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新能源变革 光伏行业再树里程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8-30
  • 山西大同,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从2013年起,大同市政府谋划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整合采煤沉陷区土地、电网等发展要素,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经过一年半的前期努力,国家能源局批复支持建设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这是我国首个促进先进技术光伏产品应用的大规模光伏电站基地。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及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代表,我国光伏产业已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家名片”之一。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

      中信建投8月27日的研究报告称,在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政策持续利好等有利因素推动下,2019年有望成为光伏平价上网元年。预计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110吉瓦,而我国将保持在45吉瓦左右。

      我国光伏业是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全球70%的光伏产品由我国制造。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光伏业发展迅猛,增速已远超传统能源,我国也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

      当前,光伏业正从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拼规模、拼速度、拼价格向拼质量、拼技术、拼效益转变;从依赖政府补贴向实现平价上网、完全市场化竞争转变。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光伏业发电成本下降95%。2009年,隆基股份单晶硅片的价格是每片90元,现在已降至每片3元。

      “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隆基股份的今天。”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说。据了解,过去6年,隆基股份持续增强研发投入达36.11亿元,仅2018年研发支出就高达12.3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6%。

      在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由光伏组件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提升尤为明显。单晶硅、多晶硅、铸造单晶硅等各种电池与组件新技术层出不穷。

      2015年7月,英利集团成功中标国家“领跑者”计划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山西大同50兆瓦地面电站项目,是光伏示范基地6个“领跑者计划+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之一。项目总占地面积185.7公顷,预计年发电量将达0.83亿度,可解决当地3.7万个中等家庭日常用电。

      此项目全部采用英利集团自主研发的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超过21%。在当时,这是全球最大的高效N型单晶双面发电组件应用项目。

      “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光伏业的唯一出路。国家推出光伏‘领跑者’计划,目的就是通过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把优势企业带到全新的竞技平台,促进企业良性竞争,加快技术和应用创新。”英利集团首席科学家宋登元博士表示。

      光伏扶贫强村富民

      光伏扶贫作为国务院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新途径,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和社会效益。通过光伏电站的建设,能带动贫困地区人力、物力发展,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仁村乡红花窝村,一片从前无人问津的荒坡,如今变成当地乡亲们眼中的“聚宝盆”。在这里,协鑫集成承建的6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于2018年底前并网发电,全村8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将获得3000元以上的固定收益。

      协鑫集成承建的红花窝村光伏扶贫电站,是三门峡市以光伏产业为突破口开展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协鑫集成全资子公司协鑫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全市140兆瓦村级扶贫电站的EPC工程建设。红花窝村项目是第一个建成的扶贫电站。

      在渑池县洪阳镇石盆村光伏扶贫电站工地上,一排排太阳能板矗立在满是岩石的陡坡上。当地村支部书记平富强感慨:“以前只长荒草的石壁荒坡,如今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了助力脱贫的‘摇钱树’,让村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矗立着占地5万亩、装机510兆瓦、年发电量约9亿度的地面集中连片光伏电站,以及光伏板下发展的种植、畜牧业,已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库布其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在光伏建设工程中通过租用沙地、工程发包、劳务外包等方式,直接带动5170人致富。2017年,亿利集团又全面实施“光伏组件清洗+板下种植养护”精准扶贫工程,带动57户贫困户脱贫。每个贫困户平均承包4兆瓦光伏组件清洗和板下种植,每兆瓦1500-2000元,平均每户可增收3.5万元。

      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表示,亿利生态光伏发电站有机地将生态修复、能源建设、精准扶贫三者结合在一起,即治沙改土,又扶贫一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在“一带一路”荒漠化国家推广,为我国可再生能源“走出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平价上网推进转型

      实现能源绿色转型,首先是推动清洁能源发电,特别是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处长熊敏峰表示,发展光伏是能源革命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的战略部署。未来要启动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加速平价上网,推进分布式市场化交易,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019年,在一系列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推动下,光伏平价上网的时代即将来临。8月18日,内蒙古达拉特旗政府网站发布了“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2019年竞争优选申报企业信息公示表”,对5个项目的电价分别进行公示。其中,最低申报电价为0.24元/千瓦时,而这一价格已远低于当地火电标杆电价,刷新国内光伏发电报价新纪录。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光伏行业距离平价上网已非常近。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2019年将是光伏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全球开启全面平价的新时代,产业由“少年时代”走向“青年时代”,光伏将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

