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逐渐进入科技护林时代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7-09-01
  •  从“一把弯刀”到“智能巡护终端机”,从“双脚巡山”到“电子眼监护”,记者近日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湖北、西藏天然林保护区采访发现,长江上游天然林保护区逐渐进入科技护林时代。

      “天保工程刚实施时,巡山护林靠的就是一双脚,手里拿着一把弯刀开路。”四川阿坝州小金林业局天保办主任杨朝刚在林场工作了30年,他回忆说,那时候巡山发现森林险情,只能一路跑下山报告,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不说,有时还耽搁事。

      2015年10月,小金林业局的护林员们开始用上了具有拍照、报警、联络等功能的GPS巡护终端机。巡护过程中,护林员可实时拍照上传林中安全隐患并进行报警,以及野生动物活动情况,大大提高了森林巡护的效率。

      小金林业局局长钟奇志向记者介绍,为打造数字化巡护系统,他们共投资39.5万元,购置手持终端、后台监控终端,联合移动公司维护通信网络,并对护林员和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四川省林业厅科技处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涉及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的科技投入达到2.6亿元,其中设备设施方面的投入达到4000万元。

      贵州江口县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境内山峦重叠、沟谷纵横、溪河密布,今年2月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县林业局与移动公司合作研发了“森林巡检系统”,今年6月开始试运行。

      “这个系统用起来方便,发现问题可以随时定位,随时上传照片,它是我们护林的好帮手。”江口县梵净山村护林员王怡说。

      “我们还设置了‘电子栅栏’。”江口县林业局生态公益林管理站站长廖永军说,如果某个护林员超过他负责巡护的范围两个小时以上,系统就会提示他“越境”了,敦促他认真巡山。

      神农架林区山大沟深,人迹罕至。湖北省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刘友明说,近年来,林区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配备了80台高山林火视频监控器、1553套监控探头、2架无人机等智能化设备,形成了“空中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内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五位一体管护网络,实现森林资源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用无人机监测森林病虫害,可以对枯死木、变色树、异常林分类进行精确定位,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神农架林业管理局森防站负责人华祥介绍说,6万多亩森林,无人机只需两三个小时就能准确掌握情况。“用传统的人力调查手段,走一遍需要十几天。”

      防火始终是森林管护的重中之重。

      重庆四面山林场大洪海管护站站长黄昌禄今年59岁,他经历了林场40多年的发展变迁。他说,现在已“机器换人”了,在重点林区尤其是每个进山路口卡口安装的全天候监控系统,能够自动捕捉图像,后台监控系统进行比对分析,一旦发现疑似火情便立即对相应区域定位、标红,并发出报警声,“林场就像装上了千里眼。”

      记者在四面山林场防火指挥中心看到,一个大屏幕上显示出林区重点道路、水源、危险源等上万个防火要素,实现了日常巡护管理、烟火自动报警、扑火辅助指挥等多个功能。

      目前,重庆市在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津区、永川区、南川区、丰都县森林集中成片、人员进出频繁等区域积极推行远程视频监控设施护林,投入经费约3600万元,设置远程视频监控器约180个,监控森林面积约400万亩。

      “以前每到森林防火期,压力大睡不着觉。”贵阳市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主任吴正星说,2010年元宵节期间全市发生了疑似300多起火灾,接到2000个报警电话,不但人疲于奔命,防火效果还不明显。自2012年建立大数据森林防火系统以来,实现了对每个火灾高频点进行提前预防、靠前处置,全市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比过去减少了50%以上。

      在云南省林业厅工作了17年的“老天保”马明说,山里没有路、没有地名的情况很多,打电话报案具体位置有时说不清楚,现在通过智能防火系统,森林公安就能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

      (来源:新华网 记者:储兴华 李力可 杨洪涛 李平 徐海波 侯文坤 责任编辑:包宁).

相关报告
  • 《施行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7-21
    •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听取2020年上半年区委巡察工作和十三届区委第十一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重庆市潼南区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 区委书记曾菁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安疆,区委副书记江志斌,区委常委出席,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府负责同志列席。 会议指出,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举措。全区上下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上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使命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潼南作用、展现潼南作为。要按照“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总体目标要求,围绕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加快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定位,着力培育和发挥潼南在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作用,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区直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全面审视潼南坐标方位、准确把握潼南发展定位,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着力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区域协同开放机制和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 会议强调,巡察工作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举措,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一条有效举措。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策理论和工作水平,以敏锐的政治警觉充分发挥好巡察剑指问题、倒逼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要做好巡察工作“后半篇文章”,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抓紧分类移交纪检、组织等部门,快查快办快结,保证巡察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要从严督促整改,健全完善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 会议指出,涪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推动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对长江上游及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紧转3版)(紧接1版)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我区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工作作为落实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作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方面,发挥好“退捕工作专班”“打击非法捕捞工作专班”“市场监管工作专班”“退捕渔民安置和保障工作专班”职能作用,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以生物多样性为指标的生态系统。要切实加大宣传引导和综合执法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管理秩序的社会氛围。要严格把握和精准落实政策,保障退捕渔民生计,统筹做好退捕上岸“后半篇文章”,确保退捕渔民转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会议还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意见》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及经费预算方案》等议题。
  •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的治理对策》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与防治领域信息门户
    • 编译者:徐慧芳
    • 发布时间:2006-04-11
    • 一、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的现状与问题 长江上游存在4大片陡坡耕地,即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陕南和陇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地区、三峡库区。这4大片陡坡与长江流域暴雨区相重合,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从河系水文资料分析,长江上游河流中的高输沙区域,正好与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重点区域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陕南及陇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地区相吻合。因此,这“4大片”成为需要优先治理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