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对植物群落的影响是由功能特征而非原生特征决定的》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2-03
  • 2024年2月1日,奥尔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期刊发表了题为Functional traits—not nativeness—shape the effects of large mammalian herbivores on plant communities的文章。

    自史前以来,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巨型动物)已经经历了灭绝和衰退。引进的巨型动物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损失,但与本土巨型动物相比,它们被认为对植物有不同寻常的负面影响。

    通过对来自221项研究的3995个样点尺度的植物丰度和多样性响应进行荟萃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没有证据表明巨型动物的影响是由本土性、“入侵性”、“野性”、共同进化史或功能和系统发育新颖性决定的。也没有证据表明外来巨型动物比本土巨型动物更能促进外来植物的生长。相反,研究人员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功能特征塑造了巨型动物的影响,体型更大、摄食量更大的巨型动物促进了植物的多样性。该研究表明,基于性状的生态学比原生的概念更能洞察巨型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原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h2616
相关报告
  • 《河流岸带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对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来源专题:农业立体污染防治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1-03-25
    • 河流岸带湿地栖息地完整性对河流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的安全与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河流岸带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对植被和底栖动物的影响,对滦河干流上中下游河段表层沉积物、植物群落和底栖动物调查分析,采用生物毒性效应系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用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滦河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探究岸带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植被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滦河表层沉积物总体呈清洁水平,但不同河段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下游重金属生态危害系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于上中游。湿地物种调查共识别维管束植物219种,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105种,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动物群落完整性低于上中游。滦河下游岸带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对生物群落具有生物毒性和潜在的生态风险,降低了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动物群落完整性。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能够综合反映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对河岸带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气候塑造中国常绿与落叶植物叶相特征的差异演化》

    • 来源专题:生物育种
    • 编译者:季雪婧
    • 发布时间:2025-01-09
    • 植物叶片形态特征(叶相)和功能反映了植物在生理和生态过程上的功能适应,进而能指示当地气候。木本双子叶植物叶相特征和气候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古植物学家利用叶相—气候模型定量重建新生代陆地古气候。植物叶相特征通常在不同植物习性(常绿和落叶)中表现出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被认为对不同气候条件的响应。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植物叶相中的叶缘特征在不同植物习性中的变化以及对气候的响应展开了研究。然而,对于诸如单叶、叶面积、叶尖和叶基类型、长宽比和叶形等叶相特征在不同植物习性中的差异,还有不同植物习性的叶相特征对于气候的响应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李树峰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陈文允博士、成都理工大学的苏涛教授携手合作,以中国湿润、半湿润地区的2111种常绿植物和1001种落叶原生木本双子叶植物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上述常绿和落叶木本双子叶植物叶相特征所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两类叶相特征对气候,尤其是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旱这一显著特征的东亚季风气候的适应模式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大部分叶片形态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在物种层面和县域百分比值中均有体现。具体而言:单叶、全缘叶、中型叶至大型叶,叶尖急尖和微缺、叶基急尖、狭窄叶(长宽比>3:1)以及椭圆形叶在常绿植物中占据优势。相较而言,波形叶、小型叶、叶尖钝形,叶基钝形、宽叶(长宽比<2:1)以及心形叶在落叶植物中占据优势。常绿和落叶植物的叶相特征对气候,尤其是冬季温度和降水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落叶植物中占优势的叶相特征主要分布寒冷和干燥的气候环境中;相反,在常绿植物中占优势叶相特征,主要分布在温暖和湿润的气候环境中(图)。中国常绿和落叶植物的叶相特征对冬季气候变量展现出截然不同响应。常绿植物的叶片特征增强了其抵御冬季低温和干旱的能力,因而受这些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相反,落叶树种则通过其独特的叶片特征更有效地规避了这些气候挑战,所受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亦相对较轻。这反映了两种植物习性在环境耐受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与东亚冬季季风所造就的气候条件紧密相连。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通过各自独特的叶片特征,适应了东亚冬季季风所带来的特定气候条件。这表明东亚冬季风对常绿和落叶植物的叶相特征产生了显著影响,甚至驱动了叶相特征在这两种植物习性中优势度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