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征文通知》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 杨小芳
  • 发布时间:2024-01-27
  • 为响应国家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化图书馆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优化,202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拟于2024年6月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现面向全国征集论文,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图书馆学会高等学校图书馆分会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管理中心

    北京大学图书馆

    承办单位:

    山东大学图书馆


    二、征文主题

    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图书馆

    分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图书馆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2.    图书馆与高校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

    3.    图书馆与三全育人、五育并举

    4.    图书馆AI素养教育探索

    5.    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智慧教育新空间建设

    6.    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文献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

    7.    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馆员职业能力建设

    8.    用户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9.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

    10.  其他相关主题


    三、征集说明

    欢迎各位同仁围绕本论坛的主题与分主题,结合图书馆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递交论文。

    (一)征文要求

    1.稿件应为未经刊物或会议公开发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实践总结(限文字类学术性成果),不涉密,无抄袭,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无一稿多投情形。

    2.论文研究应问题明确,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且有实际材料支撑,提倡实证性研究。

    3.案例研究应体现案例开展背景、主要内容、活动过程、分析与总结等方面。对象案例应经过完整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内容真实可靠,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切忌杜撰或编造。

    4.稿件结构合理,要素齐全,文笔精炼,符合学术规范。引文须注明出处。

    5.稿件格式限word(.doc 或.docx)文件,以文字为主,可适当插入图表;但不接受图片、PPT及以其截图等为主要内容的文件。

    6.论文字数建议在4000—6000字为宜。

    (二)论文提交与评选

    1.所有稿件请通过平台提交: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https://www.lsc.org.cn/)右上角登录“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新用户需先注册“个人用户”账号),点击对应征集活动入口,选择“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图书馆”主题提交作品的电子文档。

    2.同一作品限由一位署名作者提交。不得代人提交,不得在多个主题间重复提交。

    3.提交时请按要求正确并完整地填写标题、作者等相关信息(请勿遗漏合作者并注意排序)。后续结果发布、凭证出具、通知联络等将严格以此为据。

    4.投稿论文将由专家进行研议,择优安排大会交流并推荐《大学图书馆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

    5.为加强学风建设,将对稿件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复制比检测结果作为研议的参考依据。

    (三)截止时间

    论文作者请在2024年3月18日后登录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https://www.lsc.org.cn/)提交相关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4年4月19日。

    论坛组委会将通过CALIS学术交流平台(http://conference.calis.edu.cn)下的“2024年高校图书馆发展论坛”会议网站公布研议结果,并通知学术论文入选者准备交流材料。

    (四)联系方式

    中图学会高校分会

    白云天:010-62757559  gxfh@lib.pku.edu.cn

    CALIS管理中心

    邹  纹:010-62754701  zouw@calis.edu.cn

  • 原文来源:http://www.cashl.edu.cn/zxxx/47139.html
相关报告
  •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 2024)征文通知》

    • 来源专题:数智化图书情报
    • 编译者:闫亚飞
    • 发布时间:2023-11-03
    •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 2024)将于2024年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和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协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图书馆:数字赋能与永续发展”,将围绕与主题有关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新颖观念、先进技术和最新进展开展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为提升论坛学术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合作,现向国内外图书馆、信息机构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公开征文。 PART 1  征文领域 1、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建议:图书馆促进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推动图书馆高质量发展等。 2、图书馆智慧化转型 建议: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未来学习中心等。 3、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服务 建议:阅读服务模式创新;阅读推广品牌建设;阅读文化空间建设等。 4、图书馆资源建设共享 建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优化;馆藏资源保护和转化利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等。 5、图书馆跨界融合 建议:图书馆社会合作;图书馆文旅融合;跨文化跨领域发展等。 6、新时代图书馆科学管理 建议:图书馆管理与规划;专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等。 PART 2 征文须知 1、论文系作者原创,紧密结合论坛主题,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或会议上发表或宣读过,未一稿多投;论文不涉密,无抄袭,文责自负。 2、论文字数为5000字以内,包括300字以内的中英文摘要。论文结构合理、观点鲜明、文笔精炼。 3、格式要求 ★ 论文按如下顺序:征文领域、论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以数字编节,如1,1.1,1.1.1……)、参考文献 ★  文末请注明作者联系方式(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及邮编) ★ 论文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须中英文;多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 参考文献格式严格遵循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 4、提交方式:进入《图书馆杂志》平台(网址http://www.libraryjournal.com.cn/),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按照投稿系统指引完成论文投稿。特别提醒:投稿过程中,栏目选择“第十二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SILF 2024)”。概不接受邮箱提交。 5、凡未向组委会特殊声明,视为作者同意组委会修改编辑论文、将录用论文以数字化方式进行传播。 6、摘要截止日期:2024年2月5日 7、全文截止日期:2024年3月31日 8、所有论文都将接受查重系统和论坛学术委员会的评阅。录用论文将收录至正式出版的电子论文集,优秀论文将推荐至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图书馆杂志》等。 PART 3 论坛秘书处 舒睿女士(境内),联系电话:86-21-64455555-61439,咨询邮箱:467798636@qq.com(非论文提交邮箱),上海图书馆研究室 金晶女士(境外),联系电话:86-21-64454500,邮箱:silf2024@libnet.sh.cn ,上海图书馆国际交流处  论坛网址:http://silf.library.sh.cn
  • 《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征文通知》

    • 来源专题:图书情报
    • 编译者:xuxue
    • 发布时间:2019-07-23
    • 一、论坛由来与宗旨 为促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层面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联合支持下,全国34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相关院系的青年学者于2018年12月3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起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为延续青年学者沙龙营造的自由轻松的学术研讨氛围、鼓励更高合作程度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动二级学科的深度融合,青年学者沙龙发起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 二、主办方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 三、主题、时间和地点 主题:守正拓新、开放融合 时间:2019年10月19-20日 地点:武汉 四、学术期刊支持 《中国图书馆学报》 《情报学报》 《档案学通讯》 《情报科学》 《情报资料工作》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杂志》 《图书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知识》 《图书与情报》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文献与数据学报》 五、征文范围 论坛拟设置主旨报告、研究论文分会场、教学研讨分会场、学术海报展示会场、职业发展论坛等形式。欢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的青年学者以文会友。会议期间将评选优秀论文(含研究论文和教学论文),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级奖项,颁发获奖证书。同时,获奖稿件还将由支持本次青年学者论坛的学术期刊遴选发表。会议还将评选最佳学术海报奖。 本次论坛不设主题限制,鼓励青年学者跨二级学科开展深度合作,将优先录用高质量的一级学科层次科研成果,并优先安排会议发言。 本次会议征文形式: (1) 学术研究论文 (2) 教学研究论文 (3) 学术海报 研究论文字数原则控制在15000字以内。 六、论文审稿制度 本次论坛成立了青年学者论坛程序委员会(名单参见附件2),由图情档39青年学者沙龙的联合发起人组成。程序委员会负责遴选审稿人。每篇投稿将由2-3位审稿人进行匿名评审。 七、征文截止日期 2019年8月30日 八、投稿方式 请将符合附件1形式要求的作品发送至:liays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