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lifs
  • 发布时间:2020-07-21
  •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精神,听取2020年上半年区委巡察工作和十三届区委第十一轮巡察工作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重庆市潼南区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 区委书记曾菁华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安疆,区委副书记江志斌,区委常委出席,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区政府负责同志列席。 会议指出,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创新举措。全区上下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工作安排上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发有为的使命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发挥潼南作用、展现潼南作为。要按照“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总体目标要求,围绕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加快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定位,着力培育和发挥潼南在重庆主城都市区桥头堡城市作用,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区直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分析研究,全面审视潼南坐标方位、准确把握潼南发展定位,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着力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区域协同开放机制和区域发展保障机制,切实把战略要求转化为战略行动。 会议强调,巡察工作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性举措,是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一条有效举措。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聚焦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组织力欠缺问题”,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策理论和工作水平,以敏锐的政治警觉充分发挥好巡察剑指问题、倒逼改革、促进发展的作用。要做好巡察工作“后半篇文章”,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巡察发现的问题线索,抓紧分类移交纪检、组织等部门,快查快办快结,保证巡察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要从严督促整改,健全完善制度,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 会议指出,涪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推动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对长江上游及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紧转3版)(紧接1版)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把我区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退捕工作作为落实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作为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内容,作为巩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方面,发挥好“退捕工作专班”“打击非法捕捞工作专班”“市场监管工作专班”“退捕渔民安置和保障工作专班”职能作用,切实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以生物多样性为指标的生态系统。要切实加大宣传引导和综合执法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禁捕退捕工作的重要意义,引导改变生活和饮食习惯,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重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长江流域天然河流禁捕管理秩序的社会氛围。要严格把握和精准落实政策,保障退捕渔民生计,统筹做好退捕上岸“后半篇文章”,确保退捕渔民转得出、稳得住、能小康。 会议还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的意见》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及经费预算方案》等议题。

相关报告
  • 《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07-16
    •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长江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把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抓好落实。   《通知》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方责任。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各有关省、市、县三级政府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逐级建立工作专班,细化实施方案,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二是强化转产安置,保障退捕渔民生计。沿江各省(直辖市)要抓紧完成退捕渔船渔民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做到精准识别和管理。要切实维护退捕渔民的社会保障权益,将其纳入相关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转产转业安置方案,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促进渔民转产转业。三是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相关补助资金。沿江各省(直辖市)要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兜底保障禁捕退捕资金需求,鼓励有关省份统筹油补等相关资金。要合理确定本省(直辖市)补助标准,做到省域内基本平衡。加快配备禁捕执法装备设施,提升执法能力。四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沿江各省(直辖市)要成立由公安机关、农业农村(渔政)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合指挥部,统筹推进各项执法任务。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五是加大市场清查力度,斩断非法地下产业链。各地要聚焦水产品交易市场、涉渔餐饮场所等市场主体,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收购、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渔获物等行为。六是加强考核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沿江各省(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把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河长制、湖长制等目标任务考核体系,建立定期通报和约谈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弄虚作假的地区、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问责追责。   《通知》还同时转发了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分别牵头制订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贯彻执行。 分享到: 更多 更多>> 动物“宝宝” 近一段时间,地处海口的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动物“宝宝”吸引了不少游客,形成了观赏游览的高峰期。
  • 《长江流域禁捕 宜宾1186名退捕渔民全部“上岸”》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lifs
    • 发布时间:2020-10-30
    •  宜宾日报金江网讯(记者 李丽龙) “现在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还有五险一金,对我这样年龄大又没文化的退捕渔民来说,对这工作很满意。”10月28日,从渔民转行当保安刚好一周年的文天国说,为了给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很支持“退捕”工作。   文天国曾经是宜宾1186名渔民中普通的一员,他生长在长江边,过去15年,他以打鱼为生。去年为响应“长江流域禁捕退捕”的号召,他成为首批“上岸”的渔民,得到15.9万元的政府补助,还找到了新的工作。   长江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历史性标志性工程。   宜宾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是长江首城,境内的长江和岷江是国家明确实行10年禁捕的重点水域。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区域,保护区宜宾江段共321.86公里。   宜宾把长江流域禁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2019年7月,《宜宾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出台。自2020年1月1日起,全市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实现全面永久性禁捕。截至目前,江河渔船已实现全部清零。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除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外水域,将实施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   近年来,宜宾以“五坚持、五确保”为抓手,稳步推进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工作,不断完善渔民安置保障。翠屏区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退捕任务。全市应退捕渔船630艘、涉及渔民1186名已全面完成退捕任务,兑现退捕渔民补偿资金9542.66万元。   按照产业发展安置一批、务工就业安置一批、支持创业安置一批的要求,宜宾累计开展专场招聘会7场,实现转产就业退捕渔民964人。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退捕渔民,纳入低保。   为确保禁捕退捕不反弹,宜宾多渠道强化执法监管,创新开展春季禁渔“零点行动”和“三江行动”,还成立了长江上游第一支长江鲟巡护队,农业农村、公安、长航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动执法机制,采用刑事处罚附带公益性诉讼方式,对电鱼等涉刑案件实行刑罚并重,提高非法捕捞违法成本、强化震慑效应。今年以来,全市开展检查行动 231次,出动执法车375、艇197辆次,执法检查人员1578人次,查处非法捕捞案件 117起,清理销毁涉渔“三无”船舶 24艘。2018年至今,公开增殖放流 7.7万尾。   通过禁捕退捕工作,宜宾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正加快建成长江生态第一城,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