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海关2020年征税入库超1.7万亿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7
  • 记者从25日召开的海关总署例行通报会上了解到,2020年全国海关征税入库超过1.7万亿元,超额完成6.5%,为中央财政收入作出积极贡献。

    据海关统计,2020年全年,海关征税入库17099.1亿元,增收1039亿元。其中关税2564.3亿元,进口环节税14534.9亿元,征收船舶吨税53.7亿元。

    2020年,受疫情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陷入经济衰退,我国进出口面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等严峻挑战,海关税源缩减。面对复杂的税收形势,全国海关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惠企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推出各类税收措施,全力支持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海关总署关税征管司司长姜峰表示,海关全年执行减税、自贸协定关税减让及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减退税2687.7亿元。

    此外,海关组织对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原料药等19个重点行业产业开展专项税政调研,82项关税调整建议被政策主管部门采纳为政策调整方案,降低了抗癌原料药、医疗设备等商品进口关税,有力支持了产业发展,满足了国内需求。

    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实施,旅客年度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高至10万元,免税商品种类由38类增至45类。

    姜峰还表示,新政实施半年,海南离岛旅客累计购物约300万人次,增长六成,购物金额约200亿元,增长近2倍,吸引海外消费回流作用明显,带动海南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海关全面开展征管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征管体制机制,有效提升征管质量,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8.99万亿元,增长8.7%。为优化进口结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国家大幅降低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进口商品综合税率由21.8%降至15.8%,降幅达27.5%,创历史新低。

    下一步全国海关将继续按照相关要求,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相关企业准确给予企业进口享惠,及时提供出口签证服务,为企业尽享协定优惠提供优质服务保障。

相关报告
  • 《2018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将超 1.1万亿元》

    • 来源专题: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angmin
    • 发布时间:2018-03-12
    • 2018年我国将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并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整体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1万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18年我国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发展。   报告描绘出一份清晰的减税降费清单:   ——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   ——大幅扩展享受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   ——大幅提高企业新购入仪器设备稅前扣除上限;   ——实施企业境外所得综合抵免政策;   ——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   ——继续阶段性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降低过桥过路费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尽管财政收支矛盾凸显,我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分步骤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加上采取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清理各种收费等措施,共减轻市场主体负担3万多亿元。   “实施较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等发挥了积极作用。”财政部税政司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出台导向更明确、受益面更广的减税措施,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 《2020年前2月粤外贸总值已超8400亿元》

    • 来源专题: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信息监测平台
    • 编译者:mall
    • 发布时间:2020-03-23
    • 据海关广东分署统计,2020年前2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8427.5亿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0.4%。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部需求进一步放缓,广东外贸进出口出现下滑。但广东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足,外贸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业态转型   市场采购出口增长1.8倍   今年前2月,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79.5亿元,增长33.4%,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市场采购出口466.4亿元,增长1.8倍,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一。疫情之中,外贸新业态释放巨大潜力。   “新业态是广东稳外贸的新支撑,转型升级的新动力,而且地位不断提高。”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充沛,如跨境电商模式可充分利用线上下单、“不见面”交易等优势,拉近了国内进出口企业与国外贸易伙伴的距离,对冲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化危为机,拓展更多新业务。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不仅规模大,而且增速快。广州海关关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41亿元,增长15.7%,规模暂居全国第一;黄埔海关关区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29.7亿元,快速增长201%。   其中,广州海关开展跨境电商监管业务创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打通了海、陆、空、邮等不同运输渠道的退货通道,在疫情关键时期,减少企业因“退货难”造成的损失。“疫情期间,我们全力以赴确保供货稳定和物流畅顺,海关也保障了通关‘零延时’。”菜鸟国际关务部总经理李雅萍说。   未来,随着更多利好因素叠加,广东跨境电商将迎新发展。日前,广东印发《中国(汕头)、中国(佛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作为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两名“新兵”,汕头、佛山将主攻跨境电商B2B(企业对企业)出口。截至目前,广东共有6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将进一步推动外贸转型升级,助力贸易强省建设。   此外,前2月,广东外贸进出口8427.5亿元,同比下降15.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0.4%。其中,出口4903.7亿元,下降17.5%;进口3523.8亿元,下降11.8%。   海关广东分署分析指出,疫情对我省进出口的影响是暂时和阶段性的,不会改变我省外贸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全省对外贸易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惯性,外贸仍存许多有利支撑因素。   主体担当   3.7万家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   复工以来,广东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3.7万家,相当于2019年同期开展进出口业务企业数量的80.7%。2月上旬、中旬、下旬进出口规模逐渐回升。   “企业顶住了压力,一起守住了广东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位置。”白明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始终是广东外贸企业抵御疫情冲击的良方。   政策“实招”也支撑着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当前,全省多部门联合推动外贸稳增长,从支持生产型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扩大重点商品进口、支持服务型贸易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提升金融财税服务外贸水平、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等六大方面出台实施新举措。   政策“组合拳”取得初步成效。其中,今年前2月全省已有4.1万户企业办理出口退(免)税477亿元;截至3月4日,人行广州分行累计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2.1万笔,金额合计276.93亿美元,有效解决外贸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下一步全省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将扩大20%,覆盖企业从1万家提升至1.2万家,省级保费扶持力度翻倍、市级扶持力度只增不减。   在此带动下,自2月10日广东有序复工复产以来,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93%,重点外贸企业务工人员返岗率超七成。   内需坚实   大宗商品进口显著增加   进口恢复情况良好,也是前2月广东外贸的亮点。由于疫情防控与民众居家所产生的物资需求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我省的进口需求,2月进口已恢复正增长,其中消费品增长48.1%、医药品增长77.4%。   疫情期间,居民对肉品需求有所增长。广州海关开辟食品农产品审批、通关“绿色通道”,引导多渠道扩大肉类产品进口,落实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据统计,从1月23日到3月1日,该关共验放冻猪肉、禽肉、牛肉等进口肉产品501批、12509吨,有效保障了广东及周边地区肉产品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前2月金属矿、煤炭、原油等大宗商品进口显著增加,内需仍然坚实。前2月,我省金属矿及矿砂、煤炭、原油分别进口58.8亿元、44.7亿元和36.3亿元,分别增长17.6%、72.1%和21.7%。   日前,湛江海关所属茂名海关在水东口岸快速验放6411吨、价值1651.7万元的石油沥青,为广东茂名交通项目建设复工复产送上急需原料。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认为,大宗商品进口显著增加,这显示出当前我省工业需求仍然旺盛,为下一步我省经济全面回稳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陈晓 昌道励 通讯员 陈琳 汤兵