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封面 | 消化道物质和食物网记录恐龙称霸的开端》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朱晓琳
  • 发布时间:2024-12-13
  •     第一批恐龙出现在约2.3亿年前的化石记录里,而等到2亿年前侏罗纪时期开始时,恐龙已经占领了古代生态系统。

      在《Nature》2024年11月24日发布的文章《Digestive contents and food webs record the advent of dinosaur supremacy》中,Martin Qvarnstr?m和同事探讨了这种转变是如何发生的。研究团队利用消化物质的化石残骸——基本上是粪便和呕吐物——重建了古代食物网。他们在此基础上估算了脊椎动物生态、体型和丰度的变化,提示火山活动增加和气候变化或使可食用的植物种类更加丰富,促进了食草恐龙向多样化发展(如封面的艺术图所示)。而这反过来推动了大型食肉动物的演化,于是等到侏罗纪开始时,整个生态系统已经被恐龙占据。

    图|从波兰盆地的陆地脊椎动物群落跨越卡尼阶到赫唐阶(来源:文章原文)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65-4?utm_medium=organic_social&utm_source=wechat&utm_campaign=CONR_NAJRN_ATT1_AP_CNCM_002E7_natcover
相关报告
  • 《中华食物网》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4-12-29
    • 2000年9月7日中粮、大成长城集团、美国的康地(ContiGroup)、ADM、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LINDEMANN、亚洲商务和EC-Soft等八家股东签署股东协议,正式投资成立"中华食物有限公司",即中华食物网.    中华食物网成立之后,又先后获得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嘉吉亚太公司、日本的丸红、日商岩井、协同饲料和盛田铃溪集团、台湾的统一、大统益和环球面粉公司的投资入股,现在有17家公司股东,总投资额为880万美元.中华食物网是以大中华区为基础,面向世界的B2B农粮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专业市场服务公司,在北京、香港和台北都设有分公司,同时支持中文(繁体和简体)、英文和日文等四个网站,是中国农业部评定的"优秀农业商务网站",也是大中华区内唯一在网上实际连续进行农粮产品买卖的电子商务公司,2002年上半年的营业额已超过3000万美元,在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 《Nature | 捕食者集群死亡事件通过营养解耦重构食物网》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1-18
    • 2024年1月17日,阿肯色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Predator mass mortality events restructure food webs through trophic decoupling的文章。 捕食者在构建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捕食者数量减小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加速,捕食者大规模死亡事件(MME)——快速大规模死亡——现在是人类世时代的象征。由于其罕见且不可预测的性质,我们对MME如何立即影响生态系统缺乏了解。过去的捕食者清除研究可能不足以理解MME的生态后果,因为在自然界中,死去的捕食者会就地分解并产生资源脉冲,这可能会通过暂时提高生产力来改变随之而来的生态系统动态。 该研究通过实验在三营养淡水湖食物网中诱导MME,并报告了与捕食者减少或资源脉冲不同的生态动态,但这可以从理论中预测。MME导致了多样化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社区的扩散,这是由于自上而下的捕食者控制减弱和捕食者分解导致的自下而上效应增强。与单纯的捕食者清除相比,MME后初级生产的增加抑制了消费者社区的反应。因此,MMEs产生的生物量动力学与未受干扰系统的生物量动力学最相似,表明它们可能是自然界中的隐秘扰动。这些生物量动态导致了营养脱钩,捕食者对初级生产者的间接有益作用丧失了,后来成为直接的自下而上效应,在集约化食草动物中刺激初级生产。这些结果揭示了MMEs的生态特征,并证明了预测随着全球变化加剧而产生的新型生态动态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