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课题中期检查会议顺利召开》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 APC
  • 发布时间:2020-08-3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课题中期检查会议顺利召开 按照科技部高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项目《高分辨率区域地球系统模式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编号:2018YFA0606000)课题中期检查会议于2020年8月19日顺利召开。 会议邀请了丁平兴教授、陈德训研究员、符淙斌院士、王苏民研究员、余钟波教授、刘树华教授、王斌研究员、俞永强研究员、马柱国研究员组成中期检查专家组。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峰处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段晓男处长,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陆日宇书记、姚利处长应邀与会指导。 会议由项目责任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丁平兴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丹利研究员共同主持。专家组详细审阅了项目四个课题的执行情况报告,认真听取了课题组长的汇报,并围绕项目中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考核指标展开了认真的质疑及全面的讨论。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四个课题在考虑人类活动的区域生态-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制、高分辨率区域陆面-生态-水文集成模型研发、高分辨率区域海-陆-气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研制、区域地球系统模式与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认为各课题完成了中期研究计划和考核指标,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专家组在肯定项目总体进展的同时,还从研究目标的聚焦、课题间的协作和融合、风险及应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项目主管单位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张峰处长、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段晓男处长以及主持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陆日宇书记针对项目中期总结、组织与管理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项目组根据中期检查专家组的评议及意见,组织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迎接科技部的项目中期检查以及未来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相关报告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时空模式发现" 实施方案检查暨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1-24
    • 2017-11-02 编辑: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   10 月 31 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地理大数据挖掘与时空模式发现 ” 实施方案检查暨项目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   上午实施方案检查环节 ,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闯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蒋捷、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李传荣研究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卢乃锰研究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亚民研究员、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张寅生研究员,以及项目组成员共 50 余人出席并参加了会议。   项目负责人、地理资源所裴韬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项目的详细实施方案。项目将围绕地理大数据空间解析的关键科学问题,面向社交网消费性大数据、对地观测结构化大数据深化应用等需求,研究地理大数据挖掘理论、开发地理大数据解析原型系统,并开展智慧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舆情分析等应用示范。评审专家认真听取了实施方案汇报,仔细审查了实施方案材料,经过质询与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实施方案论证。   下午项目启动环节 , 由项目负责人裴韬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蒋捷、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宫辉力、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长张兵、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党亚民研究员、国家地理空间信息中心李浩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孙冲主管、科技部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徐泓、高倩钰、刘爽主管 , 地理资源所所长葛全胜、科研处处长廖晓勇、副处长房世峰 , 以及项目研究骨干共 50 余人参加了会议。   启动会首先由蒋捷介绍了项目背景,徐泓、孙冲和房世峰分别代表项目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主管部门和研究所主管部门致辞。葛全胜代表项目主持单位向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和项目参与单位的全力配合表示感谢,对项目的成功启动表示祝贺。项目负责人裴韬研究员对项目进行简要介绍之后,项目咨询专家和项目骨干人员就项目研究内容、成果和管理等方面交换了意见。徐泓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并对项目实施和团队建设提出了建议。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召开2019年度会议》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9-04-02
    • 3月28-2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2019年度会议在甘肃兰州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召开。本次年度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承担的课题六承办。项目首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甄霖研究员及各课题负责人与项目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3月28日下午,在项目课题组长会议上通报了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中期评估专家评审意见,传达了《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重点专项中期检查意见的通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试行)》文件,项目负责人甄霖研究员对项目推进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各课题组长根据评审意见和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规范发表了完善建议和推进思路。   3月29日召开项目组全体会议,项目首席、地理资源所甄霖研究员介绍了此次会议目的并回顾了项目启动以来的执行情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胡云锋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王继军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志德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朱毕生高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李斌斌博士和兰州文献情报中心马建霞研究馆员等详细汇报了项目与各课题2018年研究进展及2019年工作计划。   来自6个课题的12位研究骨干分别作了相关研究的专题学术报告,与会人员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进行了充分讨论。此外,项目首席、地理资源所甄霖研究员通报了2018年项目中期检查和评估的意见:项目执行情况优良,已取得阶段成果,同时针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整改建议和努力方向。   “生态技术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全球生态治理技术评价”项目于2016年7月启动,旨在辨识生态技术,构建典型脆弱生态区退化生态系统治理的生态技术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评价生态治理技术,筛选适合我国生态治理需求的技术体系;找出国外生态技术需求,推介适合发展中国家生态治理需求的生态技术模式。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等5家单位共同参加。自启动以来,项目及各课题顺利完成了中期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通过了专业机构中期考核,构建了全球生态技术需求评价框架和生态技术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发了全球生态退化问题识别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标准规范、发明专利、省部级奖励等多项成果,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