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电力率先使用“以电折煤”能源大数据监测煤炭生产》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2
  • 7月19日,记者从山西电力公司获悉,国网山西电力率先使用电力大数据监测,开发出“以电折煤”能源大数据产品。

    “有了电力大数据的支撑,保供、限产、节能、安全不再矛盾对立,精确掌握煤炭产量,精准制订保供措施会更加科学高效”,监测人员介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发挥能源大数据中心价值作用,积极研究用电量与煤炭产量之间的关系,开发出“以电折煤”能源大数据产品。自5月10日“以电折煤”能源大数据产品运行两个月以来,累计为政府提供监测分析报告247份,发布产量预警信息98条,期间分析出3家煤炭企业采掘衔接不合理、两家煤炭企业上报数据不准确。

    “以电折煤”煤炭产量监测模型汇集了251家煤炭企业的产量、能耗、用电等数据,构建以能定产预警、电量煤量趋势预警等6大监测分析场景,通过可视化方式,实现煤炭企业产量监测、能耗强度预警、洗煤企规模业测算3类功能。按照政府指导、电网主建的模式,政企联合形成了数据收集、监测、分析、预警,现场核查、整改、反馈的全过程闭环工作机制,实时监测企业煤炭生产状况,助力政府高质量完成煤炭增产保供任务。

