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流感疫苗在炎症性疾病治疗中的经验教训。》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1-27
  •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 such as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from next generation approaches for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influenza vaccines. Immunomodulation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 rather than ablation of cytokine or cellular responses, can address the root cause of the disease and provide potential cure. Like influenza, there are different antigenic 'strains' and inflammatory T cell responses, Th1 or Th17, that drive each person's disease. As such, next generation vaccine-like antigen specific therapies for inflammatory diseases can be developed but will need to be customized to the patient depending upon the antigen and T cell response that is driving the disease.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280056
相关报告
  • 《基于 mRNA 技术的下一代流感疫苗》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及重点传染病
    • 编译者:张玢
    • 发布时间:2024-09-07
    • H3N2 流感病毒是老年人的严重呼吸道病原体,因为 H3N2 病毒的活跃传播与该年龄组的住院和流感相关死亡风险增加有关。1H3N2 流感病毒的几个抗原分支和亚分支可以在一个季节内传播,在不同地理区域同时或逐渐相互取代。2由于获得许可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仅包含一种 H3N2 成分,因此接种疫苗的个体极有可能在流行季节感染来自不同分支的 H3N2 病毒,这通常使疫苗接种活动无效。克服 H3N2 流感病毒不断进化性质的一种可能解决方案是开发一种通用流感疫苗,针对比血凝素头部结构域更保守的流感病毒抗原,例如血凝素柄结构域、病毒神经氨酸酶或核蛋白。3然而,需要新的和经过验证的免疫保护相关性来加速此类新的广泛保护疫苗的开发和批准,因为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即血凝素抑制抗体水平,仅反映针对血凝素分子受体结合域的流感疫苗的疗效,而不反映其他病毒抗原的疗效。4 或者,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针对血凝素抗原的季节性流感疫苗,例如增加疫苗剂量(例如,高剂量疫苗)、配制具有强效佐剂的疫苗或开发纳米颗粒形式的疫苗抗原。这种方法已被证明成功地增加了老年人抗体反应的广度,特别是对不断变异的 H3N2 流感病毒的反应。5,6Moderna 正在考虑的另一种选择是使用最近开发的 mRNA 疫苗技术,该技术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非常成功。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编码四种血凝素蛋白(H1N1、H3N2、B/Victoria 和 B/Yamagata)的季节性四价流感 mRNA-1010 疫苗对 18 岁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是安全的,并且与标准灭活季节性流感疫苗相比,诱导了更高的血凝素抑制抗体滴度对抗甲型流感成分。7基于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并且由于 mRNA 疫苗平台在更新每个疫苗成分的易用性和速度方面具有非凡的灵活性,开发人员试图通过将多个 H3N2 分支包含在单一疫苗配方中来进一步改进季节性流感疫苗,以克服即将到来的流感季节可能出现的 H3N2 疫苗不匹配问题。 因此,在《柳叶刀传染病》中,Dense Hsu 及其同事8报告了一组下一代 mRNA 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的中期结果,该疫苗针对 50-75 岁成年人的另外一种或两种流感 H3N2 毒株。