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辉瑞PD-L1抑制剂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 江洪波
  • 发布时间:2020-05-04
  • 4月10日,德国默克(Merck KGaA)与辉瑞(Pfizer)公司共同宣布,已向美国FDA递交其联合开发的PD-L1抗体Bavencio(avelumab)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作为一线维持疗法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同时,FDA还授予该疗法突破性疗法认定,并决定根据其实时肿瘤学审查(RTOR)试点计划进行审查。
    该项申请的提交是基于III期JAVELIN Bladder临床试验 100获得的积极结果。该试验是一项随机,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共有700名已接受过诱导化疗,且疾病未出现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参与其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分别接受Bavencio与最佳支持护理(BSC)构成的一线维持疗法,或BSC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与BSC治疗组相比,Bavencio联合疗法显著延长UC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达到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试验中Bavencio的安全性与JAVELIN单药临床开发计划中的安全性一致。JAVELIN Bladder 100研究的详细数据将在即将举行的医学大会上发表。
    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的癌症。2018年,全球诊断出超过50万例新的膀胱癌病例,全球约有20万人死于该疾病。尿路上皮癌是最常见的膀胱癌,占膀胱癌总数的90%。联合化疗目前是晚期疾病患者的一线治疗标准,尽管大多数患者的初始缓解率很高,但大多数患者在开始治疗后9个月内最终会经历疾病的进展。鉴于一线化疗后晚期膀胱癌患者预后较差,因此迫切需要其他治疗方案来提高患者生存率。
    Bavencio是德国默克与辉瑞公司共同开发的全人源化PD-L1单抗,通过结合PD-L1,它可以防止癌细胞使用PD-L1来逃避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反应,激活T细胞参与杀伤肿瘤。Bavencio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MCC),和接受过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UC患者。

  • 原文来源:;https://www.merckgroup.com/en/news/1l-uc-submission-and-btd-09-04-2020.html
相关报告
  • 《Resverlogix公司新药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生命健康领域集成服务门户
    • 编译者:赵若春
    • 发布时间:2020-03-21
    • 2020年2月3日Resverlogix公司官网报道,美国FDA授予其Apabetalone(RVX-208)突破性疗法认定,以结合标准护理方法(包括高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二级预防疗法治疗由2型糖尿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Resverlogix公司开发的Apabetalone是一种选择性BET抑制剂。BET抑制被认为是一种可以调节致病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机制。Apabetalone是针对BET蛋白中的第二个溴结构域(BD2)的选择性BET抑制剂。它对BD2的选择性抑制可以产生一组特定的生物学效应,对高危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依赖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法布里病(fabry disease)等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益处和良好的安全性。患者的BET蛋白可能作用于DNA上以提高基因表达,从而指示细胞产生有助于疾病的蛋白。Apabetalone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如(图 1)所示在“转录”水平起作用,通过阻断BET蛋白的作用,进而使失调蛋白的增加产量回落至更健康的水平。   图 1 Apabetalone的作用机制(图片来源:Resverlogix官网) 该突破性疗法的认定是基于一项名为BETonMACE的3期临床试验获得的积极数据。该试验结果表明,与只接受标准护理疗法的对照组相比,Apabetalone治疗可显著减少了患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导致的住院,并改善了两个预先指定患者亚组(包括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亚组)的心血管结局。在中重度认知功能减退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亚组中,还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的评估,该亚组中患者在认知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改善。通过对BETonMACE中不良事件的分析以及该试验的独立数据和安全监控委员会的9份阳性报告,进一步验证了Apabetalone的一致安全性。
  • 《PD-1能否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国内PD-1/PD-L1抑制剂分析》

    • 来源专题:广东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路线图信息服务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19-08-28
