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运动神经元通过本体感觉雕刻产生姿势目标运动》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3-24
  • 2024年3月20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Motor neurons generate pose-targeted movements via proprioceptive sculpting的文章。

    运动神经元是大脑控制身体运动的最终共同途径,是构成所有运动的基本元素。然而,在自然运动过程中,单个运动神经元如何参与控制仍不清楚。

    该研究从解剖学和功能上描述了控制果蝇头部运动的运动神经元的个体作用。与直觉相反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单个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会根据头部的起始姿势,使头部向不同方向旋转,这样头部就会收敛到一个由受刺激运动神经元的身份决定的姿势。反馈模型预测这种收敛行为是运动神经元驱动与本体感觉反馈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并从基因上抑制了一类本体感觉神经元,它改变了反馈模型预测的运动神经元诱导的收敛。

    这些数据为大脑如何控制运动提供了一个框架:大脑不是通过激活一组固定的运动神经元直接在给定的方向上产生运动,而是通过在持续的本体感觉-运动回路中添加偏见来控制运动。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222-5
相关报告
  • 《Nature丨运动特征决定上丘的感觉运动排列》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07
    • 2024年7月3日,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Kinetic features dictate sensorimotor alignment in the superior colliculus的文章。 执行以目标为导向的行为需要感觉和运动图谱在空间上协调一致。目前上丘的感觉运动转换模型依赖于静态空间感受野到运动终点的地形映射。在此,为了通过实验评估这种典型静态排列模型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解剖了上丘的视觉-运动网络,并在约束和非约束条件下进行了跨层的活体细胞内和细胞外记录,以评估单个运动神经元和前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和视觉调谐。 研究人员发现,脊髓运动单元的视觉静态空间感受野定义不清,而是对运动视觉特征做出反应,这揭示了感觉矢量和运动矢量之间存在直接的矢量空间排列,而不是通常假设的空间感受野和运动终点之间的排列。该研究表明,根据这些运动对齐原则建立的神经网络是维持动物学行为(如快速拦截移动和静止目标)的理想工具。这些发现揭示了感觉运动排列过程的一个新维度。通过将排列从静态领域扩展到动态领域,这项研究为理解感觉运动聚合的本质及其在指导目标定向行为中的相关性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
  • 《V1 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连接的稳定改善了 ALS 小鼠模型中的运动表型》

    • 来源专题:医学前沿技术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4-06-29
    • 在疾病早期发现脊髓 V1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丧失 SOD1G93A型小 鼠。运动前输入的这种变化会导致运动神经元的稳态失衡。在这里,我们表明扩展突触结合蛋白 1 (Esyt1) 突触前组织者在 V1 中间神经元中下调。Esyt1 的 V1 限制性过表达可挽救抑制性突触,增加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并改善运动表型。研究了两种过表达 ESYT1 的基因治疗方法;一种用于局部脊髓内递送,另一种用于使用静脉内递送的 AAV-PHP.eB 载体进行全身给药。两种方法均观察到运动功能的改善,但全身给药似乎可显著减少 SOD1 中运动障碍的发作G93A型没有副作用的小鼠。总而言之,我们表明,通过 ESYT1 过表达稳定 V1 突触有可能改善 ALS 的运动功能,证明中间神经元可以成为减轻 ALS 症状的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