所有疫苗包括 A/Darwin/6/2021 (H3N2) 毒株(亚分支 3C.2a1b.2a.2a),一种下一代疫苗含有额外的 A/Newcastle/1/2021 (H3N2) 毒株(亚分支 3C.3a1;五价疫苗 mRNA-1011.1),在两个变体中,B/Yamagata 毒株被一个(A/Newcastle/1/2021;四价 mRNA-1011.2)或两个(A/Newcastle/1/2021 和 A/Hong Kong/45/2019 [亚分支 3c.2a1b.1b];五价 mRNA-1012)额外的 H3N2 毒株取代。在这项随机、开放标签、1/2 期试验中,使用三种标准四价疫苗,每种疫苗都含有一种 H3N2 毒株(mRNA-1010、mRNA-1010.2 或 mRNA-1010.3)作为对照。应该指出的是,由于 B/Yamagata 病毒已从流通中消失,因此 WHO 不再建议将 B/Yamagata 病毒纳入季节性流感疫苗,从而允许该成分被更有可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毒株所取代。9
  • 《Science长文报道:下一代mRNA疫苗开发关键——LNP》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5-24
    • 脂质纳米颗粒(LNP)是mRNA药物常用的载体。目前,BioNTech/辉瑞和 Moderna的mRNA疫苗都采用LNP作为运输载体,这是这些疫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LNP是一种多组分系统,通常由可电离脂质或阳离子类脂质化合物、辅助脂质、胆固醇、保护剂聚乙二醇-脂质共轭物组成。 LNP结构组成:每种LNP都由4种辅料构成,包括可电离脂质(与mRNA结合,将其电荷由负电荷转化为电中性,同时限制颗粒毒性);另3种脂质可以维持粒子的结构并提高稳定性(来源:Science)   LNP可将mRNA包裹在结构内部空腔中,这种结构可以提高mRNA体内稳定性,有利于mRNA发挥作用。然而,制剂中的LNP载体是药物注射后疼痛与炎症等不良反应的主要诱因。此外,mRNA发挥作用必须经过其翻译出对应的蛋白质实现,需要mRNA从颗粒中逃逸出来,然而,这对于细胞内的LNP颗粒非常困难。最后,当温度升高时,mRNA具有从LNP中解离的倾向,因此这种制剂必须低温保存,这也限制了这种剂型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总结来说,尽管这种递送技术的作用有目共睹,但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生物化学家Pieter Cullis开创了LNP药物递送系统,他表示:“这种系统明显很有前景,但是我们还需要提高LNP的性能,这是肯定的。” 2020年,Cullis创立了NanoVation Therapeutics,开发了利用LNP将核酸安全有效地输送到各种组织的下一代平台技术。 目前,大型制药巨头和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LNP系统。新一代LNP技术递送能力更强、副作用更少,可以帮助mRNA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并提高mRNA药物的组织靶向能力。改进后的这种纳米颗粒可以帮助新冠和其他疾病的mRNA疫苗实现更佳的疾病预防效果,同时也可以助力mRNA药物发挥治疗疾病的潜能。Philip Santangelo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师,目前与多家mRNA公司合作过。他表示:“递送方式的创新一定可以改变游戏规则。”   Cullis在大概20年前开发了首个LNP系统,将基因沉默药物递送至细胞内。后来,他和同事设计了LNP系统中的4种脂质成分,帮助mRNA进入细胞治疗疾病。这种技术目前在疫苗中进一步扩大使用。RNA疫苗公司VaxEquity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UBC生物工程师Anna Blakney表示:“这里面仍需要进行大量的优化开发工作。”当谈到如何理解细胞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时,她补充道:“这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3月24日,来自基因泰克的科学家研究了纳米颗粒如何激活一条特定的炎症通路,为这一问题找到了部分线索。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对提高身体免疫力至关重要,但是这种炎症因子也可能诱发某些副作用。SM-102是一种可电离脂质,与mRNA结合并将mRNA封装于LNP内部。实验中,SM-102显著激活了这种通路。Moderna的mRNA疫苗也是基于SM-102制备的,这可能是这种疫苗在发挥较强的防护作用的同时导致部分接种者感到恶心的原因。   基因泰克研究团队没有评估BioNTech /辉瑞mRNA疫苗中使用的类似的脂质。而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Mohamad-Gabriel Alameh测试了一种相关的脂质分子。这种脂质分子触发了一系列炎症分子,这其中既有促进疗效的,也有导致不良反应的。