    下一步,国网山西电力将进一步加强政企合作,强化能源、经济、环保数据收集,细化煤炭生产企业分类和各流程环节电量数据采集,优化煤炭产量监测分析模型算法,不断拓展相关应用场景。在政策保煤、风险监测、能耗双控等方面辅助政府精准施策,在能耗管控和用电异常分析处理方面,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相关报告
  • 《“数字”驱动煤炭全链条开发》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3-19
    • 巨型矿坑之中,黄土剥离、乌金裸露,一辆辆矿用卡车穿梭期间,忙着运输作业。与往常不同,这些车里没有司机,除了留有安全员现场保障,车辆行进由数公里外的电脑“驾驶”,装卸车等环节自动完成。日前,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国能准能集团黑岱沟露天煤矿,3个工作面正在进行无人驾驶卡车重载调试。 今年底前,10种车型、165台矿用超大型卡车将在黑岱沟、哈尔乌素露天煤矿集结上岗,并与挖掘机、推土机等辅助作业车辆协同运行。届时,两矿所在的准格尔矿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运输露天矿山,这也是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范。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近日发布的《“十四五”能源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明确,“推进数字化技术在煤炭产业领域的全面应用”,煤炭数字化投资规模约120亿元。除了采煤,运输、洗选等更多环节将转为“数字”驱动。 对数字化的需求更大、要求更严 “我们组建了专业团队,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5G通信等技术与煤炭开采的深度融合。”国能准能集团副总经理曹勇介绍,该集团规划了一条以“单机装备智能控制、多机装备智能协同、管理系统交互集成”为核心的智能化建设之路,未来将拥有统一高速网络、统一管控平台、统一数据中心、多元化应用系统,最终将实现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全面打造可复制的智能矿山标杆。 以此为代表,内蒙古陆续启动“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5G+无人矿卡联合实验室”等工程。“十四五”期间,当地将继续加强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将覆盖勘探、采掘、安全、生态保护等环节。 除了露天煤矿,数字化技术还“穿越”地层深入井下。以另一煤炭主产区陕西为例,记者从陕煤集团西安重装智慧矿山公司获悉,由其首创的煤炭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近期在彬长矿业大佛寺矿连续运行。有了数字化加持,矿用设备不仅全天24小时可控、在控,从安装、运维、再制造到报废的全生命过程都能跟踪监测。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设备监控,而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系统化管理平台,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整理、科学分析、故障预警,以此为基础为各级管理层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西安重装项目管理部技术经理王恒向记者坦言,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本着“少人则安”的原则,比其他工业领域更渴望数字化赋能。“但因井下条件复杂多变,瓦斯、顶板等安全隐患叠加,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难度更大、要求也更严苛。” 面临硬件、软件提升的双重考验 难在哪里,严在何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不仅受制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同时也受到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工艺方法、地理位置、现有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制约。”曹勇表示,目前主要存在研发滞后于企业需求,智能技术装备保障不足,系统间信息交互难、实时性差、数据利用率不高和高端人才匮乏等问题。 王恒举例,井工矿条件特殊,设备须通过专业防爆认证才能下井,很多在地面使用良好的智能设备,到了井下适用性大受限制。“比如,采煤工作面需定期喷水降尘,设备运行条件与地面不同。我们经常遇到井下传感器进尘、进水等情况,灵敏度、清晰度随之下降,甚至失效。硬件性能是实现数字化的基础,必须加强维护。” “技术有短板,生态需完善。”西山煤电杜儿坪煤矿技能大师工作室主任董林有着相似感受。以5G为例,现有应用多集中在视频传输等领域,受融合应用相关技术限制,能够解决煤矿智能化建设痛点的突破性应用尚未完全实现。5G作为新技术,与煤矿融合发展尚处探索期,目前在管理运维方面仍缺乏统一标准。加上数字化管理要求更为精细,煤矿配备的专业人才比较少,依靠运营商提供服务费用高。 早前在中国国际煤炭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王虹桥提醒,煤企数字化转型面临战略调整、信息安全等风险。“产业政策变化、企业重大战略方向调整等,都会让基于原有设计建设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无法继续实施,或推倒重来。万物互联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但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资不能直接产生效益,往往不被重视。” “千企千面”,转型没有固定套路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测算,到“十四五”末,煤炭行业数字经济年产值有望达到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数字化转型千企千面,没有固定路径和套路可循,要稳扎稳打、从上到下、循序渐进。数字化只是手段,本质是提高效率,而非技术。”王虹桥认为,煤企应重视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化基础建设及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并将智能化建设纳入数字化转型整体,加快煤炭工业互联网支撑体系建设,加快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工作。 董林也称,哪怕只在山西省,各类煤矿就有近900座,数量多、差异大,需建设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一方面,建议开展5G+煤机等装备研发制造,在重大项目资金倾斜、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及科研机构落地山西;另一方面,在学科设置、双一流大学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5G应用人才培养,还可设立煤矿5G建设专项资金,对5G应用全覆盖的矿井按软硬件投资比例给予奖励,并在煤炭接替资源配置、项目核准上优先考虑。 曹勇表示,煤矿开发涉及生产、安全、机电、技术等系统部署,层次多、结构复杂,智能化建设是各系统、各组成环节全面升级转型的过程,不仅体现在“单一部件、单机设备、单一系统”上,更主要的是实现全局化信息的交互和高效应用。“关键在设备,核心在智能,需要装备制造企业、科研单位从设计之初就介入整个建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延伸智能设备制造产业链,从主要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与服务转变、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推动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
  • 《德国政府计划干预能源市场 恢复煤炭发电》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据悉,德国议会计划就一项规定进行投票,该规定表明,如果供应形势进一步恶化,将向燃煤电厂运营商提供补偿帮助其恢复运营。由于俄乌冲突仍未缓解,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加剧,这是德国政府加强德国能源安全一系列努力的一部分。德国政府当前正考虑干预能源市场,使燃煤电厂恢复运营,并节约使用天然气,急于限制其主要能源供应国俄罗斯进一步供应中断带来的负面影响。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在一次议会听证会上表示:“我们在这里所做的是引导德国回到能源政策的未来。”他称该措施是一把“利剑”。 在整个欧洲,各国政府都在争先恐后地赶在冬季来临前增加天然气等能源储备量,因为欧洲用电和供暖需求通常会在冬季达到高峰。俄罗斯已经切断了对少数几个国家的天然气供应,并限制了通往欧洲大陆的最大天然气管道——北溪管道的天然气供应量。而这条最大管道将于下周一进行预定的维护,因此暂时关闭,德国当局则担心俄罗斯有可能借此机会永久停止输送。 德国急于填满储气库,为冬季做准备 如果燃料供应短缺,该规定还将允许德国政府限制一些天然气厂的发电量。据了解,对供应短缺的担忧导致德国电力价格本周上涨25%,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400%。 哈贝克表示,通过北溪的天然气流量下降将使天然气储存点在11月之前达到90%的目标变得更加困难。目前,天然气储量约为63%。 新措施是一个更大的能源框架计划的一部分,它将允许德国重新开放6.9吉瓦的煤炭产能、1.9吉瓦的褐煤产能和1.6吉瓦的石油产能,以提高其能源安全。 BloombergNEF预测数据显示,这将使该国在未来12个月的电力用气量减少52%。在2024年3月之前,将允许更换发电厂。 BloombergNEF分析师 Kesavarthiniy Savarimuthu表示:“对公用事业来说,打击不会那么严重,因为天然气发电的经济效益一直在恶化,而且他们一直在亏损。” 她补充说,重启休眠的燃煤电厂对德国能源巨头来说可能是件好事。“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德国政府可以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而RWE等企业则受益于工厂的恢复带来的更高利润。” 尽管取代俄罗斯的天然气对德国来说很困难——该国大约35%的天然气消耗依赖于俄罗斯供应,但是该国计划在未来几个月摆脱对俄罗斯煤炭的依赖,来逐渐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另外,德国立法者在周四早些时候还批准了一套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