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全球CCUS项目捕集与封存能力达到新的里程碑》

  • 来源专题:关键矿产与绿色冶金
  • 编译者: 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5-05-30
  •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行中的CCUS捕集与封存能力略高于2024年第一季度记录。预计到2030年,二氧化碳捕集能力将达到约4.3亿吨/年,封存容量可能达到6.7亿吨,比2024年第一季度记录增加10%。2024年,多个史无前例的项目进入建设阶段,CCUS融资也达到里程碑。2025年以来,CCUS将继续发展,但地理集中仍是行业风险,到2030年,80%的捕集产能将在北美或欧洲。随着项目建设,对捕集设备的需求增加,数据中心对低排放电力的需求也会促进CCUS项目发展。
  • 原文来源: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NDM4MDgyNA==&mid=2247494713&idx=1&sn=e8071819d4100d261b015df66dfe3dfe&scene=0#wechat_redirect
相关报告
  • 《引领新能源变革 光伏行业再树里程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30
    • 山西大同,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从2013年起,大同市政府谋划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整合采煤沉陷区土地、电网等发展要素,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经过一年半的前期努力,国家能源局批复支持建设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这是我国首个促进先进技术光伏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基地。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代表,我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家名片”之一。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   中信建投8月27日的研究报告称,在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持续利好等有利因素推动下,2019年有望成为光伏平价上网元年。预计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110吉瓦,而我国将保持在45吉瓦左右。   我国光伏业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全球70%的光伏产品由我国制造。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光伏业发展迅猛,增速已远超传统能源,我国也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   当前,光伏业正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转变;从依赖政府补贴向实现平价上网、完全市场化竞争转变。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光伏业发电成本下降95%。2009年,隆基股份单晶硅片的价格是每片90元,现在已降至每片3元。   “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隆基股份的今天。”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说。据了解,过去6年,隆基股份持续增强研发投入达36.11亿元,仅2018年研发支出就高达12.3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6%。   在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由光伏组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尤为明显。单晶硅、多晶硅、铸造单晶硅等各种电池与组件新技术层出不穷。   2015年7月,英利集团成功中标国家“领跑者”计划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山西大同50兆瓦地面电站项目,是光伏示范基地6个“领跑者计划+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占地面积185.7公顷,预计年发电量将达0.83亿度,可解决当地3.7万个中等家庭日常用电。   此项目全部采用英利集团自主研发的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超过21%。在当时,这是全球最大的高效N型单晶双面发电组件应用项目。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光伏业的唯一出路。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目的就是通过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把优势企业带到全新的竞技平台,促进企业良性竞争,加快技术和应用创新。”英利集团首席科学家宋登元博士表示。   光伏扶贫强村富民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途径,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通过光伏电站的建设,能带动贫困地区人力、物力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仁村乡红花窝村,一片从前无人问津的荒坡,如今变成当地乡亲们眼中的“聚宝盆”。在这里,协鑫集成承建的6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于2018年底前并网发电,全村8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将获得3000元以上的固定收益。   协鑫集成承建的红花窝村光伏扶贫电站,是三门峡市以光伏产业为突破口开展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协鑫集成全资子公司协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全市140兆瓦村级扶贫电站的EPC工程建设。红花窝村项目是第一个建成的扶贫电站。   在渑池县洪阳镇石盆村光伏扶贫电站工地上,一排排太阳能板矗立在满是岩石的陡坡上。当地村支部书记平富强感慨:“以前只长荒草的石壁荒坡,如今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了助力脱贫的‘摇钱树’,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矗立着占地5万亩、装机510兆瓦、年发电量约9亿度的地面集中连片光伏电站,以及光伏板下发展的种植、畜牧业,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库布其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在光伏建设工程中通过租用沙地、工程发包、劳务外包等方式,直接带动5170人致富。2017年,亿利集团又全面实施“光伏组件清洗+板下种植养护”精准扶贫工程,带动57户贫困户脱贫。每个贫困户平均承包4兆瓦光伏组件清洗和板下种植,每兆瓦1500-2000元,平均每户可增收3.5万元。   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表示,亿利生态光伏发电站有机地将生态修复、能源建设、精准扶贫三者结合在一起,即治沙改土,又扶贫一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在“一带一路”荒漠化国家推广,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平价上网推进转型   实现能源绿色转型,首先是推动清洁能源发电,特别是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处长熊敏峰表示,发展光伏是能源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的战略部署。未来要启动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加速平价上网,推进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019年,在一系列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推动下,光伏平价上网的时代即将来临。8月18日,内蒙古达拉特旗政府网站发布了“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2019年竞争优选申报企业信息公示表”,对5个项目的电价分别进行公示。其中,最低申报电价为0.24元/千瓦时,而这一价格已远低于当地火电标杆电价,刷新国内光伏发电报价新纪录。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光伏行业距离平价上网已非常近。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2019年将是光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全球开启全面平价的新时代,产业由“少年时代”走向“青年时代”,光伏将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
  • 《中国IC设计产业新的里程碑》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设计
    • 编译者:shenxiang
    • 发布时间:2018-10-09
    • 近几年,随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局面,大陆的 IC设计 公司会向台湾晶圆厂投片、大陆晶圆厂也会委托台湾封测业者进行IC 封装测试 业务。相反,台湾晶片企业也出于供货的目的,将一些低阶的产品向对岸本土厂商投产。在这种发展形势的驱使下,使得半导体整个产业的供应链环环相扣,联系越来越紧密。 从客观的数据统计来看,两岸的晶圆代工及封测产业的产值与产能在全球市场的占比率已超过7成。但是,对于IC设计这部分来说,中国两岸的IC 设计产值却不足美国产值的一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中国IC设计行业迅速崛起 2017 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美国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排名及营收(单位:百万美元) 全球的无晶圆厂IC设计产业的销售额在全球IC设计产业销售额的占比从2007年的18%攀升至2017年的27%,按地区来划分,美国厂商的占比始终是遥遥领先,高达53%。尽管如此,在新加坡公司安华高科技在2016年完成收购美国企业博通之后,美国IC设计产业在全球市占率当即从2010年的69%掉至53%,随后,博通一直强调在美国和新加坡都有总部,但在2018年为收购高通,安华高科技迁移注册更改为美国,所以,如果博通被看成美国IC设计产业企业,那么美国IC设计产业在2017年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9%。 根据市场的调查报告,台湾的IC设计产业的市场在2017年稳居全球第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IC设计产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越来越重要,中国大陆IC设计产业在2017年的产值已超越台湾业者,数据上显示,虽然台湾IC设计产业在销售额部分在全球排名第二,但产值已退居第三位。 今年3月份的数据统计报告中,从2010年起,中国IC设计产业业者的市场占有率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从2010年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快速攀升至2017年的11%。2009年,中国产业仅有华为海思半导体一家位列在全球前50大的无晶圆厂IC设计公司,但到了2017年,中国产业已从一家发展为十家,十家中国产业包括华为海思半导体、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华大半导体、南瑞智芯微电子、锐迪科(RDA)、ISSI (矽成)、瑞芯微(Rockchip)、全志(All winner)及澜起科技(Mo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