目前,研究人员期望可以设计出激活有利的免疫反应,而不会过度刺激有害免疫通路的可电离脂质。Alameh表示:“这并不简单,但应该是可能的。” Michael Buschmann与Alameh等人共同创立了AeceRNA Therapeutics。Buschmann曾于2021年带领一个研究团队,证明了LNP的电荷对疫苗非常重要。小鼠实验中,负电荷不利于LNP停留在肌肉和淋巴结中引发预期的免疫反应;相反,负电荷的LNP倾向于在体内广泛分布,提高小鼠发烧、寒颤和其他不良反应的风险。 LNP递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可电离脂质的pKa。负电性LNP肌内给药后会在肝脏中出现更多的脱靶蓄积,这可以通过离子型脂质和LNP的适当优化改善(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为了减少LNP的电荷负载量,研究人员替换了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可电离脂质。根据去年在预印本平台上发表的论文,这种新型LNP制备的新冠mRNA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了相较于传统递送系统更多的保护性抗体,而且副作用更少。 特拉维夫大学的生物化学家、疫苗递送领域初创公司NeoVac的联合创始人Dan Peer还开发了具有非典型结构的新型可电离脂质库。在一项未公开发表的实验中,这些新型可电离脂质可以帮助mRNA疫苗产生较少的副作用,并且在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更强。   目前,也有研究团队致力于改善LNP的细胞摄取与内涵体逃逸。内涵体帮助LNP进入细胞,然而,大量的LNP被束缚在内涵体内,导致mRNA还没有被释放就被内涵体破坏了。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生物工程师Gaurav Sahay评论道:“有大量的RNA没有发挥作用。”   和胆固醇一样,可电离脂质的形状也可以影响LNP从内涵体中逃逸的能力。Sahay及其同事于2020年报道了不同类型的胆固醇可以改善LNP从溶酶体逃逸的速率。Sahay成立了一家名为Enterx Biosciences的公司,致力于将这些发现商业化。 将C-24 烷基植物甾醇引入LNP(eLNP)可提高基因转染能力。烷基链的长度、甾醇环的柔性与羟基极性是转染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相对于传统的LNP的球形结构,eLNP结构呈多面体。eLNP细胞摄取和保留增强,从内涵体中稳定释放的能力更大。(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赛诺菲已经开始对特制的LNP进行头对头的临床试验。例如,在一项2021年启动的一项试验中,该公司评估了两种递送流感mRNA疫苗的LNP制剂。根据初步数据,赛诺菲mRNA卓越中心研究和生物标志物负责人Frank DeRosa在2021年12月的一次投资者活动中宣布,其中一种脂质纳米粒预防流感性能显著,但在高剂量下也导致了更多的不良反应。 而包括BioNTech和Arcturus Therapeutics在内的其他公司已经开始试图从LNP中除去PEG。PEG在LNP可以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但近来有研究表明PEG与疫苗某些不良反应有关。与此同时,其他更多的公司则致力于优化递送mRNA的脂质,拓宽mRNA应用场景,实现从预防到治疗的跨越。输注LNP后,这种纳米颗粒往往倾向于分布到肝脏中。为了实现治疗疾病,需要提高mRNA编码纠正疾病的蛋白质精准递送到目标细胞或组织中的能力。 NanoVation Therapeutic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Dominik Witzigmann表示:“LNP的递送将成为扩展mRNA应用领域的关键。” 随着mRNA新冠疫苗为BioNTech/辉瑞和 Moderna带来的丰厚利润,产业界对于LNP技术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与之相关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多。Alnylam Pharmaceuticals开发的第一款以LNP递送的一种基因沉默药物于2018年获批,用于治疗一种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lnylam认为在其基础专利中覆盖了BioNTech/辉瑞和Moderna新冠疫苗中的脂质成分权利要求。而Cullis创立的另一家加拿大公司Arbutus BioPharma也在向Moderna索取赔偿,因为Arbutus声称Moderna侵犯了该公司一项由一定比例脂质构成LNP系统的专利。 不过,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生物技术专利律师Jaco Sherkow认为,这些产权纠纷不会对LNP创新造成负面干扰,“这个领域有太多钱可以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