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小鼠乳腺中的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验证T1R1/T1R3调节乳蛋白合成》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lixiaoman
  • 发布时间:2017-07-05
  • 范围

    了解乳蛋白合成的调节机制对于制定改善乳蛋白和增强泌乳性能的策略至关重要。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哺乳动物蛋白质合成的关键调节剂。在本研究中,我们想调查T1R1/T1R3是否能调节乳蛋白合成,并在体内调控小鼠乳腺中的mTOR通路。

    方法和结果

    使用去除小鼠、WT小鼠和乳腺外植体的T1R1的方法。使用称重法来计算产奶量。通过qPCR分析β-酪蛋白和AA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如预期的那样,T1R1的去除不仅降低了小鼠乳腺中的总产奶量,而且抑制了β-酪蛋白的合成。此外,在去除T1R1的小鼠中,4EBP1和S6K的磷酸化显着降低。T1R1去除也增加了AA转运蛋白SLC3A2的蛋白质丰度和SLC7A5/SLC3A2的mRNA表达。通过抑制乳腺外植体中的T1R3或T1R1去除来抑制mTOR通路的活化。

    结论

    通过T1R1 / T1R3调节mTOR通路来调控小鼠乳腺体内乳蛋白的合成。

相关报告
  • 《RNA结合蛋白CUGBP1在小鼠中通过磷酸二酯酶3B的激活调节胰岛素分泌》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内分泌代谢
    • 编译者:李永洁2
    • 发布时间:2016-06-06
    • CUG结合蛋白1(CUGBP1)是一种多功能的RNA结合蛋白,在几个阶段包括翻译,脱腺苷和选择性剪接,以及RNA稳定性调节RNA加工。最近的研究表明,CUGBP1可代谢紊乱发挥作用。我们的目的是审查通过GAIN-和失功能实验及其在胰腺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并进一步破译分子机制。其中2型糖尿病诱导高脂饮食的小鼠??模型(HFD;来自脂肪的60%的能量)和小鼠上的标准食物饮食(来自脂肪的10%的能量)进行了比较。胰腺特异性表达CUGBP1和击倒小鼠产生。磷酸二酯酶亚型3B(PDE3B)3'非翻译区(UTR)的不同长度进行克隆对荧光素酶报告分析。用于凝胶移位实验纯化CUGBP1蛋白。CUGBP1存在于啮齿动物胰岛β细胞系;它在糖尿病小鼠的胰岛表达。与对照小鼠相比,葡萄糖负荷后的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和葡萄糖清除率与胰腺特异性CUGBP1过度表达的小鼠中大大延迟;在胰腺特异性敲除CUGBP1相反的结果获得。葡萄糖和胰高血糖素样peptide1(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时CUGBP1表达小鼠胰岛被显著衰减。这与在细胞内cAMP水平强烈下降有关,指向为cAMP的PDE的潜在作用。 在PDE3抑制剂cilostamide的存在下,葡萄糖和GLP-1刺激胰岛素分泌不再由CUGBP1过度降低。类似CUGBP1,PDE3B糖尿病小鼠的胰岛被过度表达。本研究的结论是CUGBP1是通过激活PDE3B胰岛素分泌的关键调节剂。抑制此蛋白质可能提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策略。
  • 《Science | 在小鼠模型中设计具有抗病毒功效的SARS-COV-2木瓜样蛋白酶样蛋白酶抑制剂》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3
    • 2024年3月29日,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药学院副教授王俊及其合作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a SARS-CoV-2 papain-like protease inhibitor with antiviral efficacy in a mouse model的文章。 这篇文章首次报道了在小鼠感染实验中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木瓜样蛋白酶 (papain-like protease, PLpro) 抑制剂。 PLpro 是主蛋白酶外另一个由SARS-CoV-2编码的半胱氨酸蛋白酶。PLpro能够切断病毒非结构多蛋白 (Nsps),对病毒复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PLpro还能通过裂解宿主蛋白的泛素和修饰干扰素刺激基因15 (ISG 15) 从而抑制宿主免疫反应。PLpro在SARS-CoV-2突变株中高度保守,使其成为备受关注的抗病毒药物靶点。然而,经过药物化学家数十年的结构优化和高通量筛选,PLpro抑制剂开发仍处于临床前阶段。在此之前报道的PLpro抑制剂的抗病毒活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都有待优化。 在这项研究中,基于已报道的非共价PLpro抑制剂XR8-24和共价PLpro抑制剂Cp7,将化合物Cp7中的萘环替换成3-苯基噻吩,设计了共价PLpro抑制剂Jun11313 ,发现其可有效抑制PLpro(IC50=0.12 μM),因此研究将其作为起点进行后续结构优化。Jun11313与SARS-CoV-2 PLpro共晶结构分析发现与XR8-24中吡咯烷取代的噻吩基团相比,Jun11313中的噻吩基团朝向BL2 groove结合口袋的相反位置,与Pro248和Pro247形成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并与Met208存在CH-π和S-π相互作用。进一步观察PLpro泛素(ubiquitin)与Jun11313的共晶结构,发现噻吩基占据与泛素Val70相同的疏水口袋。因此,研究人员将这个从未被用于PLpro抑制剂设计的口袋称为Val70Ub。 基于Jun11313与PLpro的结合模式,假设可以通过同时靶向BL2 groove和Val70Ub疏水口袋来设计高效的PLpro抑制剂。因此,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双芳香基取代苯甲酰胺化合物 。所有化合物先进行酶活测试和细胞毒性测试,再通过FlipGFP和SARS-CoV-2抗病毒实验中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验证,再利用小鼠的体外微粒体稳定性和体内口服药代动力学(PK)对高效低毒化合物(EC50 ≤ 1 μM,SI > 50)进行了进一步验证。而通过多轮筛选,得到了候选化合物Jun12682。最后,研究发现Jun12682对Omicron、Delta和三种nirmatrelvir耐药病毒株均具有抑制活性。 共晶结构显示Jun12682以及类似物同时结合到BL2 groove和Val70Ub的疏水口袋,验证了初始的理性设计 。在体外PK实验中,Jun12682表现出良好的代谢稳定性(T1/2 = 131.9 min, CLint(mic) = 10.5 μL/min/mg),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溶解性,同样在体内PK实验中,其具有优异的口服生物利用度(72.8%)。Jun12682对体内五种主要药物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 (CYP450) 酶都没有抑制效果。这预示着Jun12682不会有跟Paxlovid一样具有药物相互作用的副反应。基于此,团队对Jun12682进行了体内药效研究,结果显示,对SARS-CoV-2感染BALB/c小鼠,Jun12682口服给药不仅显著提高小鼠存活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和组织损伤,且降低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 总括而言,基于新发现的Val70Ub的口袋,团队设计了一类结构新颖、高效的PLpro抑制剂,其中,Jun12682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突变病毒株,且具有优异的体内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抗SARS-CoV-2新药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