相关报告
  • 《里程碑!首条大产能光伏电池铜电镀生产线将建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9-05
    • 在光伏行业快速变革的今天,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罗博特科)以其持续卓越的成就,引领了产业的独特方向。当我们谈论太阳能电池铜电镀时,不得不提罗博特科。如同当我们提到极光,必然会联想到北极,在太阳能电池铜电镀的领域,罗博特科就是那一抹耀眼的亮光。但他们并无恃才傲物,让自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影响前行的步伐,而是挺直脊梁,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光冕下的奇迹:罗博特科&太阳能电池铜电镀生产线 行业创新,罗博特科立足于这个世纪的春天,采用了太阳能电池铜电镀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提升太阳能电池板效能,而且可大规模降低制造成本。以开掘市场潜力,全新的电镀工艺旨在进一步针对低成本电池的需求,光伏铜电镀技术采用金属铜完全代替银浆作为栅线电极,实现整片电池的工艺转换,打破瓶颈,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罗博特科对科技创新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为己任,努力在变革中实现技术领先。2023年6月中旬,该公司在苏州总部举办了“罗博特科单体GW级太阳能电池铜电镀设备”出货仪式。到8月初,完成了首次工艺验证,第一片铜栅线电池片顺利下线。9月初开始,罗博特科以单体GW级太阳能电池铜电镀设备项目开始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力争在2023年第三季度成功建成行业内首条大产能太阳能电池铜电镀生产线,显然,罗博特科的这一雄心壮志,注定不会被埋没在科技发展的熟土之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罗博特科在金属化方面,创新性地发明了插片式太阳能电池片铜电极电镀装置及方法,这在行业中堪称独步天下,实为罗博特科之骄傲。在今年的一月份,罗博特科与国电投启动了一项关于HJT(异质结)电池的VDI铜电镀方案的重要战略合作。六月份,公司凭借其创新卓越的技术,成功地推出了具有GW级别的单体太阳能电池铜电镀设备,并顺利地将其发送给合作客户。 关于图形化方面,罗博特科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具备竞争力的非曝光解决方案,预计在2023年的第三季度末,公司将会完成对图形化解决方案的内部可行性实验,这将帮助他们更快的推广和实施铜电镀全套解决方案。 罗博特科在铜电镀领域布局的步骤正在逐步加快,并通过不断的寻求创新和改进,以提升公司在此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通过强有力的推算和应用,它旨在进一步加强太阳能铜电镀业务领域的布局。这不仅对公司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也正在逐步提高公司的市场领导地位。 从逆境中走出来的奇迹:罗博特科上半年经营状况惊艳全场 回溯到2023年上半年,我们就会发现,与其他科技公司相比,罗博特科面临的外部环境并不乐观。然而,就是在如此困厄的环境中,罗博特科却以骄人的业绩厚实的成绩,并以企业无比韧性的生命力惊艳全场。 就其经营状况而言,短短半年时间,罗博特科就实现了营业收入 62,775.39万元,同比增长 81.26%,创建了历史最高纪录。同时,公司实现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38.05万元,度过了上年同期的亏损,同比增长了158.61%,变亏为盈。 此外,罗博特科的经营有效性和资产运用效率也有明显改善。今年以来,罗博特科陆续与晶科能源、钧达股份、润阳科技、阿特斯等光伏行业知名企业陆续签订工业自动化设备相关销售合同,合同累计总金额分别为1.22亿元、1.80亿元、1.20亿元、1.53亿元。 这一切都展现了罗博特科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及其在光伏行业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罗博特科有望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将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罗博特科背后的智慧之源:实际控制人戴军让人钦佩 戴军,罗博特科的实际控制人,他并不是天生的成功者,但他有着不平凡的观察力,独特的判断能力和非凡的创业精神。1974年出生的他,一路经历了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产品经理、销售经理等各种职位的锤炼,为其后来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戴军带领罗博特科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创新,使得公司稳步增长,在混沌不定的市场条件下,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韧性。在他的带领下,罗博特科从一个小的初创公司,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一颗璀璨星辰。 作为罗博特科的灵魂人物,戴军深知,企业发展无法独行,她将团队发挥到最大,也带来了最好的影响力。这不仅让罗博特科在创新、科技、营销、人才等多方面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同时也为公司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结语: 罗博特科,这个以科技为武器,以创新为灵魂的公司,持续创新、持续优化、持续突破,与时俱进,领跑行业。在处在快速发展之中的太阳能领域,罗博特科有着其独特的定位和足够的实力,其技术和产品无疑为该领域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可能性。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原来,在太阳能电池铜电镀这条科技之路上,有如此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充满智慧的体系。
  • 《高通中兴携手完成5G 里程碑任务—VoNR通话》

