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现玉米焦油斑病潜在的生物防治剂 》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 李周晶
  • 发布时间:2023-11-29
  • 据Feedstuffs网站10月24日报道,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USDA-ARS)的科学家们找到新的方法来防控玉米焦油斑病(TSC)。TSC首先于2015年在伊利诺伊州和印第安纳州发现,目前已经蔓延到附近的其他州以及佛罗里达州和加拿大,给美国中西部玉米造成减产。[1] 

    使用合成杀菌剂和耐病品种能够降低TSC的轻度爆发带来的损失,但是重度爆发时需要额外的应对措施。ARS的科学家们发现,玉米焦油斑病病原为玉米黑痣菌Phyllachora maydis。焦油斑真菌特殊的结构形式使其能够度过冬天,第二年春天释放出孢子感染下一代玉米。ARS的研究人员使用基于DNA的鉴定方法发现,暴露于链孢粘帚霉Gliocladium

    catenulatum的孢子可以抑制88%的焦油斑真菌萌发。从焦油斑点基质中分离出的链格孢真菌抑制了约45%的焦油斑真菌萌发。

    该项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确定真菌和某些细菌在商业领域生物防控焦油斑病的潜力。与此同时,其他机构也在探讨控制TSC的办法,其中包括:(1)加强对焦油斑真菌基础生物学和遗传学基础的研究,寻找控制TSC的新方法;(2)开展分子标记,加速寻找玉米焦油斑病抗源研究;(3)利用已登记的玉米焦油斑病杀菌剂作为控制该病的生防方法之一。






    报告时间,来源




  • 原文来源:https://www.feedstuffs.com/agribusiness-news/ars-finds-potential-biocontrol-agents-for-tar-spot-fungus-in-corn
相关报告
  • 《聚焦巴西玉米产业:生物防治市场的突破与创新》

    • 来源专题:绿色化工
    • 编译者:武春亮
    • 发布时间:2024-10-29
    • 玉米除了供人食用,也是牲畜饲料和乙醇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玉米是巴西农业生产中第二重要的作物。该国是世界第三大玉米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巴西在美国淡季向多个国家供应玉米。该作物在巴西农业经济和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产量很高,但巴西的玉米生产仍面临诸多挑战。有害生物是农民关注的一大问题,各种害虫威胁着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棉铃虫让巴西各地的农民深感担忧,为了防止此类虫害爆发,农民过度使用杀虫剂。自 2012 年以来,棉铃虫的入侵已造成超过 8 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和防控成本(Arnemann JA 等人,2019 年)。 玉米叶蝉于 2017 年首次在巴拉那州发现,现已成为巴西玉米的重大害虫。玉米叶蝉通过吸取植物养分,传播阻碍植物生长的病原体,其分泌出的糖类物质还会吸引其他害虫,并加重霉菌病害。 为了应对有害生物并满足对市场对环保有效产品的需求,巴西种植业已明显转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手段,特别是生物农药的使用。巴西玉米生物杀虫剂市场在过去 3 年中出现了显著增长。Kynetec 指出,巴西冬玉米的生物杀虫剂市场(终端农户)规模从 2021 年的 1127 万美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1.1946 亿美元,夏玉米的生物杀虫剂市场规模从 2021 年的 504 万美元增加到 2023 年的 1950 万美元。这一增长反映了向可持续农业转型的趋势。 尽管市场快速发展,该行业仍面临挑战。一些害虫仍然难以用目前的生物杀虫剂来控制。这一市场空白为创新技术提供了机会,研究人员和企业正在努力开发新的制剂和策略来应对这些持续存在的害虫威胁。 在以下采访中,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玉米和高粱研究员 Fernando Hercos Valicente,向我们分享他对生物农药和巴西玉米生物杀虫剂市场的看法,以及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推出新生物防治产品的策略。 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玉米和高粱研究员 Fernando Hercos Valicente 巴西玉米生物杀虫剂市场在过去 3 年中出现了显著增长。这一巨大增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巴西的生物杀虫剂市场在 2023/2024 年种植季增长了约 15%,农用生物产品的销售额约为 50 亿雷亚尔(CropLife)。许多因素促成了巴西生物杀虫剂的大规模增长,在 2012/2013 年棉铃虫进入巴西后,生物杀虫剂的使用量不断增长。此时农民意识到他们可以使用害虫综合治理方式,将化学农药和生物产品联合应用,由此获得了积极的效果。与此同时,巴西生物农药产业的规模化生产体系持续扩大,并推进专业化发展。由于新配方和技术的出现,农民开始更快地采用这些产品。如今,一款产品以多种微生物应对不同靶标,和/或发挥不同功能是一大趋势。 您如何看待巴西玉米生物杀虫剂的成本效益? 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玉米和高粱部门已和不同私营企业签订了合同,11款生物农药已获得登记。在某些情况下,生产和购买生物农药的成本会比传统化学农药高。这是由于生物农药的天然特性,其耗费的人力成本高,通常涉及复杂的开发和生产工艺。这还取决于靶标害虫和产品生产所用的微生物。虽然这些成本可能高于化学品,但使用生物农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节省成本。生物农药通常引起抗性问题的可能性更低,不会污染河流,减少了频繁施用的需求,降低了长期的总体成本。此外,生物农药可以改善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改良成本,并且能够提高作物产量。 哪种玉米生物农药在巴西还非常短缺? 市场上的生物农药种类繁多,但这些产品无法有效控制特定的害虫,如玉米叶蝉、土传害虫和刺吸式害虫。这些昆虫的口器和习性与毛虫不同,影响生物农药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不同的剂型,如粉剂、颗粒剂或饵剂,产品可以在害虫侵害植物前用于各种环境中。 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为玉米种植提供哪些创新型和差异化的生物农药?公司是否计划在未来推出新的生物防治产品? 巴西国家农业研究公司确实为不同的使用需求提供了不同的配方和微生物。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微生物和配方应该能够适应大多数的环境和不同的害虫。未来将会研发昆虫和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另一种策略是将这些微生物混配在一个制剂中。 英文原文首登于AgroPages世界农化网出版的《2024 Latin America Focus》。 AgroPages世界农化网
  • 《泛菌是防治红薯黑腐病的有效生物药剂》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19-12-02
    • 生物防治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合成杀真菌剂替代品,用于控制多种作物的收获前和收获后疾病。黑腐病是由致病性真菌纤毛衣藻引起的,是红薯收获后最具破坏性的疾病,但目前对于这种真菌的潜在生物防治剂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从田间种植的红薯植物的块根和芽中分离了几种微生物,并分析了它们的核糖体RNA基因序列。属于泛菌属的微生物构成了红薯植物中微生物的主要部分,荧光显微镜显示这些微生物定居在红薯茎中维管组织的细胞间隙。四个泛菌菌株强烈抑制纤毛衣藻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并改变了真菌菌丝的形态。使用埃文斯蓝染色检测死去的纤毛衣原体细胞表明,这些泛菌菌株具有杀菌活性而不是抑菌活性。此外,分散的毕赤酵母菌株显著抑制易感红薯品种(“ Yulmi”)的叶和块根上的纤毛衣藻生长。这些发现表明泛菌菌株可以抑制红薯植物中的黑腐病,突出了其作为生物防治剂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