    • 8月20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外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通知,正式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常规准入部分的药品名单。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在调出药品方面,共调出150个品种。除了被国家药监部门撤销文号的药品外,总共调出了79个品种。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的药品目录经专家论证全部调出。在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其中西药47个,中成药101个。同时,此次医保目录共确定了128个药品纳入拟谈判准入范围,包括109个西药和19个中成药。均为临床价值较高但价格相对较贵的独家产品,而前三批谈判成功药数量总和仅为56个。 在尚未敲定的新的谈判准入药品目录中,抗癌药PD-1/PD-L1能否入选国家医保目录,目前仍留下悬念,业界处于高度关注状态。按照国家医保局前期发布的《2019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方案》,9-10月将是发布谈判准入目录阶段。对于PD-1/PD-L1是否应该纳入医保目录,业界存在不小争议:如果纳入,可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但纳入后高价药可能会占用更多的医保资金,药物滥用也是疑虑之一。争议归争议,企业还是正在积极准备参加国家医保目录新一轮的谈判准入。 下文对国内PD-1/PD-L1抑制剂进行分析。 PD-1/PD-L1 PD-1全称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英文名字为programmeddeath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为CD28超家族成员,是一个268氨基酸残基的膜蛋白。以PD-1为靶点的免疫调节对抗肿瘤、抗感染、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存活等均有重要的意义。PD-L1全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英文名为Programmedcelldeath1ligand1,也称为表面抗原分化簇274(CD274),当它与PD-1结合时,就会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从而降低人体免疫力,肿瘤细胞快速增长。貌似有点抽象哈,啥也不说,上图! image.png 上图中左边的就是我们人体内的“卫士”T细胞,右边的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肿瘤细胞。正常来说,T细胞会识别肿瘤细胞然后进行杀伤攻击,但是肿瘤细胞上的PD-L1蛋白会让这一机制中断。可以看到,T细胞上的PD-1蛋白会和肿瘤细胞上的PD-L1结合,从而提供抑制性信号,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以至于肿瘤细胞会肆无忌惮的快速增长。 PD-1/PD-L1抑制剂 PD-1/PD-L1抑制剂是用来阻止PD-1和PD-L1结合的免疫哨点单抗药物。 image.png PD-1抑制剂与PD-1蛋白结合,从而使得肿瘤细胞无法与T细胞结合,这样T细胞就重获新生,重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攻击。同理,PD-L1抑制剂也会和PD-L1蛋白进行结合,让T细胞重新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攻击,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PD-1/PD-L1抑制剂的优势 PD-1/PD-L1抑制治疗是通过解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新型免疫疗法。PD-1/PD-L1抑制剂的诞生,为肿瘤医学的进步带来了巨大的跨越:它实现了横跨多个癌种的突破性进展,部分晚期患者实现了长期生存,可以说在现代抗肿瘤的拉锯战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医学研究者们甚至断定,免疫治疗将会是未来攻克癌症的主要方向。现对PD-1/PD-L1免疫疗法、传统化疗、小分子靶向治疗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据药智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14日,全球在研PD-1/PD-L1抑制剂有39个,其中在国内进行注册申报的有20个,上市的有6个,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的纳武单抗注射液和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美国默沙东药厂推出的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苏州盛迪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和苏州众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国内上市的6个药品适应症批准情况如下:纳武单抗用于(1)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作为单一药物或与ipilimumab联合治疗,(2)有转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用基于铂化疗或后有转移患者的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用于:经一线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用于:(1)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渐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2)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用于: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 PD-1/PD-L1抑制剂价格对比 据悉,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欧狄沃)、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可瑞达)国、纳武单抗(OPDIVO)、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达伯舒)国内上市价格比起美国、欧洲和香港都要低很多。 image.png 笔者的话 近年来,药监局先后推出的MAH制度,生物类似药的申报指南、优先审评、医保改革等政策,加快了生物制品的注册申报。目前国内各大企业对PD-1/PD-L1抑制剂这块大饼都“虎视眈眈”,信达生物、中山康方生物、上海恒瑞等知名企业研发的产品都处于临床阶段,相信不久之后他们各自的产品会相继在国内外上市,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而言,肿瘤的治疗又会多一些选择,人类的健康之路将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