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信号转导与耐药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李阳
  • 发布时间:2015-11-07
  • 结核杆菌感染每年可导致200万人口死亡,而化疗已产生严重且广泛传播的耐药性。信号转导系统是细菌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重要分子机制,但目前尚不清楚其是否介导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基于此,来自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的3名研究人员介绍了结核杆菌的12对二元信号转导系统并分析了其与耐药性产生的关系,其相关成果发表于《微生物学报》2015年第55卷第8期。

    研究人员通过对近期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MprB/A、PhoR/P、DosR/S/T、SenX3/RegX3、MtrB/A五对二元信号转导系统有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使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可以将二元信号转导系统视为潜在的有效调控靶位点,通过尝试应用小分子化合物对二元信号转导途径进行靶向调节来逆转细菌的耐药性。

相关报告
  • 《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4-12
    • 潜伏结核感染(LTBI)复发是新发结核病的主要来源,其中耐药结核所占比例较大,使得耐药LTBI复发的防控成为结核病研究的重点。耐药结核杆菌的致病机制、药物和疫苗研究均依赖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及科学的评价体系,但针对该动物模型的研究目前罕有报道。虽然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结核杆菌H37Rv与耐药株的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在机制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抗耐药结核杆菌药物和治疗性疫苗的评价方面不能完全用 H37Rv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替代,且目前H37Rv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小鼠模型的潜伏期荷菌量偏高、复发期变异大,猴模型的潜伏期和复发期不可预测等。 基于此,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以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结核疫苗室的5位研究人员合作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及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主要包括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两个方面的内容,其相关成果发表于《微生物与感染》2016年第11卷第1期。 在研究现状部分,研究者首先阐述了开展耐药结核杆菌感染动物模型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结核杆菌潜伏感染理想动物模型应具备的特点,然后描述了常见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以列表形式对不同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此外,研究人员指出导致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为缺乏用于预测复发的免疫学指标。 在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部分,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制备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缺乏有代表性的标准耐药结核杆菌菌株;(2)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可能不稳定,并提出两点解决思路:(1)微卡(母牛分枝杆菌提取物)联合化学药物可能使制备的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小鼠和猴模型稳定可控;(2)在耐药 LTBI 模型中筛选早期预测复发的免疫学指标。 综上所述,采用新的抑制剂和模型制备参数,有望制备较为稳定且可控的耐药结核杆菌潜伏-复发感染动物模型,进而可探索预测复发的免疫学指标以提升模型在药效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此外,该模型的创制还将促进耐药结核杆菌致病机制、药物及疫苗候选靶标的研究,促进药物和疫苗的转化医学研究,给耐药结核病的防控带来新的希望。
  • 《氯法齐明治疗耐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李阳
    • 发布时间:2016-07-05
    • 现有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的增加为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使得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氯法齐明用于治疗结核病(尤其是MDR-TB)的效果较好,且与其它抗结核药物几乎无拮抗作用,可被视为治疗MDR-TB的一种药物。基于此,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3位研究人员系统综述了氯法齐明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抗麻风活性、抗结核活性以及抗分枝杆菌复合群(MAC)/HIV活性,其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年第39卷第5期。 文中指出,氯法齐明的抗菌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其抗结核活性已得到部分研究的证实;氯法齐明脂溶性强,具有极强的疏水性,通过注射给药吸收很慢,目前多通过口服给药。口服给药后,氯法齐明血浆中的浓度很低,主要沉积于脂肪组织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此外,氯法齐明半衰期较长,单次给药消除半衰期约为10天,连续给药消除半衰期至少为70天;氯法齐明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结核杆菌活性,与其它抗结核药相比不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可防止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发生耐药;氯法齐明不仅可用于治疗MDR-TB,也可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的MAC感染。 文中最后还谈到氯法齐明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虽较好,但也存在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最常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与剂量相关且可恢复。 总而言之,氯法齐明对结核病的治疗,尤其是对MDR-TB和XDR-TB具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在MDR-TB治疗过程中可能有防止耐药增加和改善预后的作用,而在XDR-TB治疗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其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色素沉着但可逆,相对其它抗结核药物来说不良反应轻微,但如何控制和减轻其不良反应还在研究中,因此可以说对于氯法齐明治疗MDR-TB的治疗方案、疗程、剂量及不良反应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