上,布伦特原油价格及纽约轻质原油价格本周升至2014年年底以来高位,分别触及每桶75美元和70美元。2018年迄今,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15%。   分析师认为,市场对汽油的需求加剧以及产油国执行减产协议减少了市场供应是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沙特和主要产油国仍在执行减产行动,预计欧佩克将把限产协议执行到年底,甚至可能延长到2019年。与此同时,近来中东冲突升级以及委内瑞拉危机都使原油价格上涨步伐难止。此外,贸易摩擦的威胁给股市带来了下行压力,原油作为大宗商品成为投资者不错的选择。   面对石油价格普遍上涨,美国总统特朗普归咎于欧佩克的减产策略,特朗普认为是欧佩克在背后操作这一切。4月20日,特朗普发推文称,“看起来欧佩克又在故技重施。各处石油产量创下新高,海上油轮满载,石油价格却‘人为地’非常高!这没有好处,并且不会被接受。”   美国媒体报道称,纽约能源避险基金Again Capital合伙人吉尔德夫表示:“一些通常会抑制油价的额外供应或供应过剩因素在降低影响。现在,沙特人又再次准备哄抬油价。”   欧佩克主席马兹鲁伊并不认可此说法,他表示,欧佩克并没有故意抬高油价,而是一直致力于拯救市场。除了马兹鲁伊,俄罗斯和沙特等国家的原油部长也认为故意抬高油价一说不存在。出席欧佩克/非欧佩克监督委员会会议的代表称,油价上涨是因为全球政治局势紧张。   欧佩克秘书长巴尔金都在回应特朗普的推文时表示,欧佩克没有任何价格目标,也没有在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联合行动中设定任何目标价。价格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让市场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恢复稳定。   全球需求增长依然旺盛   目前,大部分机构看好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前景,这从基本面上支持当前原油价格。   国际能源署将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上调9万桶,至每天150万桶。尽管美国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但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同样强劲。   高盛也指出,2018年全球原油需求数据符合高盛的乐观预期,今年一季度日需求量料达到255万桶,创2010年四季度以来最强同比增长幅度。   机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消费达到11年以来的峰值。同时,在国际油价升至3年来最高水位之际,亚洲石油需求在4月升至纪录高位,推动了这波油价涨势。高盛表示,亚洲需求将促使2018年平均油价达到每桶80美元。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投行富瑞在客户报告中指出,中东紧张情势升温对油价走强产生了影响,但实货市场紧俏是主要推动力。   汤森路透Eikon的贸易数据显示,亚洲主要进口国的海运原油进口规模将触及纪录高位,其中一大部分将流入中国市场。预计4月中国进口原油逾每日900万桶,创纪录最高,接近全球需求量的10%,在亚洲整体需求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高盛预计,中国的需求仍将强劲增长。除了补充库存等因素外,分析师指出,利好的中国增长环境是原油需求普遍得到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原油价格上涨侵蚀利润率,但亚洲的炼厂仍在高水平运作,以满足旺盛的需求。   同时,国际能源署开始警告全球或将面临原油供应短缺风险。国际能源署指出,由于委内瑞拉经济危机恶化,原油产出下降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市场可能从供应过剩转为供应短缺。此外,该机构还表示,欧佩克削减的产量比预期多出近50%。   原油价格涨势恐延续   国际油价无论大涨或大跌,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从整体来看,近期国际油价呈现震荡上涨态势,且涨势未尽,这引发一些机构的担忧。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鲁斯金在近期报告中称,油价已经开始影响市场通胀预期,进而影响美国国债收益率以及更多资产。他认为,从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TIPS)收益率与油价的走势来看,前者紧跟后者上涨,如果油价再涨5美元,就意味着TIPS收益率至少要再涨10个基点,从而进一步推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假设美国国债实际收益率和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正相关,油价如果涨至75美元附近,就意味着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升至3%以上。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导致10年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年高点,而对通胀上升的预期反过来又提振名义收益率。   3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剔除食品和能源的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达到去年4月以来最大涨幅。美国劳工部4月10日公布的3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前月增长0.3%,高于市场预期的0.1%,与去年同期比较则增长3%,高于2月的2.8%和经济学家预期的2.9%,通胀压力正缓慢攀高。   资本市场资深分析师表示,美国通胀还没有升温,然而通胀上行趋势足以推动美联储今年升息三次。   除了特朗普炮轰欧佩克外,《华尔街日报》也指出,70美元的油价对美国经济而言是一种负担,目前尚在承受范围之内,但若继续攀升,或将为美国经济招致麻烦。   油价上升之际,产油国及相关生产商则获利颇丰。路透社报道称,美国产油商从油价上涨中获益。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2018年美国石油产量将达到每日1030万桶,打破历史纪录,到2019年,将达到每日1080万桶,美国将成为最大的产油国。   相关从事贸易的人士称,美国对欧洲的供应会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美国原油将出现在外国炼厂,将欧佩克和俄罗斯的石油取而代之。   “美国原油在各地售卖。”一位地中海炼厂的交易员称,这让当地各品级原油承受巨大压力。该炼厂定期购买俄罗斯和里海原油,近期则已开始购买美国原油。交易商表示,减产协议带来的较高油价以及美国产量增加,使得俄罗斯、尼日利亚和其他品级原油很难在欧洲卖出去。   路透社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原油出口中有7%销往欧洲,但今年已升至12%。
  • 《油价持续上涨》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19-11-12
    • WTI和布伦特原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西德克萨斯中质油(WTI)和布伦特原油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高。周二12月WTI合约上涨69美分,收于每桶57.23美元。轻质原油最高价为57.50美元,最低为56.30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3美分,收于每桶62.96美元。 AlixPartners LLP能源业务董事总经理比尔·埃班克斯(Bill Ebanks)观察到,本周到目前为止,布伦特和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分别上涨了约1%和2%。“油价已显示出受到多种因素支持的迹象,其中包括有关潜在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持续建设性叙述以及有关美国经济实力的看涨报告,这可以从就业人数增长12.8万证明,而持续的情况则表明了这一点。共识预测将提供75,000个工作岗位。” Ebanks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