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贼研究小组在克马德克群岛发现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这是搁置的海洋保护区计划的一部分》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5-29
  • 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些从未在新西兰水域报道过的新物种。鱿鱼和章鱼被统称为头足类动物,因为它们的四肢直接与头部相连。我们的团队研究了南极洲和新西兰最北端的科马德克群岛之间的水域的头足类动物。当我们在美国国家水与大气研究所(NIWA)打开冷冻头足类动物样本的盒子时,我们第一次发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区域多样性。我们注意到许多物种在新西兰的收集中是稀有的。在收集的150个头足类动物标本中,我们认出了43种物种,其中13种以前在新西兰海域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过。有五种似乎是科学上的新物种,它们分布在许多有着丰富多彩的共同名字的科目中。这些个体在基因上与之前鉴定和测序的所有其他样本不同。为了全面评估它们的分类学地位,现在需要将它们的外貌与其他长相相似的物种进行详细的比较。

    目前,科马德克群岛地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暂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区域的一小部分已经受到现有海洋保护区的保护。我们强烈支持建立提议的保护区,特别是因为本研究新报道的大多数头足类物种都是深海物种,它们的栖息地目前还不受现有海洋保护区的保护。

相关报告
  • 《DNA条形码技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李晓曼
    • 发布时间:2017-11-28
    • 当地时间12月17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坎昆大会)落下帷幕,来自196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的建议之一就是呼吁支持DNA条形码技术。 一、呼吁支持DNA条形码技术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各方签署,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共享利用基因资源的必要性,现已成为环境领域最广泛认可的国际性条约。 坎昆大会期间,参会者认为DNA条形码技术对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实施非常重要。会议呼吁全世界对DNA条形码技术、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the International Barcode of Life Network, iBOL)、全球生物分类倡议(the Global Taxonomy Initiative)及其它DNA条形码的应用提供支持,该项决定于12月17日生效。DNA条形码技术目前已经成为联合国促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的一部分。 二、DNA条形码技术现状 多年以来,生物分类学家一直在寻找能够迅速区分不同物种的方法。10年前,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把物种一一归类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由于DNA条码技术的出现,如今地球上所有的物种都可能拥有一份独特的“身份证”。DNA条码技术是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的保罗•赫伯特(Paul Hebert)教授研发创立的新技术。赫伯特是第一个提出用短DNA片段序列来识别物种的科学家,他将这个体系称为DNA条形码,类似于通过添加标签来对零售商品快速识别。2003年至今,赫伯特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将这项新技术打磨成了一个多面化的国际性研究项目。 DNA条形码技术的出现使得科学家们发现了数百种被忽视的物种。目前有50万个物种、500万个动植物和菌类拥有其DNA条形码。有了DNA条形码,科学家就可以在几个小时之内识别物种,最终再利用全生命阶段或生物片段,就可以实现在几分钟内识别物种。同时,DNA条形码技术还可以用来识别市场中的产品、纠正贴错标签的食品和天然健康产品、改善环境监测和水质土质诊断以及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三、圭尔夫大学对DNA条形码技术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圭尔夫大学是iBOL—世界上迄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基因组项目的所在地。2010年,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将iBOL采纳为正式合作项目。从此以后,位于蒙特利尔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为全世界的资深科学家参加生物多样化DNA条形码培训协调资源。这一项目有26个国家的1000多位研究人员参与,主要研究DNA条形码索引图书馆以及一些新的信息学工具和技术。通过圭尔夫大学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DNA条形码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看待地球生物的方式。联合国的认可更是证明,这一技术在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方面不但有效,而且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管此研究的圭尔夫大学的副校长马尔柯姆·坎贝尔(Malcolm Campbell)提到,本次《生物多样性公约》对DNA条形码技术的认可对加拿大科学界和圭尔夫大学来说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圭尔夫大学的加拿大安大略生物多样性研究所(Biodiversity Institute of Ontario, BIO)主要负责人马里奥·托马斯(Mario Thomas)表示,这是一项非常大的成就,联合国采用加拿大研发的技术,并将其推向世界的情况并不是每个月或者每一年都会发生。联合国这项决定是圭尔夫大学赫伯特教授12年科研领导的结果。赫伯特教授说:“我们很高兴看到《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认同了DNA条形码在帮助保护地球共同的数百万物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编译 李晓曼)
  • 《在布洛克岛发现的两种外来扁虱》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1-01-03
    •  罗德岛州环境管理部(DEM)宣布,在布洛克岛首次发现了两种外来的亚洲扁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和欧亚扁虱(Haemaphysalis punctata)。这些扁虱是由当时的哥伦比亚大学副研究员Dr. Danielle M Tufts发现的,这是Dr. Maria Diuk-Wasser自2010年以来在布洛克岛开展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由于与本地扁虱的相似性,这些外来扁虱最初被认为是本地扁虱物种,通过DNA和形态特征证实它们是外来物种。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亚洲长角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 ,Asian longhorned tick)被认为是对牲畜的严重威胁,因为它可以附着在各种热血动物身上喂养。欧亚扁虱(Haemaphysalis punctata)在环境上适应各种气候条件和栖息地,通常以绵羊、山羊和牛为食。然而,其他物种也作为宿主选择,人类很少被咬伤。最先确定的这两种物种都可以将各种疾病传播给人类和动物。防止扁虱转移到新地点,DEM建议猎人和远足者:(1)在裸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抹防虱剂。(2)将含苄氯菊酯的产品喷洒在外套(包括鞋子)上,氯菊酯不应直接在皮肤上使用。(3)从一个区域移至另一区域之前,请检查衣物和裸露的皮肤。(4)穿浅色的长袖衬衫和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