    • 来源专题:宽带移动通信
    • 编译者:张卓然
    • 发布时间:2020-05-12
    • 高通和中兴公司继此前合作完成5G SA(全称“5G Standalone”,5G独立组网)和毫米波数据连接等里程碑任务后,双方在推动5G快速发展中又取得了最新成果。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高通公司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上个月共同完成了5G新空口承载语音(5G VoNR)通话,迈出了引领5G行业发展的一大步。本次通话基于3GPP Release 15规范,在2.5 GHz频段(n41)上进行,并采用了中兴通讯的5G 新空口基站,搭载了高通骁龙5G 调制解调器及射频系统(Qualcomm® Snapdragon™ 5G Modem-RF System)的智能手机形态的5G测试终端。 语音服务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一项基础服务,使用5G网络进行语音通话就称为“新空口承载语音(VoNR)”。完成VoNR通话将是全球移动通信行业从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向独立组网(Standalone)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它将支持运营商无需依赖LTE语音或LTE锚点,即可提供高质量的语音服务。 5G VoNR通话是高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在持续合作推进5G发展中所完成的又一里程碑。2017年11月,两家公司在中国曾携手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规范的端到端5G 新空口系统互通(IoDT)。2019年2月,双方在中国完成了基于6GHz以下频段端到端商用系统的5G网络服务的现场演示。最近,高通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公司完成了中国首个5G手机毫米波互操作性测试。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4G / 5G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杜尔加·马拉迪表示:“与中兴通讯共创的这项成就进一步促使我们实现解锁5G发展,为全球互联能力助力的目标。高通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5G的发展,进而依次助推全球创新和经济发展。” “高通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正与我们携手共促5G相关的技术验证和商用工作,”中兴通讯RAN产品总经理柏燕民表示。“中兴通讯在5G SA网络解决方案方面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这次5G VoNR通话的成功,向无缝5G原生语音体验的商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我们双方还将大力支持5G SA的建设,从而为更多服务提供商、企业用户和消费者提供5G技术。” 关于高通公司 高通公司曾独创许多突破性技术,这些技术改变了世界之间的连接、计算和通信方式。人们将电话与互联网连接时,移动通信革命就诞生了。如今,该公司发明的初衷是基于改善日常用品、提升经历体验和完善行业基础。高通引跑5G时代,并预见下一次蜂窝技术的重大变革将催生一个智能、设备互联的新时代,并为互联汽车、远程医疗服务和物联网(涵盖智慧城市,智能家庭和可穿戴设备在内)等领域创造新机遇。高通公司涉及技术许可业务QTL,绝大多数是专利组合业务。高通技术有限公司(高通的子公司)与高通其他子公司共同开展设计、研发业务,也涉及产品和服务业务,诸如QCT半导体业务。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高通官网、官博、Twitter和Facebook主页。 关于中兴通讯公司 中兴通讯为消费者、运营商、企业和公共部门等客户提供先进的电信系统、移动设备和企业技术解决方案。作为中兴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集成的端到端创新,并随电信和信息技术行业的融合而提供卓越的服务和价值。中兴通讯在香港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H股股票代码:0763.HK / A股股票代码:000063.SZ),其产品和服务在160多个国家/地区销售。迄今为止,中兴通讯已在欧洲、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等主要市场达成了35份5G商业合同。中兴通讯承诺将其年收入的10%用于研发,并在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中发挥领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