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营养素对全球食物链至关重要》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03-31
  • 由英国利兹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铁元素(一种浮游微观海藻的必需营养素)可以来自深海底部沉积物。与氧气阻止深海沉积物中铁元素溶解的预期相反,这项研究认为氧气和有机物的结合实际上可能会促使铁从深海沉积物中释放到海洋中。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USA,PNAS)上。研究成果揭示了海底过程对海洋生态的影响,对未来研究海洋碳循环和管理海洋环境的未来方法具有借鉴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是英国利兹地球与环境学院的Will Homoky博士。他提到,深海浅表层沉积物为海洋提供了重要的铁(稀有的微量营养素)来源。有机物和氧气对岩石矿物的降解产生大量的微小锈蚀颗粒,这种锈蚀颗粒足够小可以溶解于海水并随洋流搬运。这些微小的锈蚀颗粒及其化学特征解释了海洋内大部分区域中发现的铁元素可能来自于深海沉积物,这一观点有别于传统认识。

    纳米级的铁颗粒(被称为胶体)可以为浮游植物提供重要的营养来源,而浮游植物为广泛的海洋生物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从而影响着全球食物链。

    在全球污染水平上升的情况下,浮游植物也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海洋清除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约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

    由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资助的研究小组还包括来自南安普敦、利物浦、牛津、南佛罗里达和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通过国际GEOTRACES计划形成的合作关系。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铁在全球大洋中的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调节海洋生物和大气二氧化碳中所起的作用。

    Homoky博士补充道,这些发现很重要,因为它们重新认识沉积物中铁来源的转折点以及对它海洋生物的潜在影响--后者为我们研究海底生物提供了新的思路。这项研究发现的铁胶体不同于海洋其他形式的铁来源,将帮助人们设计新一代海洋模型,以重新评估海洋生物和海底与气候的之间的不确定性联系。同时,新发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海洋中的铁与过去海洋生产力和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为海洋保护和管理方法提供信息。

    该研究小组分析了南大西洋从60 m到5 km水深处收集的沉积物样品流体的铁元素含量变化,目的是了解海洋沉积物流体中纳米铁的化学/同位素特征,以及相关铁元素汇入海洋的过程信息。

    报告的合著者Tim Conway博士是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助理教授,他提到,他们现在可以测量海水化学成分中微小但重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十年前无法企及的。他们表征了属于深海沉积物中产生的铁胶体的同位素特征,可用来追踪它们在海洋中的行程。持续目标是了解这种铁的传播距离及其对全球海洋食物网的贡献。(李桂菊 编译)

  • 原文来源:http://www.leeds.ac.uk/news/article/4794/seafloor_nutrient_vital_in_global_food_chain
相关报告
  • 《中国食物与营养》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3
    • 该刊立足于农业、食物、营养领域的结合,是国内唯一把食物原料生产、食品加工、食物流通、食物营养及人体健康相结合的刊物。 《中国食物与营养》及时宣传报导国家食物与营养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刊登食物生产、食物消费、食品工业、食物营养等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科技成果;刊登广大科技人员、行业管理人员、企业和普遍读者关心的重要信息;宣传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改善方案与营养科普知识,倡导科学合理的膳食构成与的消费观念、引导居民健康消费,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与身体素质水平。 《中国食物与营养》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食物资源与开发、食品工业、企业风采、膳食指南、营养与保健、绿色食品、政策法规、新技术新产品、每期焦点、市场信息等。
  • 《日本最新食物成分标准表对营养素摄取量的影响》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9-02-27
    • 本研究旨在通过2016年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2016) 26133名参与者的一日食物摄入量数据,确定修订后的日本食物成分数据库对营养素摄入量估计的影响。采用2010年版和2015年版《日本标准食品成分表》(Japanese Standard food Composition Tables, 2010版和2015版)的两个版本开发了食品摄入量的营养成分谱,并检查了修订后的差异。日平均能量摄入值(2015年版- 2010年版)的差异为80 kJ(19kcal)/人。在统计调查所报告的1604种食物中,591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在整体水平上有差异。在食物组中,肉类是造成能量摄入值差异的最主要因素,产生70 kJ(17kcal)/天/人的差异。在调查报告的29种营养素中,两个资料库的营养素摄取量的差异范围为-5.3%(维生素D)至+10.5%(镁)。对食品成分数据库的修订对每种营养素的影响各不相同,主要是由于来源不同。为了在国家调查系列中评估营养摄入趋势,需要进一步的纵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