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南极冰盖可能再次崩塌,引发新的全球性洪水》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cancan
  • 发布时间:2019-01-16
  • 数万年前,南极洲的一块巨大冰盖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达30英尺,淹没了干旱地带的大片土地。新的研究表明,由于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会再次发生。

    这样的崩溃将再次导致海平面急剧上升,进而导致全球洪水泛滥。

    由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地质学家安德斯卡尔森领导的研究的人员说,冰盖在大约12.5万年前,在类似于今天的气候条件下就消失了。

    如果未来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发现,“南极西部的冰盖可能不需要巨大的推动来移动,” Jeremy Shakun说。这意味着“在过去十年或二十年中观察到的大幅上升的冰盖大规模亏损或许只是该过程的开始,而非短期的昙花一现。”

    一旦古老的冰盖融化开始,事情很快就会失控。全球海平面可能已经以每世纪8英尺的速度上升,这在气候学的角度来看只是一眨眼的工夫。

    为了进行研究,卡尔森的团队研究了南极洲近海的几个海洋沉积物岩心。岩心是泥浆和淤泥组成的长圆柱体,为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提供线索。显然,12.5万年前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的,而不是像今天这样是人为造成的。

    部分进程正在顺利进行: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全球变暖导致超过3万亿吨的冰从南极洲融化,并在过去十年中,造成了三倍的冰损失。这相当于在世界海洋加入超过2千万亿加仑的水,使得南极洲融化的冰盖成为海平面上升的最大因素之一。这一数量的水足以填满超过10亿个游泳池,并覆盖德克萨斯州近13英尺的深度。

    总体而言,科学家们表示,南极洲冰川融化造成了全球海平面上升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21/1339
相关报告
  • 《300年的变薄可能导致南极冰架崩塌》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04
    • 南极冰盖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正在不断地流失,这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并通过注入大量淡水来影响海洋环流。观测显示,南极半岛地区已经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超过87%的冰川正在退缩,几个冰架已经坍塌。南极半岛一些增加的冰川融化与大气快速变暖有关,而这又与南半球气候变化的主模态南半球环形模式的正相位有关。短的仪器记录(1992年至今)妨碍了确定这些变化的开始时间和主要驱动因素。本文根据南极半岛东北端沉积物核心中海洋硅藻(δ18Odiatom)的氧同位素,记录了6250年来的冰川流量。δ18odiatom作为冰川排放量的代用物,其来源于浮冰/冰架和崩解冰山的融化。 PS67/182-1岩芯回收了一系列18米厚的层状富硅藻泥浆,他们沉积在季节性开阔的海洋环境中。使用210Pb和14C方法对沉积序列进行了年代测定,结果发现发现,主要来源于南极半岛东部冰架和冰山融化的冰川流量在矫正后的6250~1620年之间基本保持稳定,一直保持到矫正后的720年。矫正的550年(公元1400年)之后,冰川流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在矫正的244年,冰川流量达到了过去6250年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二十世纪早期(公元1912年之后)也观察到冰川流量的显著增加。增强的冰川流量,特别是在17世纪之后,与正的南半球环状模有关。冰川流量在1617~720年(公元333~1230年)之间变化较大,在矫正后的1100年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然而,这种变化在他们的变化点分析中并没有得到确认。 在这段时间内,半岛地区的气候变化与夏季日照峰值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加剧有关。在美联社西部沿岸,在1600~500 年之间高海表面温度(SSTs)被认为是由拉尼娜现象引起的,该现象被认为通过西风驱动暖空气从低纬度地区进入南极洲,并推动了海洋冰川锋面融化的加剧。他们认为,一个正的南半球环状模驱动了南极半岛东部更强的西风、并使大气变暖和地表消融,同时也将更多的暖水带入威德尔环流,导致冰架底部融化增强。数据结果也暗示了,该地区的冰架已经变薄了至少300年,这有可能使它们在人类活动加剧的气候变暖下崩塌。 (郭亚茹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Science | 末次间冰期西南极冰盖崩塌的基因组证据》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12-25
    • 2023年12月21日,詹姆斯·库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发表题为Genomic evidence for West Antarctic Ice Sheet collapse during the Last Interglacial的文章。 基于海洋的西南极冰盖(WAIS)被认为容易受到未来气候轨迹下不可逆转的崩溃的影响,其临界点可能位于联合国《巴黎协定》1.5°C至2°C的缓解变暖情景中。了解过去类似温暖气候期间的冰损失可以解决这种不确定性,包括最后一次间冰期,当时全球海平面比今天高5至10米,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0.5°至1.5°C。 使用一组环南极章鱼的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该研究展示了只有在WAIS完全崩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基因流动的持续历史信号。该研究结果提供了第一个经验证据,表明即使在严格的气候减缓情景下,也可以达到WAIS损失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